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来说,写记忆文章的句子不难,但写动人的句子有点困难,主要是对生活敏感不足,写句子不能触及人们的心,所以很难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经历的生活没有太大差异。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不是缺乏经验,而是缺乏积累和梳理,在心动的瞬间有冲动。但是没有养成记录这种冲动的习惯,所以擦心的火花瞬间就过去了。
的确,人生平静。就像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样,但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看着所有的浪花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浪花中隐藏着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会感动我们。(莎士比亚)。
第一,读下面的句子,思考课后问题,明确如何写打动人心的人和事
地震的父亲和儿子
(美国)马克翰林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位年轻的父亲稳定了受伤的妻子,他7岁的儿子冲进了上学的学校。他眼前充满孩子笑声的美丽的三层教室建筑已经变成废墟。他突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喊了:“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哭了一场后,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经常对儿子说的话:“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一直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来,朝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大楼一楼的左后角。他急忙走到那里,开始动手。他正在清理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匆匆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哭着说:“我的儿子!”大喊。“我的女儿!”嚎叫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人上来拉着这位父亲说是:“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两眼直视着这些亲切的人,问:“谁来帮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埋下头接着挖。消防队长挡住了他的:”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火灾,请离开。"这位父亲问: "你是来帮我的吗?"警察以:走来. "你很伤心,很难控制,但这样做不仅对自己不利,对别人也很危险,所以马上回家吧。“”你是来帮我的吗?“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了,大家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了孩子,精神失常。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儿子在等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有人再阻止他。他脸上满是灰尘,双眼布满血痕,到了38个小时,他突然在地下听到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听到了声音。(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是儿子的声音!爸爸说:“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学生们不要害怕。只要我爸爸还活着,一定要救我,就能救所有人。你说:‘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会一直和我在一起!’因为他说。“你现在怎么样?住着多少孩子?“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还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角落里。屋顶塌了,变成了大三角形,我们没有打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爸爸大声向四周喊: "这里有14个孩子,都还活着!欢迎光临。“路过的几个人赶紧上来帮忙。50分钟后,安全的小出口打开了。爸爸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其他同学出去!我知道你会和我在一起。我不害怕。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是和我在一起。" "
这位了不起的富人在经历了大灾难的考验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请画一篇能打动文章的文章。
(2)父亲痛哭一场后,为什么没有跟着其他父母绝望地离开那片废墟?为什么他总是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为什么别人的忠告也改变不了他寻找儿子的决心?
(3)父亲留下来救孩子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怕儿子带着小朋友在废墟中生存的呢?(莎士比亚)。
白居易说:“动心的人,先不要有感情,不要以语言开始,不要发出声音,不要把正义放得很深。”《文心雕龙物色》)要写打动读者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作家必须先打动人心,在心灵和事物之间徘徊,引起心灵共鸣,才能写出最打动人心的人和事。
1.如何抓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要对生活有敏感的意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家之所以能写出感人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因为作家有敏锐的头脑,善于捕捉写作的灵感。作者以非常细腻敏感的心情捕捉了这位父亲在地震废墟中挖掘时的信念和行为,感动了读者。不经常写文章,或不仔细感受生活中的小点的人的心往往很粗糙。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积极体会生活,充实自己的心,努力做到细腻。因为真正的感情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例如,善于观察、体味的人考试失败而萎靡不振,但当看到同一个失败者对他微笑时,他说:“不怕失败。可怕的是失败后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乐观地看待失败,就会认识到失败会变成成功的道理。”当他遇到雨天时,他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同样,一场风和偶然事件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他的创作欲望,表达对自己生活的丰富真实的感觉。(莎士比亚)。
(2)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创作者总是以满腔的热情生活,用爱表达真、善、美,用仇恨表达假、恶、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观察和体会,用自己的笔表达生活,启发读者。例如,作者在010-30000篇文章中表示:“只要有执著的信念,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警告人们在再困难和困难的环境下也要坚定信念,不要放弃,这是作家热爱生活的表现。
(3)抓住自己独特的感觉。因为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共同的感情。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避免人们的共同感觉,抓住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例如,
,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4)发掘感动点。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颤动的人、事、物、景等,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件工艺品;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棵树,水中的一层浪花。总之,不管是什么,你一定要被它感动过,并通过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同时将你自己的感情融合进去。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独自清理地震废墟的行为就让人非常感动,作者就是通过记述父亲的语言及发掘过程中的细节来传递出这种感动。
著名作家杨朔说过:“你心中有一团火,才能燃烧别人。”如果选择了能够让自己的写作激情奔涌于胸的材料,还愁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吗?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探讨,我们已经明白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以及怎样才能抓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但抓住了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只是事情的表象,要让你观察到的表象打动读者,并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还要对你所观察的表象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出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的深刻思想,这也就是你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2.怎样从事件表象中提炼深刻的思想主题
(1)要抓住生活中的感动点。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的人、事、物、景等,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件工艺品;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棵树,水中的一层浪花。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偶然的,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要触动心灵,就必须对这个人或这件事有所感悟和体验,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找到感动你的细节,融入你的情感并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
(2)反复思考,不断深入。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如对“在教室里有些同学以投篮的方式不能把垃圾准确丢入桶内”这种生活现象,有些人想到“只图自己方便,不肯多走一步路,必将会影响到他人的生活”,再深入一步“如果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我行我素,不讲规矩,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这种对素材一步步深入思考的过程就是透过表象揭示事件本质的过程,也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运用素材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和领悟,而你所写的触动了你心灵的人或事,它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明白了什么道理,因此你一定要把这种情感、这个道理写出来,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
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流淌着感动。欧阳修说:“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播其情。”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我们的思想去思考社会,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社会。当我们具有了这样的意识和修养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了。
二、如何写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要触动心灵,就必须对这个人或这件事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所谓“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而不断渐进的过程。在“感”中去“悟”,在“悟”中有“感”,在不断感悟中逐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又反过来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感悟。“感悟作文”以“感”为主,侧重写“感”,传达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反应”,即“感受”。那么,如何写好这类作文?
