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作文的主题需要满足两个要求:——1、合理性。也就是说,你的扩张要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发展规律,要用逻辑论证过程和正确论据来证明正确的观点。(大卫亚设)2,真的。无论是表达积累、生活、感情、感悟,都要表达你真实的生活态度和认识,而不是倾听或瞎编。(你知道吗?)。
扩大作文的方法是什么?
第一,文化积累。
文化并不是空洞的概念。这是一种精神,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习惯中。具体来说,首先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如节日传统、礼仪规范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处事态度、道德标准等)。
这些内容不仅包含在一些行为习惯中,还包含在具体解释中国文化精神是什么的格言警句中。(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习惯名言)。此外,还要积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技艺的人物和故事。就是把概念上的精神变成活的工艺美术。《核舟记》中王叔元就是一个例子。
每年南京夫子庙的灯会一样,我们身边绑着灯的工匠们世代相传。(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位于甘熙故居的南京民俗博物馆也有很多继承工艺品的老人。如果我们能在他们身上发现传统文化的例子,对我们作文的主题扩展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南京孔庙
积累我们学过的诗文和读过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可以适当地引用和使用,进一步加深主题。同时,还要积累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地区特色相关的文化知识。朱自清老师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店一样。随时都可以发现旧东西。六朝古都、十里金华积累了很多文化遗产。
即使是小小的地名,也可能含有文化的痕迹。例如,我们学校附近的社区名叫马军,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原来这里原是明孝陵所在地,有驻军保护。驻军在这里养马,所以有皇马军等名称,后来统称马军。这是南京新开发的小区,曾经也是群马咆哮的地方。
具体来说,结合目前的传染病,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是日本在帮助我们的物质上写了很多诗。其中一部分源自古诗,“青山一起云雨,明月何以良乡”,王昌龄《送柴御使》。青山在一起云雨,明月何以良香。)另外,“山川异域、风月同一天”源自日本张玉王赠送给甘津大使的宋词(山川异域、风月同一天)。派第三者一起结缘。
鉴真大师正是看到这句话,毅然决定同道,这两段话铭刻在扬州的鉴真纪念馆里。在《诗经秦风无衣》可以说是“无衣、像儿子一样的衣服”吗?像儿子一样的长袍。王玉兴师,我的高昌修好了。和儿子分冤家。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和儿子同泽。王玉兴师,修复我的窗户。和儿子一起工作。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和儿子一起穿衣服。王雨兴公司,修理我的甲兵。和儿子一起去。)。
王昌龄的《送柴御使》
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创作。“辽河的雪融化了,富士花开了,意气风发,大家都盼望春天的到来。”其中《东联杂志》源于《千字文》《外部授勋,凤毛仪》。朱姑姑叔叔,刘慈仁的孩子。公会兄弟,一起意气风发。交朋友,去潜规则,和亲戚朋友相处得怎么样,本来是中国儿童的识字教材,但今天知道的人不多。(莎士比亚)。
受此启发,很多老师设计了相应的练习。例如,孙振诺老师安排学生写出优雅、整洁、内涵丰富的词组,具有地域特性或内容提示,通过标语基本可以判断是哪个地区的援助,还是车上装载的物资。(威廉莎士比亚,坦普林,《读本》)如果你知道“兄弟有困难”,我会从王位的《九月九日寄山东兄弟》出发帮助“(山东)”。
王伟写的《山东》和《今日山东》不是概念,但可以。“茉莉花蕾,希望10里樱花盛开”(江苏),茉莉是江苏圣火,南京六合被认为是民歌《茉莉花》的故乡,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在全国家喻户晓,这里的意义也很好。
在这里也可以给南京的同学设置类似的题目,利用与南京相关的诗句表示关怀,表达空战传染病。(威廉莎士比亚、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战争)以下是一些例子。
梅花谢后樱花盛开,千里面对春暖时。(前一句是宋人调查协议的措辞,梅花是南京的诗画,可以表达传染病带来的祝福之情。)。
