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散文的叙事艺术

一般提问方式:1 .小说是如何展开情节的?

2.小说的叙述方式是什么?

分析小说的叙事特征。

小说是如何模拟版面的?

答案:叙述角度/叙述观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析时再加上人称的作用。

叙事方式/叙述手法:顺序、插入、反书、补充、评书。

叙事节奏:紧张、缓和、集中和紧凑等。

叙述语:口语化,地域特色,优雅庄重。

叙事学校:不知道小说是否设置了悬念,利用伏笔照顾、铺垫、对比反衬、口音、

叙述线索,侧面烘焙等。

叙事安排: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叙事的结合、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时空的集中等。

先例集金(1)

(一)《水底的微光》小说在叙事母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单说明一下。

运用插入手法插入主人公阅读、工资要求等内容,说明事件的原因、人物的痛苦(使情节的发生发展更加合理)。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游泳池里巧妙地融合了主人公真实的感觉和对故乡、大海、社区图书馆的回忆。在施工集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游泳池”的地方。“他”将轻生,直到被同事救出为止。前后照顾。开头结尾有关于浅水地区孩子们的描述,以前只能听他们的笑话,后来能看到他们的“明亮的脸”。

(二)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节选)分析本文叙述的特点。(6分)

第一人称,真实可靠。

以孩子的视角表现出天真有趣、温暖美丽的样子。

按时间顺序自然地展开情节,叙述散文化、节奏缓和。

注意场景的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全身。

(三)《古渡头》作品如何叙述道富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一下。

以“我”的视角叙述,使事件看起来真实可靠。

以“钱”为主题引入都府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了很多对话形式,用都府的嘴自述了他的经验,使叙事更加集中。

结合情景描写和都府的故事,给都府的故事是悲伤而不受伤害的诗意美。

4)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这篇文章叙述故事时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可以更全面、更细致地描写老妇人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

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妇人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战后对比中凸显了人物性格。

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推进故事线的发展。这样写可以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

(5) 《雅盗》在叙述故事时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一下。

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可以更全面、更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以朝中的阿多为线索,在叙述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的设置了很多悬念,整个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悬念重叠。结局操纵的逃脱与预想不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立体化对话,促进故事线的发展,使叙述更加集中。

(6)小说《永远的军人》在叙事中有什么明显的特征?有什么用?

使用第三人称讲故事的语气,使小说叙事更加灵活。

多使用对话形式,语言平实,口语化,促进情节发展,符合人物身份。

插入手法的运用出乎意料,理性的结局导致情节起伏,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7) 《麦穗的故事》叙事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8.采用顺序,按照“麦穗”成长的时间顺序自然展开,以“麦梦”为线索,虚实结合,不分青红皂白地结合,清晰地展现了主人公从平凡的山村和成长为优秀的边缘战士的过程。

以战地视角以第三人称作为旁观者讲述“麦穗”的故事,不受时空限制,看起来自由、灵活、客观、冷静。

巧妙地采用片段组合手法(或蒙太奇手法),将出生名字、人武部登记、远距离歌曲哭泣、梦想等情景描写和叙事结合起来,叙述简洁明快,集中编排。

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在叙述中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从多方面塑造“麦穗”积极负责的形象。

(8)散文《大地深处的温暖》作家如何通过“眼睛”展开叙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一下。

答案:眼睛发人深省。作家用长春迷漫的眼睛触发了想法,并据此展开了回忆。雪景贯穿回忆:作者回忆雪夜相关事件。例如看电影,和老师进行长时间的对话等。薛庆结束了全文:作家看着“迷漫的眼睛”,照顾结尾,升华了主题。

先例集金(2)

(9) 《看望兄弟》 9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第一个问题:在去吉安和西藏某个地方访问牺牲的战友的途中,“我”通过吉安的回忆,直率地叙述了战友许正兵的牺牲。

第二个问题:情节结构方面,建

的思绪和许正兵的事迹交织穿插叙述,更集中紧凑。

②情感方面,更便于抒发冀安和“我”对牺牲战友的敬佩和缅怀之情。

③艺术效果方面,对人物的断续交代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十)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全国卷Ⅰ《赵一曼女士》

①主题: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人物形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表达效果: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十一)《灌园叟晚逢仙女》8.小说4—6段是如何将梦境和现实融合在一起的?

