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居成,江苏扬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文光国家工作室剧作家。从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出版60多份,共700多万字,《穿过忧伤的花季》 《我们的青葱岁月》 《王巨成名作精品集》 《震动》 《震动》(系列)等。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大象、冰心儿童图书奖、陈百佛儿童文学奖、金根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阅读推荐奖、江苏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公平奖”、中国侠“跨世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扬州市奖”根据同名小说《穿过忧伤的花季》改编的电视电影获得了“小白像”一等奖。
我们经常用《著作等身》来描述一位多产的作家,对王大成来说,这个成语的使用是真实和恰当的。60多本书,700多万字,堆积的就是成年人的身高。自1991年发表作品以来,王巨星以独特的眼神注视着校园内一代孩子们的成长,用温暖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孩子们的笑容和幸福、苦恼和悲伤。
在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中,有人说王巨星离孩子最近,也有人说他写的故事最接近孩子的成长。王居成说,这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他本人也赞成这样的话。因为他写的那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有生活原型,从现实到文学,这些孩子的样子永远是如此鲜活。
人生经验
从小受苦,喜欢安静地看书
26年教师职业积累素材
很多人在读王巨星的文章时说,他写的那些孩子好像住在我们身边,感觉很亲切。(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书中那些孩子的喜好和习惯都是如此真实。当然和作家的经历有关。在成为专业作家之前,王居成做了26年的乡村教师,整整和孩子们在一起26年。他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他总是俯身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王巨星的文章里有孩子们的笑,每次哭的时候都是如此感人和共鸣。
王居成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他的记忆中,童年与饥饿联系在一起,食物和果腹不足,每天都有肚子空空的感觉。这样用锥子扎骨头也是最近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活》)让我知道饥饿、珍贵,也培养了他的喜怒无常性格。(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饥饿名言》)他童年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当时王巨星能读的书都是画册,俗称“小人书”。这位未来的专业作家最初的文学启蒙来自于他们。后来小学四年级五年级的时候,他已经通读了《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岩》等经典名著。初中的时候,他又读了《红日》 《金光大道》 《新华日报》等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书。这些书很多都是和同学借来的。
成年后,王巨星成为代理老师,当时他只有19岁。由于一点微薄的工资收入,他几乎全部用于买书。当时学校订阅了《少年文艺》本,报纸有副刊、小说出版、散文、诗歌等。有一段时间,王大成迷恋抄写的那些文章,足足抄了10多本。他还找到教科书,把喜欢的文章剪下来装订成了书。
那时王大成还没有想到写作,也没有想过成为作家。不管是抄那些文章,剪教科书,还是喜欢读它们,都可以再读一遍。(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者》)事实上,这些阅读都是一种经历和过程,王巨星开始写作的时候,一切都像流水一样。
王巨星对儿童文学创作感谢两本杂志,称之为写作的“催化剂”。一个是《儿童文学》,一个是《穿过忧伤的花季》。那是王居成在仪征县的公交车站前的摊位上发现的,属于老杂志,价格很便宜。王居成毫不犹豫地买了它们。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儿童文学。看完这两本杂志后,王大成想。“啊,这就是给孩子们读的句子!是关于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故事,我也可以写。
于是,放学后休息日,王居成偷偷开始写作。王大成笑着说他真的不是聪明人,他一直这么努力地写了近十年的小说、散文、童话、诗歌、报告文学,直到30岁才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人们经常问他10年来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王居成都回答说,学生们激励了他。自己写的很多文章都是学生写的。他们每天生动地生活在他面前,把他们写在他的文章里,使他对他们有更深刻的理解,使他更接近孩子们的心。(莎士比亚)。
一枪就红了
留下第一篇长篇关心的孩子们。
斩获扬州第一座文学奖
2010年对扬州文学界来说,这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当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王巨星长篇小说《穿过忧伤的花季》奖,扬州文学界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获得全国大奖。有趣的是,这其实也是王居成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此之前,王巨星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陈百丰儿童文学奖、第一届紫金散文学奖等,但在儿童文学领域也已经很有名了。但是这部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对王居费用人也很重要。
今天,当我们重读这部010-30000时,仍然会受到感动。这部作品中弥漫的那种淡淡的悲伤如此打动人心。讲述了以贫瘠的山村和普通乡镇中学为背景的农村留守少年们的花季故事。在这部小说中,王巨星以宏伟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调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农村留守少年生活的一幅画。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小说中的六家庄和镇江是很多中国农村的缩影。这里贫瘠落后,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出去打工,使土地更加荒芜。处于花季的留守青少年在缺乏父辈的关注和支持后,要自己面对成长中的各种困难和困惑。这样的话