明月不流泪,万里江一脉相承。(白居易的诗句是“都是明月要流泪,一夜乡心像五处”,南京和武汉也是临长江居住的。所以我建议这篇文章。
一瓢建业水远距离赠送武昌鱼。多么困难,平安归还了老房子。(西方谚语) (东吴民歌《宁愿喝建筑业水,也不吃武昌鱼》。宁可死于建筑业,也不要无创傲慢。“用成语含泡沫,表示对传染病的关怀。)
>紫金磨玉杵,黄鹤赠冰心。(紫金山就是钟山,是南京最著名的风景区,下句借用黄鹤楼并借用“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句表达对武汉的关心)
南京的茉莉花。
后面很快就有同学回应:
我寄物资与明月,随君直到武汉去。
金陵子弟来相助,同气连枝援鄂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武汉千万家。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愿浩浩长江西流去,去把春来报。
如果我们在平时也能够多运用一下这类积累,一定会让作文的主题得到拓展。
我们下面来看一篇作文,依然是以这则材料为题目:
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张爱玲
这两则名言能引发你怎样的联系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也可以发表见解。
“闲”敲棋子落灯花
干些不相干的事,对于正事来说是闲;不教一日闲过,不闲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我们应该处理好“闲”与“不闲”之间的关系。
生活应有闲情雅致,“闲”敲棋子落灯花。古诗词中对“闲”的描写无不淋漓尽致。赵师秀坐在窗台边,漫不经心敲着还未摆上棋盘的黑白棋子,静静地看堆积而成的灯花滴落,对雨中赴约的友人翘首以待。闲时静看灯花滴落,玩弄棋子;闲时浓睡消残酒,试问窗外海棠;闲时赌书泼茶,陶冶情操。这不是闲,是在发掘人生的趣味;这是闲,是文人墨客,布衣百姓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态度。
生活不应闲度一日。如果祖逖闲听鸡鸣日升,就不会有南朝疆域的收复;如果华罗庚年少时闲坐柜台旁打杂记账,就不会有日后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如果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闲留在黑暗的世界,就不会感受到井水流过心田的清凉,文字镌刻在心扉中的美妙。
由此可见,历来名人都不曾闲过,闲是获得不了幸福,叩不开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的。这才有了齐白石老人的一声感叹:“不教一日闲过”。伟人永远也闲不下来,不想闲因为他们要追寻更高的人生价值。他们不闲吗?他们也有着恬淡闲适的内心世界,才会面对失败,永不言弃!
如何处理好闲与不闲的关系呢?学学李白吧!他其实很闲,离开长安,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获得创作诗歌的灵感,有了灵感,他便随时记录下来,有目的地游玩,而不是一闲客。看雪满太行山,便有了《行路难》;闻洛阳城中的笛赋,便有了《春夜洛城闻笛》,他其实也不闲。一个白衣侠士,仗剑出蜀,酌酒游历,经典留传,闲而不闲的诗人,这样永载史册。
学会处理闲与不闲之间的关系,拥有“闲”的生活乐趣,“不闲”的人生追求,走向美好的明天。“闲”与“不闲”没有分明泾渭。让不闲的生活给“闲”留下些空间吧!
这篇文章写如何处理“闲”与“不闲”的关系,文章开头把“闲”与“不闲”是什么先明确下来,然后很清楚地说明了“闲”与“不闲”的关系,就是即使是闲,也要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而以闲的态度静对失败。这一点在文章的最后加以拓展——“拥有‘闲’的生活乐趣,‘不闲’的人生追求”。可以说,文章的中心突出,内容有着非常明确的层递性。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在开头,巧妙地化用了一系列的诗句,如李清照的“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纳兰容若的“赌书消得泼茶香”,与赵师秀的“闲敲棋子落灯花”融合在一起。但大家注意,文章将赵师秀《约客》一诗中的场景详细写出来,而以其它诗句为辅。
这同样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化用诗句,同样也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这样才能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当然,文章最后以李白的事例来说明“闲”与“不闲”的关系,还是可以再琢磨一下。因为前后都提出了人生追求这一话题,但在这段中却没有强调李白的人生追求。
如果写清楚,李白尽管官场失意,但是却从没有放弃对人生追求,他没有向权贵哀怜,而是表现出一种自尊自信,以驰骋天宇的想象,写出锦绣诗篇,成为大唐盛世最好的代言人,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将这一点写上,是否可以更好地与上下文衔接呢?
