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出身的巨晓林通过近30年的努力,经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变迁,遇到了各种机会,成为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巨晓林(2012年11月)。绘画/神话

全国总工会

农民工副主席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天

这篇文章被选为2016年6月6日第758号第《中国新闻周刊》期。

多年不见的工人举起了装满酒的杯子。“居委会主席,请过来。”" "

54岁的巨晓琳立刻回答了一声,美滋滋地端着一杯白开水喝了一口。

放下杯子后,巨晓琳吸了一口气,双手在大腿上前后抚摸,显得有点局促,过了一会儿又拿起筷子,继续夹着面前的生西红柿和生黄瓜,顺着肠子吃了一口。(莎士比亚)。

餐桌上的人天地间在互相交谈,巨晓琳几乎不说话,只是听。不久,有人把话题转到了顾晓琳身上。“可是真没想到,你成了居民席。”巨晓琳还在笑,手又在桥上来回走。

他很少喝酒,因为他不喝酒。他很少转动餐桌上的转盘,总是只吃他面前的这道菜。

沉默寡言的居晓林是这些人中最不起眼的,不抽烟,不喝酒,很少参加孔宇打牙祭的吃饭。但是他又是最特别的。他几乎拿了一次作为工人可以得到的奖。今年1月17日,农民工出身的巨晓琳成为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会长。

他进入中铁电业局已经29年了。他改了一口陕西腔,学会了西装革履,一个人接受了30名记者的集体访问,完全不怯场。

人生最好的机会

巨晓琳总是想起自己离家的日子。

1987年2月,巨晓琳背着旧被子,踩着雪走出了村子。他好像还没有太多香水,一想到摆在眼前的机会,就觉得自己是25年人生中最好的。

葛晓林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畜庄镇斗城村。家里穷,七个兄弟姐妹往往闹不出肚子。1979年,他高考落榜的时候,父母真的付不起钱,让他复读,巨晓琳的打工经历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的。

他在建筑工地筛沙子,兢兢业业地工作,经常半天就完成了其他工人一天的工作,但从来看不到。他也学会了油漆,不久发现自己对油漆过敏。后来,生产大队成立了电影放映队,喜欢看电影的巨晓琳成为了放映员,有了稳定的工作。

放映电影是赚钱的职业。他借了近2000韩元的钱买了一台电影放映机。用卖电影票的钱,一年后这笔债还清了。电影播出第三年,巨晓琳给家里买了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

但是正是慢慢普及的电视,农村的电影放映变得不成生意了。(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电影名言) (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电影名言)就在巨晓琳犹豫是否要转行的那一刻,机会来了。

1987年春节,巨晓林的姐夫和邻居都带来了消息,他们两人所在的铁道部电气工程局一家计划招募合同工,期限为三年。这次招聘是内部推荐的形式,由单位正规工推荐,每人最多只能推荐1人,如果推荐人有问题,由这个正规工负责。

邻居给了他推荐的机会。

巨晓林认为,在大型国有企业打工比在建筑工地筛沙子、刷油漆靠谱得多。他立即答应了。

居晓林当时不知道,电力局里陕西人特别多。

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从南方到四川成都,从北方到陕西宝鸡,也就是巨晓林的故乡。沿途靠天吃饭的农民改变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加入了中国铁路电气化的行列。

宝城铁路的电气化于1975年实现。不仅是巨晓林的村庄,岐山县、宝鸡市、无数人也进入了铁道部电气工程局。

12年后,巨晓琳也从村口出来,向南加入了电气化行列。但是不同的是,他没有编制,而是合同工,或者用当时发明的新词表达为“农民工”。

巨晓琳把这作为自己“人生最好的机会”。

居晓林成为了电业局一个地方的3段2比2班的接触网工人。他对这项新工作充满期待,29年过去了,还记得开工的那天,即1987年3月1日。

孔班的红人

1.60米,巨晓琳没想到自己的身高又制约了自己。

分配到同一个班的人有4名新职员,大家一起认师。最短的巨孝林直到最后一刻才被别人选中。

工地上个子越高,块头越大,工作也越有优势。特别是接触网是需要高空作业的工作。接触网有配件,挂件拉杆。工人必须站在2 ~ 3米的柱子上伸出身体,挂在滑轮上,接上长达50斤的吊坠,双手平放,对准水道,推入吊坠柱。(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坠落杆距离柱子80厘米,对于身高1.60米的巨孝林来说,这个动作显然很难。