,他们稚嫩的肩膀如何挑得起生活的重担?脆弱的心灵又怎能经得起现实的风雨?人生的航船缺少了父辈的引航,就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危险的偏移,甚至面临着触礁、沉没的险景……“在一些县镇学校里面,一些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们都在外面打工,这些留守青少年们的生活面貌、内心的苦闷欲望以及那种想念所带来的痛苦,都是难以言说的。所以题目中就有‘忧伤’二字,但是小说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一方面是希望引起教育者以及社会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另一方面是抚慰这些留守青少年的心灵,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回想起这部作品时,王巨成说。
和王巨成很多文学作品一样,这部小说里的主角,也是有着生活原型的。“我有次上课,发现一位女同学迟到了,我的语气稍微严厉了一些,她的眼泪就下来了。一节课结束后,她又要请假外出,我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这才告诉我,夜里她的奶奶发病了,凌晨三四点钟,她搀扶着奶奶,一步步挪到医院里……我了解她的家庭,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爷爷已经去世了,平时就是她和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她的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关于留守儿童的苦闷和忧伤,我应该要去写一写了。”
说来也巧,有次王巨成参加一个笔会,遇见明天出版社的总编辑刘海栖,刘海栖就问他,有没有关注当时的社会热点留守儿童?这个应该是很好的写作题材。于是,这部在脑海中构思了六七年的长篇小说,王巨成只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写作和修改。写好后,刚传给明天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就告诉他,这部书将作为重点图书出版。2008年11月,小说《穿过忧伤的花季》首次出版,立刻就受到了广泛欢迎,此后不断再版,还被评选为优秀读书书目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
此后,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剧本,并在央视电影频道进行了首播。在王巨成看来,小说改编成电视电影后,更为直观。整部电影格调清新,画面优美,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们之间的亲情,显得格外感人。除了画面,电影的音乐也是值得称道,极好渲染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在一丝淡淡忧伤中,孕育着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这部电影,还在第13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中,获得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创下纪录
汶川地震引出《震动》系列
给孩子生命增添“钙质”
正如在《穿过忧伤的花季》中所描述的那样,王巨成不同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家,只是简单地描述世界的美好。在他的笔下,展示的是真实的世界。哪怕是在儿童的世界里,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阳光和煦,春暖花开,也会有阴风冷雨,也会有天灾人祸。用王巨成自己的话来说,“写儿童文学,写童话,很容易迎合孩子们的心理,比如哈利波特,骑着扫帚满天飞,孩子们当然喜欢看。但是,我想写的儿童文学,不是这样的,我想写的都是真实的,或者是源于真实的故事。我不去主动迎合孩子们的喜好,但是我有这样的自信,只要孩子们读了,他们都会喜欢。”
当2008年,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巨成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每天打开电视,泪水一次次模糊了双眼:为那些创造的生命奇迹,为那些感天动地的大爱,为那些在灾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王巨成非常想前往当地,看看那些废墟上发生着的奇迹,感受那些灾难中发生着的大爱。可惜先后两次努力,都没有成行。于是,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巨成开始另一种努力,那就是把心中的情感,全部付诸笔端。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他的一部《震动》,就写好了。
“我几乎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写它,我只是写啊,写啊,把我的感动诉于激情的文字。那时候,我感觉我不是在写作,而是文字自动跳出来。”等书稿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王巨成再回头看时,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为什么写这样的文字,那是用小说来弥补遗憾,更想通过这部小说,把自己的感动传递给读者,让大家一起认识灾难,面对灾难,学会坚强。“灾难文学是儿童文学中的‘钙’。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书架上,应该有关于灾难的文学。而在读者的书单上,除了那些流行的淘气包、假小子,更应该有关于灾难的文学。这是不可缺少的阅读,灾难文学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切地体验生命,珍惜现在,学会感动,最大限度地释放生命的绚丽。希望这部小说,能够给孩子们的未来,注入一定的钙质,让他们的身板和思想,在面对未来,在面对灾难时,都能够更加坚硬一些。”
当这部《震动》问世后,书的封面上有一条特别提醒:“一本需要带手绢阅读的书。”在这部小说中,6名少男少女在地震发生后被困在了郊外,回不了镇上。在缺水缺食,又有人受伤的环境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这几个少年,性格和人生经历都完全不同,其中还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他们能否同舟共济,挺过难关?而这6名孩子的遭遇,只是大地震中的一个缩影。在小说中,还涉及到以地震为背景的更为宏大的社会场景,人性本善的光芒在这个特殊的生存背景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部灾难小说,也可以看成是一部成长小说,灾难并没有把他们摧毁,却成了馈赠给他们的礼物。这些在灾难中经过灵魂洗礼的少年,当他们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他们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们,一个个展现出的是陌生而崭新的“我”。