二、贴近现实,彰显真知。
在作文中贴近现实,需要我们认识生活、审阅生活、感悟生活、评判生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唯有眼界开阔,我们的文章才会有开阔的境界。但是,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对生活树立起合理的评价标准,彰显自己的认识,而不是被网络水军所左右,把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甚至假大空的话奉为真理。
同时,认知生活,还需要有广阔的视野,能够比较相似的内容,能够把生活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面对生活,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而非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唯有如此,才能够将生活中的积累运用在作文中,以自己的认识来拓展主题的深度。
我们还是来看下面这篇文章,同样以上面那篇文章为材料:
不教一日闲过
近期随着新冠状病毒刷爆网络一个名字也随之出现,犹如太阳光打破了身处黑暗且迷茫的“他们” 。
隔着屏幕看着他的脸庞,他的身躯你从不会觉得他是一位84岁高寿的医者。这基于他长久以来的锻炼。他能一口气做十个引体向上,而当今的大多数青年都会被他“吊着打”。他不曾对自己放低过要求,没有有时间去健身房,他在家里做了一个简易的锻炼室。
自从出生他的步伐不曾停下,无论是67岁还是84岁的他,从未停止对自己的要求,坚韧的意志早就刻入骨中。
反观今日的我们是否有时间去做运动 ,能否对待一件事情长久的坚持下去,讲时间浪费在无用功上,琐碎的信息,拼凑出单调的音符。无聊的翻着手机看着花边新闻,像是在幻境中发现了美艳的花朵,尽情享受着这片“美丽”的场景,转眼看去早就凋零成灰,存在的价值早在看完那一瞬间失去了意义,或许一开始就是一场别人织造的梦等待着你跳入,跳入深渊。
是否也有一束光打破了身处黑暗且迷茫的你,而那束光来自于内心的渴望,幻化成型的目标。 你和目标的那段差距就是证明你充实的存在。每天追上一点点,看一本书,写一段反思,就如为自己空旷的房间加上装饰。在房子慢慢的充实之中你早就忘却了闲是什么,或许在某天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说一句不教一日闲过,也会充满了力量。
每天的碌碌而为都是自己对自己的赏识,在达到目标的那天你只会感叹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看着满满的成就忘却了多少天疲惫的身躯,而那时不教一日闲过那句话早就刻印在你的心上。
就如钟南山院士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在这个时间上要留下一点东西那么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了。”
钟南山院士
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如一般同学所写那样,只说疫情发生被困家中,无奈之下只能做些事;而是关注到疫情中站在第一线的老医生,看到在他身上如何体现出不教一日闲过的精神。并且,文章还能够在结构上有所思考,用阳光前后贯穿,表现钟南山院士带给我们现代人的反思。
但是,文章的缺点也是明显的,文章在写钟南山院士时,只是强调他如何锻炼身体,而这种锻炼身体与不教一日闲过的关系却没有写清楚。如果说,钟院士在疫情发生时战斗在一线,在平时勤锻炼身体,随时准备为祖国奋战。
然后再反思今天的我们,平时“闲”过,一旦考验来临,就会不知所措。这个内容虽然在下文中写出来了,但是没有前面的呼应,就显得有些空乏。而后面,我们如何不让一日闲过,“每天追上一点点,看一本书,写一段反思”与钟院士天天锻炼有什么关系?可以说他在锻炼身体,随时为祖国奋斗,而我们也在锻炼自己的精神,让自己变得强大,敢于面对挑战。
这样是否文章的中心就清楚了?这也启示我们,要贴近现实,一定要对这事例有着深刻的认知,要扣紧中心。也就是把我上一讲所强调的“是什么”的内容把握清楚,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钟南山院士在健身。
三、多维思考,另辟蹊径。
我们可以在文章中表现思维的碰撞,作文中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展示出真我。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冲突与发展,探寻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就是在真实地表现出思维的碰撞。思想碰撞可以是自己内心的冲突,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还可以是读时与作者在观点上的差异。
但描写思想碰撞并非一味地反对别人的意见,君子和而不同,在批判别的同时也要吸收他们思想中的合理部分,也要表现出不同思想之间的整合、交融。还要强调一点,写思想交锋,也应该“反常合道”,即便是再异类的思想,也应该符合真理,符合道德规范。因为思维碰撞的目的不是为反驳而反驳,最终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想。