巨晓琳不是第一次为身高担心。

高考落榜后,高晓琳因为身高被拒而报名参军。他又瘦又小,努力增加体重,但只有110斤。几年后,他因为个子矮、力气小,再次成为同事口中不愿意搭档的人。

巨晓琳有写日记的习惯,高考后总是随便写。他很清楚自己的劣势,开始借用“烂笔法”。“我没有力气,但我很勤奋。”顾晓琳这样说。

爸爸喜欢画画,巨晓琳从小耳濡目染,经常画画。到达工地后,他画了不太记得的接触网的所有零件,反复记住。组长每天给他安排一份工作,他把施工标准写在笔记本上。晚上做完工作后。

,默读几遍记住。后来,工友偶尔在工地上问,这个拉线多长,巨晓林就能直接报出数字。

他的努力很快被别人发现。

那时,几个年轻的工友们住在外屋,晚上九点统一熄灯。里屋住了三个有经验的师傅,单独有一盏灯。副工长把其中一个师傅调出来住在外屋,让巨晓林去了里屋。

当然有人说闲话,但好在人心淳善。大家多来自农村,学历相仿,巨晓林没有因为合同工的身份受区别对待。而他也慢慢熟悉了自己手头的工作、接触网的零部件,与身高1.8米的师傅被别人称为“魔鬼搭档”——因为他们一个用心,一个有力。

1989年的一天,巨晓林所在的班组在这条铁路上架线。架线,就是每到一个悬挂点,都要有人扛着电线爬到杆子上,放进滑轮槽里。电线长50米,重300斤,任是谁都打心眼里犯怵。而巨晓林和另外三个工友往往是要爬上杆子架线的人,“我们谁都不想上去装这个。”

这天下着雨,巨晓林留在工地照看工具和器材。他望着杆子想,到底怎么能省点力气呢?他想起之前物理课上学习过的滑轮组。人站在地面上,用两组滑轮以及一个铁丝环拉线,把事先套好滑轮槽的线拉上来。

他试了试,方法可行,还省力气。原本需要4个人轮流干的活,3个人就可以干好。其他班听说了,纷纷来瞧,是什么方法让这个只有22个人的班,比其他28个人的班干活还快。副工长很高兴,请全班组吃棒冰,特意给巨晓林两根,奖励他的这个小发明。

巨晓林来了劲,迷恋上了工艺改进。

他常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画画,副工长干脆允许他拥有了一盏自己的小台灯,不规定熄灯时间,他也不必早起点名。

1998年,在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中,巨晓林发明了“下部固定绳临时悬吊法”,提高工效两倍以上,在全线推广;2006年,迁曹铁路施工,他研究出了“正线任意取点平移法”,在还没铺好钢轨的情况下,就能确定接触网杆位置开始施工。

不爱抽烟喝酒、几乎不参加工友饭局的巨晓林,成了工班里的“红人”。大家愿意跟他搭班,因为巨晓林总愿意琢磨更省劲省时的方法。遇到操作层面的困难,大家也愿意去找他:“巨师傅,这个怎么做?”