这部《震动》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首印2万册在一周之内销售一空,不断再版,现在早已突破10万册的发行量。此后,王巨成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以《震动》中的人物为主角,一连写出了好几部作品,如今,《震动6》的文字刚刚交给出版社,而前5部的发行量,已经超过56万册,这在儿童文学出版史上,创下了现实题材的一项纪录。
《震动》系列的持续畅销,还在于王巨成对于现实社会的真切描写,而他的描写,往往是其他儿童文学作家,不敢涉猎的。比如在《震动3》中,主线故事就是一个13岁的女孩,险些遭到两个十七八岁大男孩的性侵。在《震动5》中,主角男孩的父母,都因为患上艾滋病而去世了。
“开始的时候,出版社编辑也和我商量,在儿童文学中,写到性侵,写到艾滋病,这些都是给少儿们看的,这样的内容合适吗?这些都是在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我就对编辑说,我们有必要有分寸地让孩子知道真实的社会,而我写的这些内容,的确是社会上真实发生着的,孩子们也有权利知道这一切。当然了,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讲究技巧的,不可能写得那么直接。”王巨成说道,“好在,这些作品问世后,读者们的反映都很好,说明这样的内容对于读者们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佳作连连
几部作品推陈出新
创作涉及多个领域
像《震动》这样的系列作品,这些年来,王巨成已经写了好几个。比如《校园成长系列》,他已经写了9部。再如《暖心系列》,他已经出了5部。这些作品,看似独立,其实连在一起读,就是当今中国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史。而他的每一部作品,一经面世,立刻风行。因为在王巨成的作品中,总是能发人深省。正如王巨成自己说的那样:“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童年应该是什么样的;让老师认识孩子,教育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让家长认识童年,学会如何对待孩子的童年。”
王巨成的作品广受好评,源于他笔下的故事,实在太真实了。以刚刚出版的《十五岁的夏天》为例,故事的主角是位中学生,他出生于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位看门的。但是,当他看着同班的那些“富二代”时,他的心理有些不平衡。他就开始谎称,自己的父亲是列车长。而他为了圆这个谎,又做了很多荒唐的事,而他内心的挣扎和慌乱,欲望与良知,交锋得格外激烈。
王巨成说,他写这个故事的由头,就是看到现在社会上有些不太好的风气,比如“炫富”,比如各种“财富排行榜”,这些“炫富”不仅对成人,对于孩子们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读者读到这样的作品时,很难在心中不引起强烈的共鸣。王巨成的作品,之所以如此畅销,就是因为他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接地气,还能与时俱进。
在王巨成的60多部书单中,也有不少是他第一次涉及的内容。今年刚完成的《看你们往哪里跑》,是他首次尝试抗战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次我去云南腾冲采风,参观当地一家博物馆,了解到抗战时腾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场,有过很多激烈的战争,流传着很多英雄的故事。忽然,我看到了一个雕塑,是一个小孩。我就询问当地人,他们说,这个孩子身上有着非常机智的故事,当年他和小伙伴们一起,迎击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王巨成说道。得到这个线索后,王巨成就不想走了,他在当地呆了20多天的时间,专门采访研究这个孩子的抗战故事。回到扬州,当把素材全都整理好,已是半年之后。王巨成开始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小说。这部小说,不仅很快销售一空,还入围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选题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项目群。
王巨成也写童话故事,他写过一部《故事呼啦啦地飞》,这是他的首部长篇幻想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王巨成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串联了起来。儿童文学评论家王泉根在推介词中如此写道:“这是一部富有内涵的幻想文学作品,作者以孩子纯净的,不掺杂世俗偏见的眼光,与现实中的成人观点进行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阅读这部作品,相信小读者们能像读王巨成的校园小说一样,从中感受到爱的温度,感受到勇敢探索真相的力量。”而另一位儿童文学评论家吴其南则说:“《故事呼啦啦地飞》是一篇以怪诞的故事折射出社会现实的作品。作品寓庄于谐,于嬉笑中显荒唐,既有幻想文学的丰富想象又显出批判现实的思想深度。”对,这就是王巨成的作品特色,哪怕是写的幻想作品,也会和现实社会有所关联。
王巨成还专门为一二年级的“低幼”儿童创作了几部作品,在这个年龄段,如果读到一两本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为了写好这些孩子,王巨成每天清晨,都会到学校门口,观察那些家长正在送校的孩子们,观察他们的衣着、言语、举止,他一定会让自己笔下的孩子,鲜活地如同刚从校门口走出来的一样。
王巨成也被别人的故事所打动着,宝应有位老师许芩,组建了一个名为“星星点灯”的留守儿童合唱团,那里的孩子,都叫许芩“许妈妈”。王巨成一次次从仪征赶到宝应,去走访那里的乡亲们,去用心感受许芩的大爱。不同于一般的儿童文学,他的这一部纪实报告文学《星星点灯》,做到了文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这部作品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每一位读到作品的人,都被深深感动了,为了许芩的付出,也为了王巨成的努力。
这就是王巨成,他是一位永远和孩子们走得最近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身段永远向下低俯,去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他的笔端永远向前延伸,去为孩子们写一条洒满阳光的文学之道。
记者 王鑫 摄影 张卓君
原标题:要用干净的文字去滋润孩子
记者:写了这么多年的儿童文学,您如何理解这个文学门类?