1.要让心灵敏感
罗丹曾说:“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人生的河流上泛舟,每个人都拥有一道人生风景,由于学识、认识、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对人生风景的敏感度也有差异。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让心灵敏感,要敏感就要多情,多情才善感。只有多情的人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人和事,也只有把外在的客观事物和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多情才能感受细腻、感受深刻,而无情的感受是苍白无力的。
2.确立好感点
“感点”的捕捉和表达是感想性作文的关键和重点。作文时感点的确立有两个阶段。
一是通过读题,激活感悟。或是根据文题要求,抓住命题作文的“题眼”(题眼就是作文题中最关键的标明主要限制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或是提取材料作文中的文字或图画材料提供的信息点,围绕话题作文所规定的范围,通过联想,打开储满生活积累的素材库,激活感悟,尽情地去感悟,得出无数的“感点”。
二是筛选和加工。找出那个对自己触动最大、最能唤起写作欲望的“感点”,然后以这个“感点”为主线,围绕这个“感点”搜集材料,构思出感想性作文的框架,确定“感点”的内核,即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突出“感点”的作用。
如何确立感点?
①不避小事。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才可以写出好文章。
②真实。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文要达到以文字感动他人,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唯真情而发。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
③独特。“感点”确立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同学们产生联想的感触点──外界事物是相同的,也会由于各人视角、阅历、联想方式、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感想各不相同。因此,只要感触点是真实的,感受就是独特的。
④新颖。感受的角度新,感受的结果新,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给人以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受,而且也更能以真情实感唤起读者的共鸣。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
⑤恰切。感想性作文写作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同学们的感受与作文题及作文所选材料的内容结合得是否自然恰切。也就是描述的内容是产生相应思想反应的最自然的充分条件,抒写的思想情感是由所描述内容引发的必然反应和结果。
⑥深入。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思想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3.通过细节,形象地再现感动点
写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一个关键是要写好血肉丰满的细节。细节,指人物的某些细小的却是典型的举止行动。细节虽然细小,但有了细节,文章就有血有肉;没有细节,记叙类的文章就没有真切动人的形象。所以要善于捕捉能够生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细节。鲁迅的《药》中有一段话:“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地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对刽子手康大叔,老栓与茶客是“笑嘻嘻的听”“恭恭敬敬地听”,华大妈为小栓的病忧心如焚,“黑着眼眶”送出茶碗茶叶时,还强装“笑嘻嘻”,又特意“加上一个橄榄”,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下层群众对刽子手的讨好,表现了他们的愚昧、麻木,更形象地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怎样写好细节?
(1)细节描写要真实、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很难写出真实、生动、形象的细节。
(2)细节描写要有典型性。能从特殊的个例中反映出普遍性和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4.恰当地借助一些手法写出人或事的感人之处
当我们的心中有了感动,这只是写出好文章的第一步,要恰当地把这份感动表达出来,还必须要借助于一些写作技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别人的心。
(1)阅读张宝童《最奢侈的晚会》,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自己心中的感动传神地描摹出来的?