多维思考还指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可以换个角度来想——例如在大家的惯性思维外,去思考其它的角度,多思考出一些层次;用大家熟悉的寓言、童话去表达一个新观点;对于当前流行的一些说法及现象,提出质疑;甚至对一些已有定论的人物或事件,提出“翻案”。当然,并非所有内容都能质疑、翻案,我们质疑、翻案前提是符合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表现出正确的观念,并且过程符合逻辑,而不是为质疑而质疑。
要学会多维思考。
下面我们可以先举一篇经典童话为例:
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一个石像。
雕刻家答应下来,先去翻看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想象他的容貌,想象他的性情和气概,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功到自然成。雕刻家一边研究,一边想象,石像的模型在他心里渐渐完成了。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面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他的意思,只有依照他想好的样子雕出来,才是这位英雄的活生生的本身,不是死的石像。
雕刻家到山里采了一块大石,就动手工作。他心里有现成的模型,雕起来就有数,看看那块大石,什么地方应该留,什么地方应该去,都清楚明白。钢凿一下一下地凿,刀子一下一下地刻,大小石块随着纷纷往地上掉。象黄昏时星星的显现一样,起初模糊,后来明晰,这位英雄的像终于站在雕刻家面前了。真是一丝也不多,一毫也不少,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这石像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表示他的志向远大无边。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左胳膊圈向里,坚强有力,仿佛拢着他下面的千百万群众。右手握着拳,向前方伸着,筋骨突出像老树干,意思是谁敢侵犯他一丝一毫,他就不客气给他一下子。
市中心有一片空场,大家就把这新雕成的石像立在空场的中心。立石像的台子是用石块砌成的,这些石块就是雕刻家雕像的时候凿下来的。这是一种新的美术建筑法,雕刻家说比用整块的方石垫在底下好得多。台子非常高,人到市里来,第一眼望见的就是这石像,就像到巴黎去第一眼望见的是那铁塔一样。
雕刻家从此成了名,因为他能够给古代英雄雕一个石像,使大家都满意。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为了石像成功曾经开一个盛大的纪念会。市民都聚集到市中心的空场,在石像下行礼,欢呼,唱歌,跳舞;还喝干了几千坛酒,挤破了几百身衣裳;摔伤了很多人的膝盖。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有这位英雄,眼里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情都象比以前特别有力气,特别有意思。无论谁从石像下经过,都要站住,恭恭敬敬地。鞠个躬,然后再走过去。
骄傲的毛病谁都容易犯,除非圣人或傻子。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
“看我多荣耀!我有特殊的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所有的市民都在下面给我鞠躬行礼。我知道他们都是诚心诚意的。这种荣耀最难得,没有一个神圣仙佛能够比得上!”
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精打采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也不是向摇摆的树林说,树林忙忙碌碌的,没有工夫听他的话。他这话是向垫在他下面的伙伴大大小小的石块说的。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
但是他仍然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对自己的伙伴连一眼也不瞟,这就见得他的骄傲是太过了分。他看不起自己的伙伴,不屑于靠近他们,甚至还有溜到嘴边又咽回去的一句话:“你们,垫在我下面的,算得了什么呢!”
“喂,在上面的朋友,你让什么东西给迷住心了?你忘了从前!”台子角上的一块小石头慢吞吞他说,象是想叫醒喝醉的人,个个字都说得清楚,着实。
“从前怎么样?”上面那石头觉得出乎意料,但是不肯放弃傲慢的气派。
“从前你不是跟我们混在一起吗?也没有你,也没有我们,咱们是一整块。”
“不错,从前咱们是一整块。但是,经过雕刻家的手,咱们分开了。钢凿一下一下地凿,刀子一下一下地刻,你们都掉下去了。独有我,成了光荣尊贵的、受全体市民崇拜的雕像。我高高在上是应当的。难道你们想跟我平等吗?如果你们想跟我平等,就先得叫地跟天平等!”
“嘻!”另一块小石头忍不住,出声笑了。
“笑什么!没有礼貌的东西!”
“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现在又怎么样?”
“现在你其实也并没跟我们分开。咱们还是一整块,不过改了个样式。你看,从你的头顶到我们最下层,不是粘在一起吗?并且,正因为改成现在的样式,你的地位倒不安稳了。你在我们身上站着,只要我们一摇动,你就不能高高地……”
“除了你们,世间就没有石块了吗?”