①秋公在现实中蒙受不白之冤,使他产生了求仙相救的心理。

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心理导致秋公梦中出现仙女搭救的情景。

③一开始作者没有明说秋公进入梦境,仙女搭救似现实中发生的事,梦境与现实自然融合,最后点出梦境,读者才恍然大悟。

(十二)第4期金考卷第8套《黄豆飘香》9.小说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请从“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文本特征。(6分)

9.【答案示例一】①虚构:小说中,于放等人物以及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故事是虚构的。②真实:东北抗联战士手足情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是真实的。③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了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富有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真实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答案示例二】①情节上,小说讲述的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故事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北抗联战士手足情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都是符合史实的,是真实的。②主旨上,本篇小说虽为虚构,却又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东北抗联战士的形象,真实和虚构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富有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③读者感受上,小说真实和虚构结合,更能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真实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十三)小说《魂系高原》9.小说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来讲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通读全文简要分析。

答:①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以“我”问“他”讲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使叙事更具在场感与真实性,更能感染读者;②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以“我”的见闻感受构成故事情节主干,使叙事更集中、紧凑,避免枝蔓;③采用“我”作为记者的访谈实录的形式,使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转换自然、灵活;④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便于抒发人物的真情实感,有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十四)9.历史小说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文学创作,请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小说的历史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有具体的年代和桥梁的寿命延续数据。②有宋国与契丹交战的历史背景。③有今天尚存的遗迹做证明,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小说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运用细节、衬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更加生动。

②有人物对话、心理和环境描写等虚构内容。③有曲折的情节设计,如在工匠束手无策时突然有人献计,在民工奇缺时释放俘虏,在快要修好桥时又遭弹劾。

总之,本文将历史和文学融合,拓宽了小说的境界,深化了思想内涵。

实战大练兵

【实战练兵一】

路 遗

刘怀远

黄连婶平日不出门,但一出门,准是去借钱。本村几乎都借遍了,不好再向谁开口。即使有人主动借钱给她,她也摇摇头,坚决地说:“不要,以前借的还没还上呢,已经拖累你们不少了。”

黄连婶出了村,在路上走,后面有自行车的声音在响动,骑车人和黄连婶说话:“又要去王权村啊?”

黄连婶出了村,苍白的脸红了红,朝那人点点头。王权村是黄连婶娘家的村,娘家哥多。不过去娘家多了,嫂子们也没好脸色。但毕竟是自己娘家,比借别人的心里踏实。

骑自行车的人叫玉亮,下了车跟黄连婶说:“我带你一段路吧。”

黄连婶说:“算了吧,你自己骑还这么大动静,哗啦哗啦直响。”

玉亮看看自己的破自行车,嘿嘿地笑,手往怀里掏,说:“婶,我这里有几十块钱,你先拿去用吧。”

黄连婶忙拦着说:“你帮我的还少吗?我自己命苦,不能总拖累你们。”

“婶,我知道您性格倔强,可我是外人吗?自家的远房侄子!这几年,黄连叔有病,您也够操心的了。”

黄连婶说:“你惦记着婶,婶感激不尽,你家也不宽裕,我现在日子还能挺过去。”

“好吧!”玉亮知道拗不过她,就说:“那我先走了。”

玉亮骑上哗啦哗啦直响的自行车,骑得很慢,比黄连婶走得快不了多少。拐过一个弯,玉亮不见了。

黄连婶走过拐弯处,见路中央有一叠钞票。

黄连婶捡起来,数了数,不到100元钱。天呐,这是谁这么马虎,100元足可以买七八袋化肥,足可以给黄连买一个月的中药,足够在县中学读书的女儿两个月的生活费啊……

她往前后看,见不到一个人影。

丢钱也太马虎了,玉亮也马虎,他在前面,愣没看到。黄连婶站在那里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人来找。她摇摇头,把钱装进衣兜,心想,会和找钱的人碰上的,就继续往前走。

迎面开来一辆农用三轮车,在黄连婶面前停下来,开车的是屠户柳三。

“嫂,你要去哪里啊?”