生活的日历一页页翻过,偶然的一次回望,那张发黄的扉页依然令我心旌摇荡,上面记载的一个美丽故事曾甜蜜了我苦涩的青春。
十三岁那年,第一次离开贫穷而熟悉的山村,到遥远的县城去求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偷偷抹干满脸的泪水,向远山上父母凝望的身影挥一挥手,我踏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县城的繁华没有驱散我对家乡的思念,内向的性格和不理想的成绩更加重了我的忧伤。班主任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教师,高高的个子,瘦瘦的,一头乌黑的秀发在脑后打了一个漂亮的结,最让人难忘的是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热情、友善、而又温柔的目光。她的语文课讲得很生动,有趣的故事常常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排演的课本剧更让人乐而忘返。然而快乐是他们的,我静静地趴在桌子上想着我的心事,品味着孤独和寂寞。每当她关切的目光滑过我的眼睛,我赶忙低下头,把秘密层层包裹,深埋心底。
两个月过去了,期中测验的试卷发下来,数学又考砸了。那天晚自习,我第一次没有到教室去,独自一个人徘徊在秋雨飘飘的街头,凄冷的雨打湿了我的衣裳,也打湿了我纷乱的思绪:多少努力都随风而去了,往日的辉煌一去不回,红红的五十八分像一张嘲笑的脸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透过雨幕,我看到一只麻雀箭一般的从眼前飞过,钻进邻街的屋檐下,而我的归宿在哪里?当我迷迷糊糊地回到宿舍时,班主任早已等在那里多时了,看到我湿漉漉、昏沉沉的样子,她的目光饱含着忧虑。当她温热的手轻轻抚过我的额头,当她冒着雨为我端来了饭菜,她瘦瘦的身子在秋雨中显得更单薄,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母亲。那天夜里,我在梦中又回到了故乡,扑在母亲的怀里,激动的泪水打湿了我的枕巾……
随后的几天,我陷入了人生的谷底,强烈的自卑和无尽的孤独浸入了我的心灵,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孤雁,低旋在萧瑟的秋风里。老师关爱的话语、同学们友善的笑脸都被我冰冷的目光一一驳回,生活的调色板失去了缤纷的色彩,只剩下冷冷的灰黄。
那是期中测试后的第二周,班主任宣布,为了展示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准备举行一次联欢晚会。的确,我们班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有的同学甚至还在省级歌唱比赛上获奖。举行联欢会的消息像一阵风卷过了平静的班级,这可是我班的第一次联欢晚会,谁不想在同学面前露上一手,更何况还有一个全班同学签名的笔记本要奖给晚会的明星。和精心准备的同学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冷漠掩饰下恐惧的我,因为我既无唱歌的天赋,也无跳舞的才能,甚至连朗诵也平淡无味。躲在经过简单装饰的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我暗暗祈祷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伴着击鼓传花的节奏,同学们婉转动人的歌声飘荡在教室里,精彩的小品引来了阵阵笑声。我的头埋在桌子上,心却咚咚地跳得厉害,仿佛置身于荆棘丛生的荒原。扣人心弦的鼓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紧接着是片刻的宁静,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和呼喊我的名字。我抬起头,那朵红红的绸花静静躺在我面前,像一张羞涩的脸侧目注视着我。我茫然地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不出一句连贯的话。这时,主持人(班长)走到我身边,大声地说:“我们准备了十道难度很大的史地方面的试题,如果你能答对一个就可以过关。我的心头一亮,史地是我最喜欢的两门课,也学得最出色。只记得,十道题主持人一个个连珠炮似的提出:“最早培植出玉米的是什么人?古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叫什么?贵州的典型地貌特征是什么?……”我的回答从容而流畅:“印第安人、胡夫金字塔、喀斯特地形……”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回到了座位,只觉得从未体验过的幸福荡漾在心胸。晚会在继续,我终于抬起头,这才发现,同学们的歌声很甜美,舞姿很轻盈,笑脸很真诚……
晚会结束前,大家紧张地等待班主任宣布今晚耀眼的明星。班主任白皙的脸有些微微发红,更增添了她的美丽,她把激动的目光投向我,随后,用世界上最悦耳的声音叫出了我的名字。我再一次茫然地站起来,从她手中接过那个精美的笔记本,像徜徉在梦中,像漂浮在雾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灿烂的笑容扑面而来。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滑下了脸颊,洒落在这个沉甸甸的笔记本上。我知道这掌声将回荡在我的人生中,这笑脸将灿烂在我的生命里。
初中的三年,我一直生活在同学们友善的笑容里和班主任关爱的目光中,人生真是很奇妙,就像魔术师手中的魔棒,一场晚会让我慢慢走出了那个孤独的王国,融入了班级这个多彩的世界。初中最后一个联欢会上,班主任穿了一身淡蓝色的连衣裙,使她更显得轻灵而飘逸,她在致辞时说:“我有一个梦,希望你们永远快乐……”回想起三年前那场晚会,我心潮难平,含着泪唱了一曲《友谊地久天长》,在同学们的喝彩声中,我又看到了那双美丽的眼睛,清澈、温柔,还闪烁着点点泪光。晚会后,我和班长谈起这一切,他神秘地告诉我:“三年前的那个晚会是班主任为你而精心准备的,包括仔细了解你的情况,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份真情浓浓的奖品。”我呆呆地听着这一切,仿佛一个孩子一直畅游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今天才突然发现了它美丽的源头。
人生往事有多少能让人刻骨难忘?直到今天,我还时时自问:“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教师那样细心地观察她的每一个学生,并且能为一个深陷于自卑、孤独深渊里的学生举办一次改变他人生的晚会?”以后的许多年,无论是在高中、大学,还是今天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我经历了无数次晚会,但我仍然幸福地认为,那场晚会是世界上最奢侈、最美丽的晚会,因为它是用智慧和爱心凝聚而成,只为我而举办,并且改变了我的一生。
(2)阅读修祥明《小站歌声》,思考:①本文构思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②这样的构思有何好处?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的,但是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面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了一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不会再回来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千里以外桃花盛开的地方,才是他们老师的归宿,他们只能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泪珠洒下。
远处传来了火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学生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老师唱一首歌吧。”
歌声响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这歌声,低沉而悠扬,热情而悲伤。
夜在颤抖……
列车徐徐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随着车跑着,唱着:
“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让泪水滤过追诉。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
……
可是有谁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两天前,去县城体检,得知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时间了。
(3)阅读《我的母亲》(片段),思考:本文在构思方面与《小站歌声》有何不同?