“用不着费心再找别的石块了!那时候就没有你了,一跤摔下去,碎成千块万块,跟我们毫无分别。”
“没有礼貌的东西!胡说!敢吓唬我?”上面那石头生气了,又怕失去了自己的尊严,所以大声吆喝,象对囚犯或奴隶一样。
“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也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就用哀求的口气说:“别这样!彼此是朋友,连在一起粘在一起的朋友,何必故意为难呢!你们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相信,千万不要把我扔下去!”
“哈!哈!你相信了?”
“相信了,完全相信。”
危险算是过去了。骄傲象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上面那石头故意让语声柔和一些,用商量的口气说:“我想,我总比你们高贵一些吧,因为我代表一位英雄,这位英雄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
一块小石头带着讥笑的口气说:“历史全靠得住吗?几千年前的人自个儿想的事情,写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都会写下来,你说历史能不能全信?”
“另一块石头接着说:“尤其是英雄,也许是个很平常的人,甚至是个坏蛋,让写历史的人那么一吹嘘,就变成英雄了;反正谁也不能倒过年代来对证。还有更荒唐的,本来没有这个人,明明是空的,经人一写,也就成了英雄了。哪吒、孙行者、不都是英雄吗?这些虽说是小说里的人物,可是也在人的心里扎了根,这小说跟历史也差不了多少。”
“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上面那石头有点儿不高兴,竭力想说服底下的那些石头,“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一定是历史上的实实在在的英雄。”
“也未必!”六七块石头同时接着说。
一块伶俐的小石头又加上一句:“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
上面那石头更加不高兴了,自言自语他说:“空虚?我以为受人崇拜总是光荣的,难道我上了当······”
一块小石头也自言自语他说:“我们岂但上了当,简直受了罪——一辈子垫在空虚的底下······”
大家不再说话了,像是都在想事情。
半夜里,石像忽然倒下来,像游泳的人由高处跳到水里。离地高,摔得重,碎成千块万块。石像,连下面的台子,一点儿原来的样子也没有了,变成大大小小的石块,堆在地上。
第二天早晨,市民从石像前边过,预备恭恭敬敬地鞠躬,可是空场中心只有乱石块,石像不知哪里去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一句话,无精打采地走散了。
雕刻家在乱石块旁边大哭了一场,哀悼他生平最伟大的杰作。他宣告说,他从此不会雕刻了。果然,以后他连一件小东西也没雕过。
乱石块堆在空场的中心很讨厌,有人提议用它筑市外往北去的马路,大家都赞成。新路筑成以后,市民从那里走,都觉得很方便,又开了一个庆祝的盛会。
晴和的阳光照在新路上,块块石头都露出笑脸。他们都赞美自己说:
“咱们真平等!”
“咱们一点儿也不空虚!”
“咱们集合在一块儿,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
这篇童话非常经典,讽刺了骄傲,提示了傲慢背后虚无的本质,赞美了求实的精神,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但是,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呢?在石像与石子的对话中,石子说英雄根本就不存在,历史全是写历史的人编造的,而市民只会纪念空虚、崇拜空虚。
但是,如果我们从那位雕刻家的角度来看呢?雕刻家雕刻出的石像如此传神,难道说明这一切都源于想象。如果现实中没有这样一个形象,从没有表现出这种精神,就能够雕刻出如此鲜活的作品?雕刻家的确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进去,因此雕像毁了,他也就不会雕刻了。
我想,至少在雕刻家的心中,他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真实的范本,这可能有一个原型,也许有许多原型,最终在他的心中汇聚成了雕像。恰如唯在文艺复兴时代,米开郎琪罗雕刻出了大卫的石像,将原本的稚嫩、纤细的孩子变成了有力的英雄。而有这样的原型,才值得人们去崇拜,因为崇拜这样有力量的英雄,能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无论真实的历史如何,有了这样的目标,人们才有前行的动力。否则,人们的一生难道只能平庸无奇地度过,只有做一条平凡的路才是真正的真实吗?当然,没有道路人们不可能来到远方。但是道路的存在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加繁华,是为塑造更大的辉煌事业,而不是铺在地上。
大家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换了个角度去思考,是否就能得出不同的感受,表现出思想的碰撞,与人云亦云相比,是否将主题拓展得更深?
