《墨子》:中华民族协商精神的源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墨家提倡的协商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墨家提倡的江本节勇、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击逆转、自卫防御的军事思想等,对中国几千年来产生了影响,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墨子生前没有自己的著作,今天流传的墨学思想都集中在《墨子》本书上,大部分是他的弟子整理的。墨家的著述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玄妙的寓意,也没有引起大众宠爱的话。但是其中体现出的伟大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非常打动人们的心。
墨子遇到全国初年时,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工蜂不断,战争频繁。他在乱世中不断奔跑,提出了解决社会危机的一系列方针和措施,着眼于广大平民的利益,发出了响彻千古的“非平民的呼喊”。在哲学史上,墨子有“平民哲学家”的美誉,这不仅指他的出身和地位,也指他在学术思想、精神性、哲学观点等方面表现出的民主和平意识和人道主义救世精神。
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利益兼爱”、“人人平等”。他的江本节勇、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击逆转、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全面发展、身体实践的教育理念、尚贤能做到的人才观念、节俭自律、自我救赎的奉献精神、独创性、系统性完整的逻辑学说、空前绝后、独守
《墨子》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和家电者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一、必要部分(1-53)
四个字:
1.孟子回答说:“对不起。”.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回答说:“讲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七个字:
2.《书》都信,不如没有《书》。
如果完全相信《书》,不如没有《书》。*利用活跃的学习;实践出真知
3.可以认为人都是妖顺。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好人。
4.养心不善于过度贪婪。
修养心灵的方法最好减少物质欲望。
5.那个进步者,那个撤退速度。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很快。*想要速度不行
6.仁慈是光荣,无情是侮辱。
[翻译]诸侯景相实行仁政,将会有光荣。如果搞无情的政治,就会受到羞辱。
孟子说:“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转身诚实,快乐无比。(西方的幸福谚语)坚强地原谅和做,求慈悲,不要靠近。(原谅谚语。)(《孟子尽心上》)
孟子说:“我拥有一切。我自问自己忠诚踏实。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伯纳德肖,幸福)用推自己和人的原谅坚持不懈,没有比实现仁德的道路更直接的道路了。(莎士比亚。)
八字:
8.孟子说:”.不遵守规则,不能做四方圆。六定律,不能正五音;不搞仁政,就不能平定天下。”(《孟子离娄上》)
孟子是:”.如果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绘制正方形和圆形。不使用音乐方面的六律,就不能断定五音。不实行慈悲政治,就不能治理好天下。”
9.虽然天下有容易出生的东西,但一天暴走,十天寒冷,没有人能生存。(风暴PU)
即使有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也没有一种植物能在太阳下晒一天,冻十天后再次生长。
10.孟子说:“听到传闻,君子以此为耻。单击(《孟子离娄下》)
孟子说:“一个人的名声超过了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11.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让有德行的人相当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
12.尊贤寺,俊杰在位。
尊重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职。
13.(孟子)说: ".我很好地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说:”.我把我养好。(这种最大、最耿直、夹在天地之间的)培养好豪迈的风气。”
14.孟子说:“人的患难是良师。单击(《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人的缺点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15.君子不怨天尤人。
君子不怨天尤人。成语:怨天尤人
九个字:
16.不羞于人,为什么有人的话?
【翻译】不羞于追不上别人,怎么样才能追上别人?*知耻而后勇
17.华服没有自己求的人。
灾难或幸福不是自己找来的。布置:祸福无门,只招人
十字型:
18.孟子说:)“得道者得到很多帮助,失道者得不到帮助。关士在亲戚银行;多帮忙,天下就顺利了。”(《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说:“在道义上主动的人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占道义上主动的人(不道德、不道德、无理的人)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很少得到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好友都会背叛他。得到多数人帮助的那种人,全世界的人都会服从他。(莎士比亚。)" "
19.百姓尊贵,辞职次要,军队轻便。
老百姓最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次次,君主轻。
20.恭敬者不辱人,节俭者不抢人。
尊敬别人的人不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抢别人。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虑足以救人,安逸的快乐足以致人死亡。
11个字符3360
22.人有对错。
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十二字:
2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24.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25.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
26.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似是而非的礼,似是而非的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27、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了。”
28.(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2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3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十三字:
3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十四字:
32、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
3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34.(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十五字:
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6.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37.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38.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十六字: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40.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十八字:
4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42.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二十字:
43.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
【译文】孟子说:“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二十字及以上:
4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4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6.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4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4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50.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51.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52.(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5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二、熟悉部分(54-85)
5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5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5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57.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58.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5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60.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6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6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63.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6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6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66.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67.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6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69.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70.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什么时候有这“上帝”这一称呼??