我的母亲(片段)
巴黎快解放了,我准备坐飞机在法国南部跳伞,去执行一项与秘密抵抗组织联络的任务。同盟军在欧洲大陆登陆时,我从家乡寄来的信中感到一种快乐安宁的情绪,似乎母亲已经知道胜利即将来临。信中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温情,还时常夹杂了一些我不能理解的歉意。
“我亲爱的儿子,我们已经分离了这么多年了,我希望你已经习惯身边没有我这个老母亲了。话说回来,我毕竟不能永远活在世上。记住,我对你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我希望你回家明白这一切之后,能原谅我。我不得不这样做。”
她做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宽恕?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战争十字勋章和五六枚我终生难忘的勋章,我的黑色战服的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帽子斜向一边戴着。由于我面部麻痹,脸上露出一种异常的刚毅。我写了一部小说,挎包里装着法文和英文版本。这时候,我深深地陶醉在青春和自信中。
我一路匆匆忙忙,急躁得浑身热血沸腾。除了想早点回到母亲身边;其他我什么都不想了。对我来说再往下继续回忆是痛苦的。因此,我要尽快结束它。到达旅馆时,我发现没有一个人问候我,跟我打招呼。我询问的那些人说他们隐隐约约记得几年前有一个古怪的俄国老太太管理这个旅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她。原来,我母亲在3年零6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但是她知道我需要她,如果没有她在这儿给我勇气,我绝对不能独立生存下去,不能像一个法国人那样勇敢战斗。因此,她临死前定出了她的计划。
在她死的前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当我们在圣·安东尼门诊所最后一次见面时,我看到她眼中闪着天真狡黠的目光。毫无疑问,这些信就是她当时算计的新花样。
就这样,在母亲死后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些能够使我继续战斗到胜利的那一天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四、例文借鉴
橘黄色的灯光
09级高一(1)班 叶好
回望承载着我成长历程的生命之河,有许多种爱让我感到温暖,但唯有那样一种爱,它永恒、朴素、伟大且深沉,就像一颗明星,在我的生命长河中永不泯灭。「运用比喻修辞突出这种爱对自己的影响之大,语言富有诗意」
从小我就怕黑,升入初中后,因为每天要上晚自习,且很晚才到家,每天回家又必须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巷子的尽头才是我家,所以每天走夜巷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巷子里摸索着前进,抬头一看,巷子尽头的一扇窗户透出明亮的橘黄色的灯光。咦?这不正是妈妈房间的那扇窗吗?难道她还没睡?妈妈白天在外奔波,每天都筋疲力尽,所以睡得比较早。为什么今天她的房间里还亮着灯?不过,这灯光倒将我的恐惧感驱散了,小路被映照得明亮了许多。我快步走回家,来到妈妈的房间,她正在看杂志。我问道:“妈,怎么还没睡?”妈妈笑着说:“你不是怕黑吗?我点着灯,把巷子照亮些。”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头,妈妈就是这样,为了我她什么事都愿做。「先交代自己怕黑,再写母亲不顾疲劳为我亮灯的生活小事,表现妈妈对我的关爱」
以后我每晚放学,小巷的尽头总会亮着那橘黄色的灯光,日复一日,每当我抬头看到它时,心里总是暖暖的,感觉特别踏实。看到它,就像妈妈牵着我的手领我前进;看到它,就好像看到妈妈的笑脸;看到它,就好像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从此,我不再那么怕黑了,因为有那橘黄色的灯光陪伴着我,有什么能抵抗得了那世界上最温暖的灯光?「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运用排比手法抒情,点明灯光的意义」
我曾劝过妈妈叫她不要等我,因为她实在太劳累了,晚上如果再熬夜有可能会吃不消。但她都坚决地说:“不行,我晚点睡没关系,每天晚上等到你回来我心里才踏实,否则,就是早点睡我也睡不着。”我无语,一颗豆大的眼泪悄悄滑过了我的脸颊。也许这就是母爱的力量。「通过描写妈妈语言,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动,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蓄势」
一次妈妈生病了,我再三叮嘱她早点睡,不要等我,可是当我下晚自习走到巷口时,那熟悉的灯光依然亮着,此时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悄悄地来到妈妈的房间,她倚着床已经睡着了,手里还是拿着一本杂志,妈妈一定是在等我时由于过度疲劳而睡着的,我擦干了脸上的泪水,轻轻地走到母亲身旁,为她掖了掖被子,关上了那盏温暖之灯。「“妈妈生病”这个波澜设计得好,表现了母亲无一例外地为我亮灯的事实,进一步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为了我可以不顾一切。」
如今,我已离开妈妈,离开了那熟悉的橘黄色的灯光,只身在外求学,每当我遇到困难,处境艰难时,总会回想起那代表母爱的灯光。它引领着我克服困难,一直前进,成了我内心最温暖的回望。「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点明了这件事在我人生中的意义:它将永远指引着我的人生航向。」
【点评】
本文追述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件生活小事——因我怕黑,母亲天天无一例外地为我亮灯,歌颂了母爱的无私,紧扣作文话题“回望”,写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感动。“亮灯”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为什么会触动“我”的心灵呢?