孩子的心智、性格、道德品质,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时在他们的心灵里播种下什么,那么他们的未来就收获什么。当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作品到达孩子的手上时,这种播种就已经开始了。在优秀的儿童作品里,蕴涵着诸如勇敢、善良、感动、道义、良知、怜悯、敬畏、崇高、是非观……它们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行,是整个人生的基石。
一个内心温暖的人才会去温暖别人,温暖社会;一个能被感动的人才会去感动别人,感动社会。这样的人即使没有成为领袖、没有成为天才、没有成为亿万富翁,但他们可以是一个好的工人,一个好的农民,一个好的军人,一个好的警察,一个好的医生,一个好的老师……至少是一个有善良、有情调、内心有力量的人。
儿童文学对孩子而言,就像阳光雨露滋润植物。我希望我能不断地写出这样的儿童文学,要用干净的文字,去滋润孩子,去净化孩子,去感动孩子。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都是坚持,写真实的故事,不跟风,不追时尚,一直在校园文学的园地里默默耕耘。这是不是您成功的秘诀?
王巨成:我是从业余作者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成功的秘诀说不上,只能算是我的体会吧。文学从来是需要张扬个性、张扬自我的特殊劳动。说白了,文学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心中的文学。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如果要把儿童文学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只有坚守。在坚守中虚心学习,采百家之长,潜心创作;在坚守中,找准自己的文学方向,发现自己的创作优势;在坚守中,拒绝市场诱惑,拒绝名利诱惑,拒绝流行诱惑,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守其实是许多作家的“法宝”。安徒生如果没有坚守,怎么会成为跨国界、跨时代的伟大作家?就拿国内儿童文学大家来说,沈石溪如果不是长期在动物小说的园地里孜孜不倦地耕耘,会成为动物小说大王?一个作家的坚守,终究将赢得读者。
尽管我现在做了专业作家,但与孩子们的接触、交流还在。我喜欢关注那些孩子,有时也会走到他们的中间,听听他们的心声,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有时也回答学生关于写作的话题。可以说,我与孩子的距离最近。这也是我始终坚守校园文学园地的主要原因。一个老师身份的儿童文学作家,注定了他的写作要有责任感。我希望我追求的文字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是所谓“小校园,大世界”,真实而多方面地反映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包括他们的困惑、痛苦、希望、欢乐以及成长中的不足、缺陷,既有诗意的、浪漫的表达,又有尖锐的剖析。我希望我的文字能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一面镜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成长,为他们的健康茁壮成长助一“笔”之力。
记者:您写作的速度是不是很快?看您每年都出版好几本书。
王巨成:我不知道我写得是快还是慢。在我做老师的时候,我常常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节日,以及晚上的时间进行写作,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人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不觉得累的。现在我成了专业作家,写作就比较有规律了,没有特殊情况,大概一天三千字左右。如果不写作,我会觉得特别的无聊,甚至觉得这一天白过了。可以说,写作对于我成了生理需要。现在和我邀约书稿的也比较多,已经排到2018年了。
记者: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都很大,您觉得家长们会同意,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多读一些儿童文学,而不是去上各种辅导班吗?
王巨成:这正是我想呼吁的,对今天的孩子,我一直觉得不能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他们被成人世界赋予了过多的希望,过多的压力,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快快成熟起来,快快长大起来。
于是,问题少年出现了。于是,那些让我们心惊肉跳的少年犯罪出现了。难道我们就不能让孩子自然、奔放地成长吗,就像那一棵棵长在风雨里的树?让孩子更像孩子!我一再想通过文字告诉成人和孩子们这一点。
记者 王鑫
1.《【著作等身的意思和成语故事】王巨成:童心有真正的守望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著作等身的意思和成语故事】王巨成:童心有真正的守望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5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