我们再来看一篇例文。
题目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无话则长的价值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有的人偏偏能在看似无话处说出一大套话来,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例如人人皆知白马是马,论证起道理来必然滔滔不绝;若说“白马非马”,则让人觉得荒谬得不可理喻。但战国后期的名家公孙龙,却能就“白马非马”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题目雄辩一番,推理严密,论证清楚,在无话处生出一套理论,甚至无人能反驳。
公孙龙辩称,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白马根本就不是马。
公孙龙的这套理论,在逻辑学和概念分析上可谓一大创新,具有非凡的价值。可令人深思的是,他这套当时风靡一时的理论,很快就沉寂下来。这主要是因为,大学者邹衍曾游学至赵国,赵国的名臣平原君请邹衍和自己的门客公孙龙来辩论“白马非马”这一议题。
邹衍说,公孙龙的辩论的确精彩,但“白马是马”尽人皆知,不会因为辩论就改变人们的看法,这种辩论其实毫无意义。平原君听说后,也就疏远了公孙龙,而这位名家的理论在后世同样也是和者寥寥。
公孙龙
公孙龙的遭遇不能说明他的创新毫无价值。“白马是马”尽人皆知,重复前人理论往往原地踏步。于无话处创新方能有所创见,并且其他学派并非没有对此进行实践。孔子也说过“予欲无言”的话,学生听后自然有疑问——老师不说话如何记笔记呢?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的回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己的行动符合天道,万物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依照这个规律就可以了,何必再多说呢?另一层含义是,弟子可以去探究天地运行的规律,无须空谈理论。从这里我们看到,孔子于无话处,其实认识到了涵盖天地万物的大道理。
这种道理是和天地运行的规律相匹配的,自然也能符合人们日常的认识和行动。于无话中的道理,也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正如《中庸》所言:“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而公孙龙的辩论,虽然过程精彩,但结论却和人们的日常认识相违背,因而其价值有限,不被人接受也就是常情了。
于无中生有,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其价值却有所不同。西方中世纪时,天主教会垄断了知识的传播权,同样也在无话处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例如天堂的玫瑰有没有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等等。此类话题看似可笑,但其出自《圣经》,融合了古罗马的逻辑学,并非痴人说梦。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新型机械——如火车、汽轮等亦纷纷亮相,其诞生之初曾被人嘲笑为“蠢物”。但天主教的经院哲学已成为陈迹,可火车、汽轮等新型机械改变了世界。两者都从无处而来,但前者空谈理论,于人于世无用;后者却立足实践,力图改造世界。因此,从无处创新,和其说异想天开,不如说发明者正确地认识到了事物进步的规律,并大胆地将之应用于实践中,这才使“无话则长”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由此可见,有话则短,不重复前人是创新的基础,无话则长即展现了创新的勇气。只是,这种创新不可停留在语言和思维的层面上,这只是少数人的思维游戏。无话则长的背后应当有发展的规律,应当有实践的精神,无话则长方才具备真正的价值。
这是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其实高考作文题并非初中生遥不可及的,我们仔细读读这则材料,会发现它并不难理解,只是多了一思辨性。将无话则长与有话则短放在一起,突出了要在无话处寻新知的观点。很多同学看到了材料之后,也就立刻想到了如何创新,甚至也有同学想到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
但是这篇例文却有些不同,在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价值这一说法。公孙龙的说法很新颖,但是没有价值。因为即使他的辩论再精妙,也不可能改变人们的看法,所以这种辩论就毫无意义,最多只是个人的一种辩论游戏。
但是,孔子的无话,是要去启示弟子们探究天地运行的规律并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这种规律。那么,这种无话的创新那就不仅符合人们的认知,而且有着更高远的追求,这才真正有价值。后面再举出经院哲学与工业发展时的话题,将这种价值引入实际生活,更进一步强调了无话则长与实践的关系。由此可见,在我们惯性的认知上再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层次,同样也能让我们的文章的主题多一分深度。
我是姑苏讲堂,讲述教育故事,分享教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
1.《【高中作文如何开发自己】传染病中如何扩展自主学习、写作主题?这三种方法有助于提高高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作文如何开发自己】传染病中如何扩展自主学习、写作主题?这三种方法有助于提高高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3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