1.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有生活真实,且详略处理得非常好。既详细交代了母亲第一次为我亮灯的情形,又简要交代了事情的发展,尤其是“母亲生病”这个特写有感召力,让人感动。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3.恰到好处的抒情、议论,如“妈妈就是这样,为了我她什么事都愿做”“有什么能抵抗得了那世界上最温暖的灯光”“它引领着我克服困难,一直前进,成了我内心最温暖的回望”。揭示了事情的意义,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了。
五、写作训练
1.生命中许多花开的细节,那样璀璨,那样芬芳。让我们提起笔来,把这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定格,让它们成为生命中的永恒。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题目自拟。②运用细节描写,把动人瞬间定格。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2.在匆忙前行的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驻足回望,回望那曾经让自己欢笑过、痛苦过,并且难以忘怀的经历。你是不是时常有一种冲动,要追忆似水流年,记下那些铭刻于心的人和事?请结合自身经历,以“回望”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标题自拟。②运用细节描写。③字数不少于800。
3.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六、佳作展示
回望生活中的那一次感动
09级高一(1)班 程文文
天阴沉沉灰蒙蒙的,我独自彷徨在阴暗的小道上,无情的雨肆意地打在我身上,我感到自己处于悬崖边上,稍一动身便会摔得粉身碎骨。
“李明同学,你最近怎么了?老是心不在焉,学习成绩退得一塌糊涂。”数学老师怒斥道。同桌掐了掐我,我这才木讷地回答:“哦。”结果引起同学们的一阵哄笑,数学老师气急败坏地走了。
“铃铃……”随着铃声响起,终于放学了。我依然神情呆滞地整理着书包,望着一个个兴高采烈的红领巾,我笑不起来。在我眼里,万物都失去了缤纷的颜色,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在我眼里,只有可怕的灰色,它充斥了我的眼球,占据了我整个心灵。“李明同学,你等等,我有话想和你谈谈。”班主任气喘吁吁地追上我。我依然毫无生气地问道:“老师,你找我有什么事吗?”班主任用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道:“在我心里,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你虽然来自贫困的山区,但你坚忍的品格和优异的学习成绩都令我十分欣慰。你能告诉我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无论是什么,我都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你。”我顿时感到心里流入了阵阵暖流,我紧紧地抱着班主任,哽咽道:“我……我父亲被车撞倒,急需……一大笔费用,所以我……我母亲……要让我辍学,让我回家……回家放牛。”班主任急切地说道:“这怎么行,带我回家,让我和你父母谈谈。”
到家了,父亲依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由于没钱,医院不给治疗),母亲正在做家务。班主任和我父母谈了好一阵,终于,父母将我喊进来并对我说:“孩子,苦了你了,明天你继续上学,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向班主任投出灿烂的一笑。第二天,父亲被送进了医院。我不知道老师用什么说服我父母,直到那一晚听到父母的悄悄话,我才明白,班主任拿出近一年的工资给我父亲治病。要知道,班主任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妻子最近由于旧病复发也在治疗,家庭并不富裕,但他却能给他相识不到一年的学生如此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感觉到班主任的伟大,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雨过天晴,灿烂而又光辉的太阳散射出无限的光芒,万物在阳光的滋养下重现生机,我这时才发现生命的美妙,阳光的明媚。
天际间架起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熠熠生辉,我发现班主任正在彩虹桥上向我微笑,向我招手。我将永远铭记,铭记这一刻,铭记班主任给予我的恩情,铭记生活中的这一份感动。
【点评】
本文紧扣话题“回望”,追述了生命历程中触动“我”心灵的那一次感动,行文围绕“那一次”展开,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恩。尽管有虚构的成分,但老师的形象深深地烙入读者的脑海,唤起情感共鸣。
