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划破祖国的漫长黑夜。他们是小人物,想做的很多,能做的有限,但他们也是大人物,在那个夜晚,他们成为撬动历史的支点,为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2022年6月26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色麦田”实践团队来到湖北省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对此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和学习。
成员们在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合影
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喧闹的市中心,有一处幽静之所,它北倚蛇山,连接长江,南面首义广场,郁郁葱葱的绿树荫下,坐落着一组红墙红瓦的建筑,武汉人称它为“红楼”,它就是鄂军都督府旧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第二天,就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鄂军都督府,它一度代行了独立各省中央政府的职能。就是在这里,工八营打响首义第一枪。
鄂军都督府外观
成员们进入馆内后,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成员们对馆内与辛亥革命有关的红色文创进行了调研,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观看陈列柜里的文物。当看到革命先躯英勇就义前留下的催人泪下的遗书和身后留下的世代相传的遗物,成员们无不为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精神所感动,感受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果实属来之不易,以及湖北辛亥首义志士“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
馆内展示的红色文创
明信片集章
成员在阅读馆内文字
随后成员们体验了交互性媒体,馆内以历史图片为主干,辅以艺术与科技展品,全景式地展示了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与影响,讴歌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伟业。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把大家带回到了那段光辉的峥嵘岁月,参观者耳畔仿佛回响起爱国师生唤起民族觉醒的呐喊,每一个脚步都仿佛穿越时光与先贤的足印重叠。
成员在体验交互性媒体
成员们还与馆内人员进行了相关交流,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及问卷调查,作为中华儿女,大家根植在内心深处对于革命精神的敬畏之心,是不期而同的,进一步感受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壮志。
成员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在走出纪念馆后,成员们对一名老党员进行了采访。老党员是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的一名教师,在与他的亲切交流中我们得知他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工作表现突出,才有机会入党,对此他表示非常光荣。他认为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相结合的时候才最有意义,个人的价值也才可以真正体现。大部分时候,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贡献。我们可以坚守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也为党和国家奉献力量。他还鼓舞当代青年:“虽然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但理想信念和目标要向好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坚持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时时刻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后,要根据自身特性与大环境,适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最大限度发光发热。”
采访老党员
在辛亥革命纪念碑前,成员们又一次回顾了来时的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武昌首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革命先行者和志士仁人推动古老中华顺应历史和世界潮流,昭示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为中华儿女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红色画卷。将不断学习知识,积极探寻历史作为鞭策自己的目标。
武昌起义纪念碑前合影
百年峥嵘,沧桑巨变。武昌起义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革命者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党员的心中,并将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人们修缮旧址遗迹,建立纪念馆,人们无数次地追忆这些过往。首义之城也在传承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我辈更应以史为鉴,不忘来时路,永怀炽热心!
1.《【武昌起义作文高中历史】不忘武昌枪响,永怀炽热之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昌起义作文高中历史】不忘武昌枪响,永怀炽热之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0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