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8年6月1日是赵鸿章老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鸿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培育,宣传了以“碧居头一号”、“丰山三号”、“矮风三号”、“西农881号”等为代表的四个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一个小麦品种拯救了新中国的一半."深刻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认识到他的科学情感,以赵鸿章老师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报神话场,演奏奋进曲

4月11日上午9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一行人来到李镇成院士家时,他正在书房印刷为纪念赵鸿章院士而写的回忆文章。希望看到来自母校的客人,87岁的李真成院士精神绚丽,热情地坐在座位上。现场请阅读他写的《怀念赵洪璋院士》一篇文章,讲述了赵鸿章院士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真成院士在家接受采访

我们的良师益友

"昨天听到你们要来的消息,今天早上4:30醒来。六点起床开始写这篇文章,你们进门的时候刚刚完成。”李振成院士介绍说。“赵鸿章院士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面对他的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与当时在杨陵工作的同事陈少阳、薛文强等表达了深深的思念。我们已经是老年老人了,但每当回想起那时他指导我们进行小麦育种工作的情景时,我们仍然记忆犹新。”

李振成院士亲切地说,在小麦育种方面,赵鸿章院士是我的老师。他在小麦育种上的伟大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广为传播,闻名天下。赵鸿章老师经常说小麦杂交育种要少、精。选拔出来的杂交亲本本在田里表现良好,排名靠前,育种目标就会主观客观一致,育种成功也可以。(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育种名言》)(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育种名言》)在我选育“素妍”系列品种时,参考赵老师的育种方法,在组合中选择了“素妍6号”和“素妍5号”两个品种,然后推出了“素妍5号”

赵鸿章院士又是我的好朋友。文革期间正是四面革命最活跃的时期。晚上我去赵老师家聊天,探讨小麦育种研究问题,聊天到半夜。赵老师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必须让儿子藻把我送到五台山下,这样我才能安心。

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

李镇成院士介绍说,赵鸿章出身河南祁县农村,知道当时农民吃不到的苦,决心学习农民,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做出贡献。毕业后,根据工作条件,他选定陕西关中地区的主谷小麦为研究对象,以改良品种为突破口,集中精力,努力研究,先后完成了“壁巨头一号”、“壁巨头四号”、“丰山三号”、“矮风三号”等抗病、抗疫、丰山三号。他的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80年代,李真成(右一)赵鸿章(左一)在关村观察小麦。

育种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李振成院士介绍说,从三个方面来看,赵鸿章院士对小麦品种选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要在亲本的“选择”和“梨”上更加努力。20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小麦育种专家马里亚尼访问西农时,赵老师担任招待,我有幸参加。在育种中讨论亲本匹配时,马里亚尼主张尽可能多地搭配组合。赵老师主张,根据生态学和遗传学的原理,要在亲本的“选择”和“倍增”上更加努力,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

二是把杂交分离第二代选择作为首要任务。赵老师常说:“杂交二代没有东西,希望不大。”这是他选择杂交分离第二代的独到见解。当然,他对二代中植物后代的进一步选择也非常重视,在决选的时候,他不仅仅只留下一个品系,而是像高产小麦一样留下一、二、三号,最后大面积的推广是“高产三号”。

第三,尽最大努力延长宣传品种的寿命。在小麦育种中,赵老师采用良种提纯,以“单周线、分界线比(仙雨热)、混合系繁杂”的方法死灰复燃。基于创新

,建立了自己的育种系统。

赵洪璋(前排左四)与杨凌农科城专家合影(前排左六李振声)

知识分子劳模第一人

  李振声院士回忆到,20世纪50年代及以后一段时间里,赵洪璋院士的光荣称号是“赵劳模”。1956年,我调往杨凌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时,赵洪璋已经是教授和学部委员(即现在的院士),可是除学生叫他赵老师外,同辈人都称他赵劳模。为什么? 原因是他是全国知识分子中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第一人。农民要给他盖庙,知识分子称他赵劳模,用今天的话说,都是为他丰功伟绩的“点赞”。

   “赵洪璋院士人生历程,可以说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足为农民,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李振声院士评价道。他特别介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赵洪璋已是年近古稀的科学家,但他仍然奔波在三秦大地,亲临指导各地生产。有一年,由于秋冬干旱,农民对麦田普遍进行了冬灌,春节前,麦田出现地表干裂情况。如不及时锄地保墒,就会形成“龟裂”,给麦苗带上“夹”,影响小麦产量。见此情况,赵洪璋心急如焚,大年三十,作为陕西省政府农业顾问组组长,他带着陕西省农科院研究员龚仁德、陕西省农业学校教授张启鹏和我乘一辆面包车,从杨凌西行到扶风县、绛帐镇等地进行考察,写成向省政府的报告建议,利用春节拜年的机会,派人送给了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建议改变“干部不过正月十五不下乡,农民不过正月十五不下田”的习惯,尽快组织农民锄地保墒。到了正月初五,在农村高音喇叭里传出了“徐山林带领政府干部下地锄地,进行麦田保墒”的消息,很快在陕西掀起了灌溉麦田锄地保墒的热潮。

   李振声院士最后说,学校举办赵洪璋院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就是希望从事小麦育种的中青年同志和学子传承赵洪璋院士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并发扬光大,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赵洪璋院士简介

  赵洪璋),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西北农学院教授,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等职。

  • 1940年—1941年 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工作
  • 1942年—1949年 在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工作
  • 1949年—1952年 在西北农学院实习试验场工作
  • 1955年 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1952年—1980年在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工作
  • 1980年—1994年 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工作

  发表《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论文10余篇。出版《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通论》《陕西小麦》等著作,其中《陕西小麦》一书,是陕西省最早系统研究小麦的专著,关于小麦品种生态型的归类,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好的科研论著之一。

  曾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全国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政府农业顾问、河南省政府农业顾问,国家科委委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陕西省科技精英等称号。

  先后获全国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王晴晴 责编:牛博成

1.《【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小麦品种拯救了新中国的一半以上,他在50年代已经名扬天下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振声小麦育种作文高中】小麦品种拯救了新中国的一半以上,他在50年代已经名扬天下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9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