1.开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和想象,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第四段的解悬让人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照应得好。
2.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第三段以排比的语言形式写景衬托此时此刻我灰暗的心情,倒数第三段以明媚的阳光、蓬勃的生机、生命的美妙衬托我开朗的心情。而这心情的转变来源于老师无私的帮助,为结尾抒写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蓄势。
心灵的忏悔
09级高一(1)班 张志远
往事如流水般匆匆流走,时间在人生道路上刻画出或深或浅的印记,总有一些印记在记忆中难以忘怀,萧瑟的秋风带走了一片又一片落叶,却带不走我心灵深处的忏悔。
重回那个小山村,依然那么美丽而宁静。来到那曾经玩耍的祖屋内,一切依然那么朴素,却再也不会响起那爽朗的笑声,木桌上的那个酒杯依然在等候主人归来,不知不觉公公(爷爷)去世已经两年了。不知为何,重游这祖屋,突然间倍感亲切。望着那酒杯,往事历历在目。
那天张家祖屋里十分热闹,公公坐在最上面的位子上,举着酒杯爽朗地笑着,这是在庆祝他的大孙子——我的出世。我是张家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男孩,为此公公非常宠爱我,每天下田劳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他那宽厚而又粗糙的双手捏一捏我的脸蛋。时间匆匆流走,转眼间我已经5岁了,该到上学的年龄了,父母便把我接到城里,分别的那天公公并没有送我,他不忍心他的大孙子离开他,那天公公在家里竟然孩子似的落泪了。我回到城里后,由于路途的遥远,公公并没有经常来看我,于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便成了祖孙俩见面的唯一机会。在我十二岁以前,每年除夕,公公必定会让我坐在他的旁边,还不时用他那花白胡子扎我的脸。每年公公都会给我买礼物,一个拨浪鼓,一支小手枪,一包包鞭炮……它曾带给我无限快乐,但每次回家我都会将它们遗失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十二岁以后,我开始厌倦了过年,厌倦了那一碗碗奶奶精心烹制的菜肴,厌倦了公公的礼物。于是每年我便和妈妈在城里过年,而爸爸每次回家都会对我说:“公公想你了!”一次公公与别人上县城办事,特地到家里来看我,还带上一袋花生,他爬上四楼时已汗流浃背。岁月在公公的脸上刻画出一道又一道皱纹,头上的缕缕银发,固执地竖着,公公的背因为劳累而驼了,但目光中仍然充满了慈祥。然而我对公公的到来不但不觉得亲切反而十分反感,我讨厌他乡下人的粗鲁。吃饭间,公公对我的询问我也只是冷冷地回答,显然公公受伤害了,他便不再问我,而只是一个人在那里喝酒。公公离开时,我没有去送他,是爸爸将他送到车站的,临上车前公公硬塞给爸爸200块钱,说是给我的零花钱。也不知道公公要在烈日下劳作多长时间才能积到这皱巴巴的甚至有些发黄的200块钱,而那时的我并无任何感动!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不应该呀!可那一别竟成了永别,一个月后公公因为突发脑血栓去世了,在他临死前仍然念叨着“孙子,公公给你买礼物”!整理公公的遗物时,在一个抽屉内我发现了一个拨浪鼓,一支小手枪……刹那间,心中生起了一股悔恨之情,惭愧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一颗颗泪珠滴在了手枪上,滴在了一颗惭愧的心上!公公啊,孙子错了!可是,一声又一声的呼唤,却无法唤回公公慈祥的目光!
又是清明,故地重游,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公公,孙子又来看您了,孙子的忏悔,您听见了吗?【点评】
本文的感动点选择得很好,以“爷爷对孙子的爱”为切入点,先扬后抑,表达了孙子灵魂深处的忏悔,读后让人感动。
1.对比手法用得好。文章先极力抒写爷爷对孙子的爱以及孙子对爷爷的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讨厌了回老家过年,甚至对爷爷产生了厌恶之情,尤其是爷爷到我家的特写,可以说将这种情感表达到了极致。这种情感的变化为文章结尾以呼告的形式直接抒发自己心灵的愧疚和忏悔作铺垫。
2.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爷爷对我的爱。如“用他那宽厚而又粗糙的双手捏一捏我的脸蛋”“用他那花白胡子扎我的脸”“皱巴巴的甚至有些发黄的200块钱”等,这些细节无不表现了爷爷对我的爱。
3.推测法的成功运用。所谓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写我出生时爷爷内心的喜悦之情,尽管我未曾看到,但凭着爷爷对我的爱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测,很形象,也为后文写爷爷对我的疼爱作了铺垫。
难忘的红领巾
09级高一(2)班 岑星星
前几天,奶奶忽然整理起衣物来,说是要把一些没用的衣物处理掉。不知怎么,她翻出一条红领巾,我一瞅,这不正是我丢失多年的红领巾嘛!