另一个让工友印象深刻的,是巨晓林的节俭。现任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纪委副书记的杜志波,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巨晓林的徒弟。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从小家穷,巨晓林很少花钱。穿衣就那一身工作服,吃饭也总在食堂,一年到头,大家互相看攒了多少钱,巨晓林总是攒得最多的。

工友赵荣有至今都有些不能理解这样的巨晓林。和他一样家贫的工友不是没有,但巨晓林是他碰到过最节省的那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下馆子,还不爱花钱,我说他的生活太苦了。”

巨晓林却觉得自己不苦。除了写日记,他喜欢练字、画漫画。

他不是干活儿最好的,也不是升迁最快的。他常常在日记本上写格言。比如:“干得好,才能受尊重。”“有本事,就有地位。”

2010年6月1日,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的迁曹铁路曹妃甸南站,巨晓林在施工作业。图/中新

树立了一个典型

度过默默无闻的20年后,改变始于2006年。

5月的一天,刚刚成为网六段四队一班班组技术员的巨晓林,在迁曹线菱角山车站的工地干活。网六段新任段长李红江带队来这里检查工作。

巨晓林在杆子下接地线,一抬头,发现李红江正在看着他。现在任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党委副书记的李红江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接触网专业科班出身的他,发现这个工人接地线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

巨晓林告诉他,这是自己发明的一种方法。李红江有些好奇,又问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创新方法。巨晓林简单说了说自己这些年的创新方法,李红江被勾起了兴趣,让他把所有方法整理出来。

隔了几天,时任网六段办公室主任的杜志波来找巨晓林。他曾是巨晓林的徒弟,最清楚师傅迷恋技术的那股劲儿。李红江派他来摸底,看看巨晓林到底有多少项技术革新。

巨晓林捧来这些年记录的本子,七十多本,有的已经泛着黄、卷着边,有的是画图,有的是文字,涂涂抹抹。隔了一天,杜志波再来找巨晓林时,带来了一沓十六开的稿纸。

“我跟他说,把这些方法都总结出来,誊写在稿纸上。”杜志波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于是,每天下工后,巨晓林就坐在床上,趴在乒乓球桌上整理笔记。42天后,他整理了40个创新方法,起名《接触网施工好经验好方法》,交给了网六段。

当年年末,巨晓林被网六段评为经济创新个人标兵。在此之前,虽然他常常创新,但从未获得过这个荣誉。

2007年,巨晓林整理的笔记被工程部返回给他本人。这份手稿用陕西方言写就,只有巨晓林自己能看懂。工程部希望他重新整理,使之书面化。

从1997年到2007年,在巨晓林默默无闻的这些年头里,中国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最后一次,是2007年4月18日零时,除了提速之后,还新增了“D”字头的动车组城际快车。

而对中铁电气化局来说,2007年,它的新签合同额、营业额均首次突破一百亿。与此同时,农民工队伍也因此时大力发展的城市地铁而流动性增加,为了稳定队伍,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希望能立一个榜样。

在此期间,电气化局一公司的副总经理到网六段调研,李红江向他汇报了巨晓林的情况,副总经理认真看了经过修改的手稿,和项目部商量之后,要求巨晓林补上操作图,之后可出版。

2007年在两次修改中很快过去。这年年末,巨晓林再次获得“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的称号。另外,作为技术型农民工,进入一公司领导的视野之后,巨晓林得到力推,成为中铁电气化局的“十大先进典型”。

2008年,接到把这本书整理为电子版的任务时,巨晓林意识到,这本书真的要出版了。

巨晓林是电脑盲,全靠着赵荣有帮忙。这年7月,巨晓林的工作笔记变成了电子版。爱看书的他知道,每本书都有前言,他也决定写一篇前言。他在前言里说,出这本书,是他“二十年来一直苦苦追寻的梦”。

这本署名“巨晓林编”的《接触网施工经验方法》,由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内部印刷出版,成稿十万字,印数1000册,每个班长都拿到了一本。

后来,有专家评价,这本书填补了国内铁路接触网工实做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

改写施工教科书的农民工

书稿完成后,时任电气化局一公司工会副主席张世永到迁曹线拜访巨晓林,并据此写出了一篇长篇通讯,发表在2008年8月的《劳动午报》上。

当年9月,巨晓林入党。随后,北京市总工会评选“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巨晓林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地当选了。