“我去走个亲戚。”

“哦,俺哥一个人在家呢?”

“咋,你还怕他跑了?”

柳三笑了,黄连终年躺在床上搂着药罐子,既不会跑,也不会怕谁偷。

柳三说:“嫂,咱一起回家吧,有啥困难我帮你解决。”

黄连婶说:“你也没开印票子的机器,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天天杀猪再赶集卖肉,生意做得也挺辛苦的。”

柳三说:“嫂啊,你不是困难到揭不开锅了,不会又回娘家的。好,你去吧。”柳三挠挠头,朝农用车上看看说:“我东西丢在集上了,得赶快回去拿。”说完,农用车冒了一溜黑烟,掉转车头跑远了。

黄连婶笑着摇摇头,心里说:“慌张鬼,掉转车头往回走也不带我一段路!”

走出不远,黄连婶再次财运高照,又捡到一叠钱。拿在手上,油渍渍的,上面还沾有一星暗红的肉渣。

回到村,黄连婶找到玉亮和柳三。不想二人矢口否认,都说没有丢钱。

黄连婶说:“你们不是丢,是故意放在路上让我捡。”

俩人都说:“俺俩是傻蛋啊?脑子有病啊?要是被别人捡去了咋办?”

黄连婶的泪就要落下来了,说:“只要说钱是你们的,算我借的行了吧?”

不管她怎么说,两人就是不承认,异口同声地说:“钱是你捡的,找不到失主就是你的。”

黄连婶很无奈,两叠皱巴巴的钱像两块刚出炉的烤山芋,烫手。

思来想去,黄连婶最后把钱交给村主任,让他给广播一下,找寻失主。

大喇叭里还没有广播,人们都知道了黄连婶捡钱上交的事。第二天午后,玉亮和柳三找了来,说:“既然您铁了心不要,这钱我们只好领回了。”

黄连婶叹一声:“我只有用这个法子,才会逼你们出来承认。走,一起去村委会领回。”

到了村委会,柳主任脸色酣红地躺在椅子上打盹。听黄连婶说完,柳主任打着酒嗝说:“你们都值得表扬,一边是慷慨助人,一边是拾金不昧。”

黄连婶说:“场面话就不用说了,快把钱退给他俩吧。”

柳主任不吭声,脸却更红了,反手把墙上的日历撕下一张,裁成两张寸宽的,把烟丝倒在印有“1989年”的一半上,在手上一扭一转,就成了一只大炮烟。点燃深吸几口,让自己隐藏在烟雾中才说:“上面总来人,村委会也没啥收入,今天李乡长领几个人又来了,你捡的钱真是雪中送炭啊,我用它还了饭店的招待费还不够呢。”

三个人一下僵在那儿,瞪出的眼白如晒在河滩上的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一段描写黄连婶在本村借钱几乎借遍了,即使有人主动借钱给她,她也摇摇头,表示坚决不要,表现了虚荣爱面子的一面。

B.小说两次描写玉亮所骑自行车的响声,从侧面表现了玉亮家庭也不宽裕;柳三借口东西丢在了集上,表现了柳三头脑灵活的特点。

C.“既然您铁了心不要,这钱我们只好领回了”,玉亮和柳三的这句话表现了他们对黄连婶的帮助并非真心。

D.柳主任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一基层干部的形象,他收到黄连婶送来的“路遗”后没有广播的根本原因,是村委会没啥收入,镇上的领导又经常来吃饭。