我端详着这条红领巾,那多年折叠的痕迹依然清晰,红领巾边缘的一针一线是那么地细密,尽管它的颜色早已泛白,但那柔软、顺滑的手感却不曾失去。红领巾的一角仍镌着虽已黯淡无光却依然清晰的三个字——岑星星。
这红领巾是我曾祖父亲手为我做的。记得那时,因为红领巾,我还和家里闹了回矛盾呢!
那还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告诉大家说:“同学们,你们都是少先队员了,要佩戴红领巾,你们可以到学校买,也可以自己去想办法,但一定要有!”
我一回家就嚷嚷着要钱买红领巾,可竟没有一人搭理我,于是我又爬到曾祖父的身上撒娇。他听我说买红领巾的事后先是一愕:“这么贵呀!够买一本新华字典哩!”然后又笑着说:“好好好,一定给你买!”我一听可高兴了,谁知吃晚饭时,曾祖父又和奶奶商量着:“小宝要买红领巾,竟要两块钱!”我只听见两块钱这三个字特别重,“不如我买些布,帮她做一条吧!还能省不少钱呢!”奶奶先是一皱眉头,又急切地问:“爹,你能行吗?”“没事!”曾祖父肯定地说。
我一听来气了,不是说好买吗?怎么又要做呢?做的一定不好看!于是我站了起来:“不行,我一定要买,一定要买!”“买不是要两块钱吗?这么贵!做不是一样的吗?”奶奶先是温和地说。我以为还有商量的余地,于是,我就更大声了:“我要买的!要买的……”没想到,我还没说完,奶奶抓起我,就是一顿打。就怪曾祖父,害得我挨打,我嘴上不说,心里却生他气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曾祖父就去买布了,中午一回来就见他忙乎开了,可能是下午出去做工了,吃过晚饭又继续做。他在那泛黄而微弱的灯火下眯起眼睛认真地画线、裁剪,然后再缝边,一丝都不敢怠慢。他那小心翼翼的神情,我至今都记得。似乎是看到了我,他笑着说:“我们小宝不是生我气了吧!干吗不说话呢?还站那么远!”我当时似乎有些难过,后悔了,连忙走到他跟前,他抚摸着我的头说:“小宝,放心,我一定帮你把红领巾做得漂漂亮亮的!让别人看了都羡慕!”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当我戴着那红领巾去上学时,有同学说不一样,我急了,心想曾祖父还说能叫别人羡慕呢!接着他又说:“很好看。”我听了又高兴起来了,把头抬得高高的:“那是,我曾祖父替我做的!”“真的!”他很吃惊,“怪不得,你曾祖父真厉害!”然后他又赞美了一番我的红领巾。
是啊!我曾祖父真厉害!可是,他现在不再守护在我身旁了,我无法在他怀里撒娇了。想到这里,泪水不禁打湿了我的眼眶,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他的身影。他那在微黄的灯光下,穿针引线的情景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时间像日历一样,一页一页地翻过,花落人已去,物是人非,只有这泛白的红领巾依旧飘扬在我心中,使我难忘!
【点评】
本文睹物思人,由眼前的红领巾引发自己的回忆,以“→─→─备红领巾制红领巾赞红领巾”为主线,将情感的珍珠串联起来,表达了对曾祖父的怀念。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由物到人,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卒章显志。
文章感动点——曾祖父对我的爱选择得非常好,始终围绕感动点选材,曾祖父形象很鲜明,尤其是曾祖父在灯下“精制红领巾”的细节特写令人难忘,给人留下印象深刻,充分表现了曾祖父对我的“厚爱”;“赞红领巾”侧面烘托了曾祖手艺高超,制作精细,充分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自豪和喜悦,更流露出对曾祖父的爱戴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另外,文章语言朴素,尽管很少有形容词,也少用修辞,但家庭亲情在行云流水的叙述中表露无遗。(邱福贵老师评)
高考作文真题回放
1.2008年全国卷Ⅰ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考题解读
写作本题,会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选择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以简单的“材料加感想”模式完成文章。这些文章一般会判为二类文或三类文,很难达到一类文。要达到一类文的标准,必须跳出就“地震”论“地震”的范围,要高屋建瓴地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深入剖析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比如材料中提到“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一般人看到的是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于是把笔触集中在对领导人的歌颂上,这种思维是浅层的。实际上,深入一层去看,它反映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勇于承担的坚定与信念。对此,国外媒体认为是大国领导人的气度和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在写作中如果能把领导人的行为和精神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结合到一起论述,将是很有深度的。
本题如果写成记叙类的作文,则需要在“视角”上做些巧妙的设计。
一是在“人物”上做文章。地震中的各种人物身上都有故事发生,如“灾民”“志愿者”“救援队员”“解放军战士”“受困学生”“医护人员”“共产党员”“将军与士兵”“父与子”“母与子”“夫与妻”等等。总之,在这场地震中,无论高低贵贱,无论美丑善恶,每一个人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围绕“生命的奇迹”“大爱无疆”“众志成城”“责任”“民族精神”等材料中所展现出来的写作主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物身份的变化进行描写凸现。
二是在“事物”上做文章。在地震中,除了各种人物可以作为写作的视角,各种“物”也能成为写作的中心,利用拟人手法,让“山”“河”“楼”“树”“路”“灯”“废墟”“狗”“猫”“牛”等现身说法,讲述感人故事,效果会不同寻常。
除了常规文体,还可以充分利用日记、书信、演讲稿等文体进行写作。比如以救援者身份写救援日记,以志愿者身份写演讲稿等等。
总之,这个题目要写好,必须在思维深度、视角变化、文体变化上多下工夫。
3.考场优秀作文
谁的眼泪在飞
河南一考生
这一天电闪雷鸣,这一天山摇地动,这一天大雨滂沱。
这一天世界同悲,这一天天下共难,这一天谁的眼泪在飞?