71.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72.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7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74.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75.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6.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77.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78.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79.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
80.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81.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骨葬,当别人走过她身旁的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了,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82.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有一个叫羿的人,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有名的木工教导人时,一定要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
83.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
8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85.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1、可誉而不誉,非仁也。——该称颂的却不称颂,这就是不仁。
2、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3、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不光染丝是这样,国家也会被染。
4、君得之,则必用之矣。——国君得到了我的学说,就必然会采用。
5、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行义事不能进行时,不要责怪道义。
6、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8、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9、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他们的服饰不同,他们的行为确是一样的。
10、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11、事无终始,无务多业。——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12、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13、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君子作战虽然布阵,但还是以勇敢为本。
14、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15、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这是数着别人契上的齿数,而以为自己很富有。
16、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我希望您结合他们的动机好结果来考察。
17、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刀展示了锋利,而试刀砍头的人将遭到不祥。
18、近者不亲,无务来远。——身边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招徕远方的人。
19、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你只要努力做义事,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
20、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
21、交相钩,交相强,犹若相害也。——大家互相钩,互相镶,就是互相残害啊!
22、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这就好像口渴了才挖井,人死了才找医生。
23、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24、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言论不能改变行动而又崇尚它,那就是说空话。
25、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你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治理国家的正事呢?
26、是犹倮谓撅者不恭也。——这就好像自己赤裸着身体却指责别人掀起衣服不礼貌一样。
27、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这就好像三军打败战,落伍的人还要求奖赏一样。
28、则天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天下很多所谓可以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可以做的啊!
29、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不只是国家有染的问题,对士而言也有受到熏染的问题。
30、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31、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他们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关爱百姓。
32、大国之攻小国,譬由童子之为马也。——大国攻打小国,就好像儿童爬在地上当马一样。
33、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之人。——过多地粉饰命定之说,用来教育广大的愚昧朴实的民众。
34、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35、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我器重那个见到我做事,不见到我也做事的人。
36、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来自于受到的熏染得当。
37、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就是说做不善的事情要受到惩罚,做善事会得到奖赏。
38、因人之家以为翠,恃人之野以为尊。——依靠别人的家产来养肥自己,依靠别人的天地来称尊。
39、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所以我认为虽然不耕种织布,但效果好于耕种织布。
40、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怎么会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
4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所以,掌权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天下的贤良之士罢了。
42、均之粜,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都是出卖,卖给中原各国也可以,何必非要卖给越国呢?
43、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攻击我很厉害我也回敬得很厉害,攻击我很轻微我也回敬得很轻微。
44、不以人之所不知告人,以所知告之。——不把别人所不懂的告诉别人,把别人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
45、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所以,父母、老师、国君三者,都不能当作做事的法度。
46、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47、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人才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人就不能生存。
48、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49、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而又成射哉?——现在你们不是国人的勇士,怎么能既学好学业又学好射箭呢?
50、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而义能够让民众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值得珍视的宝物。
51、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
52、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言语总是列举商汤与周文王,而行为却比作狗与猪,可悲啊!
53、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天下人都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会说“这是我见到了命”。
54、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哉?——好比有一百扇门而只关上一扇,那么盗贼怎么就会没有地方进去呢
55、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如果因为这些而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仁义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56、子之言恶利也?若无所利而言,是荡口也。——你说的话有什么益处呢?如果没有益处还要说,就是白费口舌。
57、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希望处于高官厚禄的人可以让贤,财物多的能够分给穷人。
58、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再说,义就是匡正的意思,不能以下正上,必须是以上正下。
59、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出外周游为人算卦的人与坐在家里不出去的人,他们谁得到的粮食多?
60、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61、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62、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如果能够擂鼓让天下的人都达到义,那么我的义难道不是更进一步了吗?
63、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为什么反而阻止我呢?