8.作品是怎样叙述“路遗”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9.作品为什么以村主任把黄连婶捡到的钱支付了招待费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7.B(A“表现了虚荣爱面子的一面”分析不当,这里表现了她性格倔强的特点。C“并非真心”表述不当。D“是因为村委会没啥收入,镇上的领导又经常来吃饭”是不给广播的托辞,并非根本原因。)

8.①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可以灵活自由地呈现小说情节。②以“路遗”为线索叙述故事,使故事条理清晰,结构更加严谨。③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④突转式结尾,结尾柳主任把钱私用,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9.①在人物塑造上,黄连婶的形象与柳主任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使黄连婶的形象更加丰满。(此处也可答“玉亮、柳三与柳主任形成对比,突出玉亮、柳三两人的美好品质”。)②在思想内容上,这样写暴露并鞭挞了那个年代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不良风气,与玉亮等人形成对比,弘扬了正能量。③在故事情节上,这样写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增加了故事的波澜。④在艺术效果上,这一情节增添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实战练兵二】

苦乐年华

杨晓敏

我家的南边,有一片不太规则的南窑塘,约有五六十亩大小。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村里在此处建窑烧砖,就地挖土,逐渐掘成一大块可观的低洼地。雨水日积月累,形成全村最大的清水塘。即使在干旱的冬季,塘边儿水位骤降,南窑塘的西南角,仍有一带深水域,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片儿。南窑塘名扬乡里。

南窑塘给故乡带来的欢乐,绝不仅仅限于夏季。它犹如一个聚宝盆,对于钟情于劳作的人来说,清水塘会毫不吝啬地奉献出它的宝藏。秋末冬初,落叶萧萧,在一派朔风肃杀中,荷叶儿残败凋零,芦花儿被风吹散,蒲条儿东歪西倒,水鸟也迁徙。随着农闲的到来,塘边儿陆续多了挖藕人。

在泥塘里挖藕,本是一道讲究的工艺,懒汉永远不会精于此道。关键在于,掏了力气,能否有所收获,这也是对自己判断力和灵性的一种验证。冬季的塘边儿早已是一片狼藉,莲茎看不见,下铁锹时往往没有目标可鉴。有时挖了半天,累得通身是汗,依然寻觅不得一星半点的藕边儿。泥塘里的芦根、杂草等,硬拉软扯,像搅拌在混凝土里的钢丝一样,使铁锹不能灵活自如。连换几个地方,弄得泥浆沾身,只得哀叹运气不佳,苦笑作罢。所以,明知塘有藕,不愿下泥池的大有人在。

我的五伯父则不然。他骨瘦如茎,颀长的身子略佝偻些。在塘边儿走动时,他喜欢把铁锹横在身后,用两只胳膊弯紧,那姿势显得很潇洒。当那双微眯的小眼睛睁开时,亮幽幽的,精气神很足。溜着溜着待他把铁锹向下一插,莲藕似乎就聚集在箩筐大的泥坑中了。哪怕是别人挖剩的闲坑,五伯也能挖出大藕来。我常去看五伯挖藕,以为那是一种享受,高明的魔术师,也不过有此本领,何况五伯是真功夫。他横背着铁锹在前面走,我提着小箩筐,在后面晃悠悠地向塘边儿去,无异于师徒俩。五伯虽然不爱指点,久了,我也看出些挖藕的诀窍。五伯挖藕非常注意寻找所谓“藕窝”。坑里只有一二挂藕,或者藕太小,费劲而划不来。讲究站位,两脚绝不能乱晃动,否则泥浆四溢,随挖随淤,老挖不成一个完整的“坑”。锹锹下去,都要利索,不能拖泥带水,不能太零碎。见了藕最忌轻易下手动它,一则易弄断,二则手上沾泥,无法抓锹。