当一排排倒塌的校舍扑面而来;当一具具遗体从瓦砾中缓缓抬出;当一个个母亲亡命般地冲出隔离带,冲向担架上已经永远沉默的孩子;还有谁,能够忍得住悲伤。还有谁,不泪如雨下?
谁的眼泪在飞?不期而至的四川强震,震撼了国人的心,也牵动着人民好总理温家宝的心。余震还在继续,温总理便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当他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总理的落泪,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高度痛心和惋惜,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博爱之情和体恤之意。人们已经十分清楚,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总理的身影,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总理站在第一线!总理这一情不自禁的落泪,透视了他情牵百姓的公仆人生。人民为有这样充满爱心的好总理而感到幸福、欣慰。总理别哭,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您的亲自指挥和运筹帷幄下,战胜这场强震灾害。
谁的眼泪在飞?救援不断深入,消息不断传来,同胞生命在地震中陨灭让人悲痛不已。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战友别哭,灾区人民因为有了像你一样的千千万万子弟兵的救援,生命才得到延续,有了你们的救援,灾区一定会在废墟上重新崛起。
谁的眼泪在飞?央视的主持人在直播中哭了,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爱心救助),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他眼含泪水,忍不住哭泣。主持人,你别哭,正像你说的,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我们的祖国才会充满希望。
谁的眼泪在飞?在全国哀悼日,所有的人都泪如雨下。啊,我的父老乡亲,别哭,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手拉着手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
人佑中国,人佑同胞!欢乐时我们同微笑,悲痛时我们同忍受。为了地震灾害中受伤受苦受难的同胞,为了依然在废墟中顽强生存的同胞,让我们,在心里,轻轻地,唱响那首古老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点评】
这是一篇主题突出、大气豪迈、情感充沛的好文章,读后让人感动。文章从“泪”入手,反复咏叹“谁的眼泪在飞”,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四个章节分别择取总理的眼泪、士兵的眼泪、主持人的眼泪、全国人民的眼泪作为描写对象,以点带面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儿女面对灾难时的真实情感。同时,反复强调,“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表现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灾的坚定信念,展示了国家、民族的精神。
附:训练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答案提示及分析
(1)精彩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之所以会使你的心灵猛一颤,那是因为你与作者产生了心音共鸣,文章所记述的事情触动了你的心灵。
(2)那是因为他曾经与儿子有一个神圣约定: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神圣的约定坚定着他对儿子的寻找——即使是空手挖着这偌大的废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38小时的奋战,突然传出了儿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孩子得救了!
(3)因为父亲与儿子有一个神圣约定,这是爱的约定;同样因为这爱的约定,在这场抢救中,没有人相信这里还有幸存者——除了爱。这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父爱的含义,重新认识亲情神奇的力量。亲情是什么?我想,用血浓于水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这里只能用一句话来说明:真爱没有条件,真爱可以穿透任何灾难直达对方的心坎。
二、如何写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写作手法答案提示:
1.阅读张宝童《最奢侈的晚会》,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自己心中的感动传神地描摹出来的?
①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了晚会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②比喻辞格的运用使晚会过程描述形象生动,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
③抓住人物的特征,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先后5次写到老师的眼睛,一步步刻画出老师的美。
④细节、动作描写传达出“我”细微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⑤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抒情、议论,揭示故事的本质,升华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的共鸣。
2.学生阅读修祥明《小站歌声》,思考①本文构思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②这样的构思有何好处?
本文在构思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结尾出人意料。
这样构思的好处是:①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②使文章更感人,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学生阅读《我的母亲》(片段),思考本文在构思方面与《小站歌声》有何不同?
①开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②首尾呼应,揭示事实真相,感人至深。
③详略得当,详写母亲,略写自己。
1.《【叙事文作文800字高中】记叙文读写事例1:写打动人心的人和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叙事文作文800字高中】记叙文读写事例1:写打动人心的人和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2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