64、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不过是君主不把它[爱人利人]用在政事上,士大夫也不把它付诸行动罢了。
65、贫家而学富家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贫家如果要仿效富家的穿衣吃饭及庞大的花费,那就一定会很快招致灭亡。
66、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顺从天意的政治是以义服人的政治,违反天意的政治是以力服人的政治。
67、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68、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即使鬼神不存在,这也可以用来聚集众人来欢乐,使得邻里亲近。
69、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所以从前的贤君按照农事来生财,巩固根本并节约用度,财务自然就丰足了。
70、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
71、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所以君子努力做事就会日渐强大,安于嗜欲就日渐苟且,恭敬庄重就日益繁盛。
72、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关爱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
73、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所以大国攻打小国,那是互相残害,大国的错误必然反过来使其本国受害。
74、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教人学习却坚持有天命的观点,这就好像叫人包起头发来却有去掉了他的帽子。
75、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一种善行没有内心的支持就不会长久,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了解就无法树立。
76、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77、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而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去掉那些无益于实用的东西,这就足够使国家的财利增加一倍了。
78、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墨翟我上没有侍奉国君的差事,下没有耕田种地的艰难,我怎么敢放弃读书呢?
79、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偷一只狗一头猪,就称他不仁;二偷去了一个国家一座城池,却认为这是义。
80、至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在明处争斗不休的人,众人却都知道他。
81、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饥饿的时候就不惜妄取以保存性命,吃得很饱的时候又用虚伪的行为来粉饰自己。
82、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杀死他的父亲然后奖赏他的儿子,与吃他的儿子然后再奖赏他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呢?
83、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以这样奢侈的国君,去统治那些爱好奢侈的臣民,想要国家不动乱,是不可能的。
84、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85、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所以,在收成好的年头,百姓就仁义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会吝啬而凶恶。
86、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以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职来处理政事,按照劳绩来决定赏赐,衡量功勋二分给俸禄。
87、为义非避毁就誉,去之苟道,受狂何伤!”——行义不是为了躲避诋毁、获得荣誉,如果离开是符合道义的,背上狂妄的名声又有什么影响呢?
88、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
89、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厚葬使]已经获得的财产,都拿来埋掉了;丧后本当产生的财产,又被长时间的禁止所消除。
90、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至孝于亲。——哭着送去,哭着回来,回来后要努力于衣食之物的生产,资助祭祀,并用来孝顺双亲。
91、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
92、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不可久也。——告子行仁义之事,就好像踮起脚尖当作自己个头高,卧下当作自己面积大了,这是不能长久的。
93、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现在如果送给别人很少的东西,却希望人家回报很多的东西,那么,人们就会怕你再送东西给自己了。
94、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君主所凭借着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义一条途径。
95、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96、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世俗的君子,如果他很穷你却说他很富,他就会发怒;如果他不义你却说他有义,就很高兴。
有关《墨子》的小故事
1. 做人和染丝
墨翟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老师教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墨翟对后四项尤其感兴趣。因为这几项能够提高人的动手能力。墨翟的老师也很着重培养墨翟这方面的能力,他经常带墨翟去参观工匠们的作坊。有一次他带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让墨翟观察布匹是怎样染成的。墨翟对工匠们的劳作很感兴趣,当他正看得聚精会神时,他的老师说:“看到了吧,这些丝绢本来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们放进黑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黑的;把它们放在了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了黄色的。”
墨翟说:“丝会跟着染料的颜色来变化,是这样的吗?”
老师说:“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丝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丝是被人放进染料的,如何做人则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选择。”
墨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从此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在他后来成为思想家收了门徒后,他也经常用这个例子来教导自己的学生。
2. 墨子救宋
楚惠王(公元前488—前432年)年间,巧匠公输般从鲁国来到楚国,为楚国制造舟战的器械钩拒,打败了越人。他又制成攻城的工具云梯,准备去攻打宋国。墨子得到楚欲攻宋的消息后,便从鲁国赶来,脚上磨起了老茧也不休息,撕裂衣裳包住脚,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都。他同公输般论辩,责备他帮助强大的楚国攻打弱小但毫无罪过的宋国是不义之举,接着又去和楚惠王讲道理。楚王和公输般都无话可说,但因为自己有云梯,仍然有恃无恐,想要攻打宋国。墨子便解下身上的革带做城墙,用木片当武器,在楚王面前较量城池的攻防战术。公输般九次攻城,墨子九次把他挡在城外。最后公输般攻城的器械已经用完,而墨子防守的器械还源源不断,公输般只好认输。但他恶念顿起,想要杀死墨子,继续攻打宋国。墨子当面向楚王揭穿了他的这一图谋,并且说:“我的弟子禽滑鳌等三百人已操持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着你们楚国的军队。”楚王只好承诺不再去攻打宋国。
1.《【蚀心者名言通】《墨子》岁前名言的简明和义气丰富,令人深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蚀心者名言通】《墨子》岁前名言的简明和义气丰富,令人深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7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