无论多么复杂的藕层,五伯差不多都不用手刨,而用锹一条条剔拨出来。我曾学到一招半式,虽不算真传,也足够旁人羡慕了。

一年初冬,连刮几天干风,有一片凸起的塘面露底了。我大约10岁出头吧,还是有些力气的。也算是第一次踏入距塘边儿稍远的纵深处挖藕。那天如有神助,往日的疲倦感一扫而光。我像五伯那样,审时度势般地选好角度,抖动了铁锹。这是一片尚未开发过的处女地,泥浆下呈沙质状,锹头无遮无拦。我在泥塘中,硬铲出一条通道,惊讶地发现藕层居然会排列得那么协调完美。一挂挂赤裸裸的莲藕被我揪出示众了。塘边儿逐渐增多的观众喝起彩来,我的情绪沸腾到极点。多少年了,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个富有创意的下午。塘边的汉子们眼热,忍不住也下塘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一大片泥塘中,谁也没有再挖到规律排列的“藕窝”。直到父亲收工归来,在塘边呼喊我回家吃饭时,我才感到饥饿和疲惫。

堆成小山似的莲藕,有六七十斤重。要知道,那时1斤萝卜才卖2分钱,像这样上好的莲藕,拉到40里开外的新乡菜市场,1斤可卖3角钱。半天时间,我的劳动价值为20元,比我父亲在田里辛苦一个月挣得还多!对于穷人家来说,这预算简直是个辉煌的天文数字。晚饭后,母亲细心地用针挑开我满手的血泡,抚摸着我稚嫩的肩膀,泪流双颊。

掌灯时分,来了几位新乡的知青,缠着父亲说,队长大叔,这藕让我们几个过节带回家吧,怎么样?每斤算1角钱,年终分红扣除。父亲的喉结滚动几下,硬生生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挥了挥手说,拿去吧,塘里还有,我再让洲儿去挖。知青走后,母亲几乎把父亲吵得无地自容。一会儿,从未对我怜悯过的父亲,竟给我掖了掖被子,用关切的语调说,累吧,明早让你妈给你煮个鸡蛋吃。这是我少年时期得到的最高奖赏了。

哦,故乡的清水塘,你还记得我儿时的几丝苦涩吗?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南窑塘是因村里建窑挖土形成的清水塘,它曾为热爱劳作的人奉献了宝藏,也承载了“我”对故乡的深情。

B.很多人“通身是汗”“泥浆沾身”却不得“藕边儿”,写出了挖藕的不易,为下文写五伯父精气神足、挖藕技艺高超埋下伏笔。

C.第六段写“我”挖藕的过程,作者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出“我”挖藕技艺的高超以及初尝成功后兴奋、自豪的心理状态。

D.几位知青来到我家,央求父亲,低价“买”走了“我”挖的藕,这一情节揭示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艰难,同时也凸显了父亲的善良品性。

8.作者讲述了哪些“苦乐”交织的往事,请简要分析。

9.作品是怎样叙述童年往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B项,“为下文写五伯父精气神足、挖藕技艺高超埋下伏笔”错误,是为了与后文作对比而不是埋伏笔。

8.(1)物质匮乏的年代,南窑塘让勤劳的乡亲们不仅有物质的收获,还有精神的愉悦。

(2)挖藕时得到众人喝彩的激动、兴奋与结束后感到的饥饿和疲惫。

(3)挖藕付出辛苦代价,但得到了母亲的关爱,父亲的爱抚及特殊关照。

9.(1)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叙述视角,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自然亲切,真实感人。

(2)叙述节奏舒缓,叙述时融入了大量的景物(环境)描写,使小说叙事节奏舒缓,具有散文化特点。

(3)叙述线索清晰,以“挖藕”为线索叙事,使 “我”的童年故事更集中紧凑。

(4)叙述语言清新自然,体现出浓郁的乡野气息。(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实战练兵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世隔绝

李娟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与世隔绝的角落了,连月亮之上都不再神秘。我们沙漠腹心的这个沙窝子与外界也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联系。这一点从大家的日常交谈中就可看出……总有哪么多话题可聊!早也聊,晚也聊,一聊就没个完。说者声情并茂,闻者惊叹连连。肯定有外部的消息连续不断地进入这片荒野,才能维持这样的谈话嘛。

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牧羊时马上相逢的问候,其次是新什别克家那部无线座机电话。但是那个破电话几乎没啥信号,深更半夜才闪出一两格,打个电话得跟吵架一样大喊大叫:“……你能听见吗?我能听见!你说!你说!我能听见!你真的听不见吗?……”尽管如此,对这片荒野来说,已经足够了。

来到这里,一切安定下来,最重要的几项劳动也结束了。亲爱的加玛就该北上返回阿克哈拉照顾生病的奶奶了。可怎么回去呢?到哪儿找车呢?

