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上。两首诗都蕴含了落叶归根之意,亦兼有韶华易逝的慨叹和日暮乡关的愁绪。下面就和本站一起来了解下这首诗词,欢迎阅读!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赏析】
首二句“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写眼前景物,为夏天景物。这两句纯以名词组合而成,形成一幅色彩对比鲜明而又有声有色的画面。“绿暗”之“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这正是夏季柳叶的特点。在如此茂密枝叶间的“鸣蜩”,便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了。作者这样安排,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为画面增添了情趣。下句“红酣”极写落日下的荷花之红。“酣”在这里是“浓、盛”之意,却容易使人联想到醉酒之意,由此想象到荷花就像一位醉酒的美人,脸上泛起红晕,十分娇美。如此“红酣”的荷花,正是由于夕阳的余晖所致,正所谓“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中的“柳叶”、“鸣蜩”、“荷花”都是夏日常见的意象,作者将其巧妙地排序,便成一幅色彩浓丽的画图。既然有了荷花,就联想到池塘,而这池塘并不是普通的,而是家乡江南的。
江南扬州多湖泊,有三十六陂之地。“三十六陂春水”,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却像江南春水那样明净,作者便想到记忆中的江南春水。不仅如此,首二句所写的那绿柳、鸣蜩、荷花都像极了江南的种种,那是作者再熟悉不过的景物,然而,它们却不属于江南。于是,作者感叹“白头想见江南”。末句含蓄地表现了抚今追昔、思念亲人的情感。
蔡绦《西清诗话》说:“元祐间,东坡奉祠西太一宫,见公(荆公)久作,注目久之,曰:‘此老野狐精也。’遂次其韵。”
扩展阅读:王安石的人物生平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佑三年(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旋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场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但由于司马光等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新法在推行中屡遭阻碍,宋神宗也时有动摇。熙宁七年,王安石*辞相,再任江宁知府,次年二月复任宰相,不久又因维护新法得罪了神宗而再次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后人称其王荆公。
扩展阅读:王安石的主要作品
王安石的存世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
散文——《伤仲永》《登飞来峰》《上仁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慈溪县学记》《扬州新园亭记》《上人书》《祭欧阳文忠公文》
诗歌——《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棋》《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赌》《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春夜》《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郊行》《登飞来峰》《千秋岁引》《梅花》《明妃曲二首》《梅花》《元日》《登飞来峰》《商鞅》《书湖阴先生壁》《棋》《春夜》《北山》《苏秦》《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梦中作》
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南乡子·自古帝王州》《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清平乐·留春不住》《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千秋岁引·秋景》《菩萨蛮·集句》《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1.《 王安石的诗词《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王安石的诗词《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