牧场上的车统统都是三证全无的运营车,那样的车在荒野里若隐若现的沙子路上慢吞吞地,东倒西歪地爬啊爬啊,时速没法超过二十公里。只有偷偷上了乌河南岸的柏油路,才能陡然神气一下,开得飞快。可就连这样的车也是罕见的。终于有一天,居麻去北面的亲戚家帮忙挖地窝子,带回了一个消息,说有一辆车

第二天将经过附近的牧场。于是加玛赶紧开始做准备。

所谓的“准备”主要是洗头。这令我很难理解。当时旱情严重,水非常珍贵,如果是为了洗给司机和其他乘客看的,这也太虚荣、太奢侈了吧?再一想,怎么能用“虚荣”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来定义这件事呢。生活本来就够局促了,如果再潦草地应付,那就是“破罐破摔”。再窘迫的生命也需要“尊严”这个东西。而“尊严”须得从最小的细节上去呵护。哪怕就只在一名司机和两三名乘客面前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清洁和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清洁和体面,也马虎不得啊。

于是加玛不但洗了头,还从头到脚整顿了一番。还打开上了锁的箱子,拆开一双新袜子换上。还坐下来打扮了整整一上午,抹了桂花头油(是的,都这年代了,牧场上的女人们仍习惯使用这种古老的化妆品),擦了粉底。光梳头发就梳了半个小时!

照我看来,有车的这个消息也未免太渺茫了些。不过是口耳相传的一则听闻,既没办法直接和司机联系、证实,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啥意外和变动。但大家还是把它作为确凿的事实接受了。

这一天很冷。一大早,只有一行脚印在结满白霜的地面上踩出黑色的粪土,一线绵延,穿过整个沙窝子消失在沙丘顶端。头一天晚上就已经打包好了行李,隔壁萨依娜也过来给奶奶捎了一小包糖果。嫂子给奶奶捎了两条塞着马肋骨的马肠,一包煮熟的肉,两张冬宰时剥的羊皮。所有东西统统用一块白布包着。除此之外,嫂子还额外给了加玛几块比较贵的糖果,使她高兴得喊叫起来。

然后这姑娘又翻出一只小小的空钱包,敞开了伸向居麻——要钱。居麻立马给了一百块,更是令她大乐。她原计划是要五十块。另外居麻还给奶奶捎了五百块,是生活费和治病的钱。

戴帽子时,女儿手持两顶帽子郑重地向爸爸征求意见。居麻说雪青色那顶好看,于是她立刻端正地戴在头上,遮住额头。看着这么整齐、快乐的女儿,居麻微笑无语,卷着莫合烟耐心地等她收拾利落。比起体面的女儿,父亲非常灰暗,他还是穿着那双补丁迭补丁的大头鞋,破旧的外套皱皱巴巴。在兴奋的女儿面前,他显得失落而精神不振,却解释说昨夜没有睡好。

然后两人出门上马,居麻送她去遥远的路边(所谓“路”,只是荒野中的两道车轮印)等车。传闻中的那辆车大约会在今天中午时分经过附近的荒野。两人的马消失在北沙梁另一面的荒野深处,我站在沙丘上看了许久。

少了两个人,我和嫂子备感寂寞。我去萨依娜家帮着绣花,下午两点才回家。结果回家推门一看,父女俩正围着矮桌吃肉……他们说,在路边等了四个小时,冻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回来了。看来车要么远远未到,要么早就走过了。

晚上,给奶奶捎的钱以及给加玛的零花钱又统统收了回去。虽然说好等出发时再给,但加玛还是很不乐意。我也觉得很奇怪,干嘛要收回去呢?怕她乱花吗?问题是这荒野里到哪儿花钱去?

又过了几天,通过电话(之前一个多星期没信号……得到一个稳妥的消息:有一辆小货车会前往旱情严重的北面牧场送冰,并于当天返回乌河一带。于是父女俩决定赶去那边的亲戚家坐等车来。

于是又一轮告别开始了。隔壁又过来表达了一遍对奶奶的问候。嫂子又开始打包给奶奶捎带的物什。居麻重新给钱,重新算账,这次又多给了二十块,还额外抓了一小把零钱。加玛喜滋滋地数了又数,反复感慨:“这么多啊,这么多钱啊……”

这回还是一大早起来,长时间梳头发、抹头油、打粉底、别头花。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当父女俩骑马的身影再一次消失在沙丘背后,我还在幻想:等到傍晚,门一开,两人又笑嘻嘻地回来了。

可这一次真的走了。居麻第二天中午才回来,向我们形容了那车的样子,说他一直看着车完全消失了才转身回家。嫂子又仔细地问了一些细节。然后夫妻俩长时间陷入沉默之中。

加玛走了,像一百个人走了!我们多寂寞啊。从此夜晚更漫长寂静。

(节选自《冬牧场》,有删改)

[注]2010年,李娟加入《人民文学》杂志社的“非虚构写作计划”,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居麻一家在游牧民族的冬牧场里生活了3个多月,写成《冬牧场》一书。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旱情严重、水资源宝贵,加玛也要在出发前洗头,这不是奢侈和虚荣,而是为了体现清洁和体面,维护生命尊严。

B. 文章详细描写加玛的行李,写出居麻一家对出行的重视、对女儿的关爱,也展现出其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

C.第一次出发返回后,居麻虽然不担心加玛乱花钱,但还是把加玛的零花钱收了回去,体现出居麻家金钱上的不富足。

D.文章写离别后“我”的幻想、居麻夫妻的沉默以及漫长寂静的夜晚等,表现缺少活泼的加玛,我和居麻夫妻无话可谈。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肯定有外部的消息连续不断地进入这片荒野”运用了反语,调侃冬牧场与外界的沟通不畅,具有强烈的幽默感。

B. 文章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牧场上的车,交代冬牧场的交通不便,暗示等车的艰难,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C. 文章中打扮体面、兴奋的女儿与穿着破旧、失落的父亲形成对比,传神地勾勒出人物形象,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特征。

D.文章多以细节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如居麻“卷着莫合烟”耐心等待女儿收拾利落,这一细节含蓄地写出深沉的父爱。

8.如何理解题目“与世隔绝”的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


9. 《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非虚构写作”被称为小说、散文、戏剧之外的“第四类写作”,其突出特点是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6分)

7.B B项“比喻手法”错,文中“慢吞吞地,东倒西歪地爬啊爬啊,时速没法超过二十公里。只有偷偷上了乌河南岸的柏油路,才能陡然神气一下,开得飞快”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故选A。


8.①“与世隔绝”指冬牧场交通、通讯不便,落后于现代文明;②加玛走后,牧场的夜晚变得漫长、宁静、寂寞,似乎与世隔绝。③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紧密,并未隔绝。(答出一点的1分,两点的2分,三点4分)


9.故事真实:①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②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牧民的游牧生活。

叙事精彩:①加玛等车的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②运用铺垫、伏笔,如“我”认为有车的消息“太渺茫了些”,为后文写加玛没有等到车做了铺垫;③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开头对聊天、打电话的描写。

总之,小说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的特点,更能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真实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1.《【高中生如何写作文小说】高考高频考点:小说和散文的叙事艺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生如何写作文小说】高考高频考点:小说和散文的叙事艺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4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