北京市的奖,看起来荣誉已经很高了,身为农民工的巨晓林没敢继续往下想。

2009年初,电气化集团一公司党委作出了开展向巨晓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奖励他3500元钱。巨晓林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奖金,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拜同班组的一个年轻人为师傅,从零学起。

同样是2009年年初,一公司要求巨晓林填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申请表。当年4月底,全国总工会公布评选结果,巨晓林入选了。

《工人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改写施工教科书的农民工》为题,发表长篇通讯,报道了巨晓林的事迹。报道中说,这22年来,巨晓林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2009年9月,建国六十周年前夕,北京市建筑工会准备举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北京建筑职工建设祖国事迹报告会”,请包括巨晓林在内的六人作报告。

巨晓林的讲演稿由张世永执笔,怕他背不下来,讲稿从15页删到了12页。

他默默无闻多年,习惯了沉默寡言,忽然要让他在24家建筑企业的领导和300余名职工代表面前发言,他紧张得不知怎么是好,只好吃喝拉撒都不离背稿子。

他被教导如何在台上走路、微笑、鞠躬、坐下,而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直到此时,巨晓林仍和最初离开秦岭时一样,满口陕西方言。

张世永带着巨晓林练了一个月,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他的发音,直到演讲那天,巨晓林以一口带着陕西口音的普通话过了关。

这一年,巨晓林成为一公司的职工代表,参加公司职代会,并在此之后,成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专业户。

工友们猜测,得了全国总工会的奖,又在北京市里头作了演讲,巨晓林应该会升迁了,做官了。没想到,巨晓林仍然在工班里做技术员。

“做技术员的时候,如果工长不在,技术员要负责整个小组的工作。我在这个时候发现,我不擅长做工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做工长,要学会管理,要摸清每个人的特长,让他们发挥出来。这个能力,我还是差了一点。我觉得自己就是在琢磨技术的时候,能发挥自己的特点。”巨晓林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巨晓林已经成了一公司的名人,他待遇提升,和副工长住在一起,工资倒和过去差不多,每个月3000元左右。

穿上西服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2010年发生的故事,看起来颇有些机缘巧合。

这年3月,巨晓林作为农民工代表参加了中国中铁的职代会。一个月后,北京市政府授予他“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巨晓林的名字从铁路系统传播到了北京市。

一名新华社记者将巨晓林的故事写在了《国内动态清样》上,直达中南海。2010年5月,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这份清样上批示,巨晓林是“农民工的楷模,应大力宣传他的事迹”。

彼时,富士康集团出现了多起跳楼事件,至2010年5月25日,尚不到半年,已有11起,均是农民工。

对于中央领导的批示,中宣部立刻做了落实,将巨晓林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宣传。5月31日,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在内的多家中央媒体,到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进行集体采访,新华社连续4天、采编了7篇与他相关的稿件,《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都给巨晓林做了专题节目。

这一次的大规模宣传结束后,巨晓林回到工友身边,进入正在修建的京沪高铁现场。一位领导告诉巨晓林,希望巨晓林能写一本有关高铁施工方面的书。网六段特意挑出六个人,成立了以他为核心的“巨晓林QC攻关小组”,专门研发创新。半年后,他们在宝鸡开了第一个发布会,公布研发成果。

2010年年末,人社部发出表彰决定,表彰全国“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作为农民工代表的巨晓林名列其中。这是一个极有含金量的奖项,那一年得奖人数只有20人,当年的颁奖人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颁奖地点在中南海。

电气化局一公司向人社部申请之后,为之成立了“巨晓林技能大师工作室”,人员和QC攻关小组有些重合。

在这一轮宣传和表彰之中,一位国资委的领导得知他的经历后,亲自要求给巨晓林解决“工人”编制。成为工人之后,巨晓林评上了高级技工,可以拿一些补贴,每个月的工资涨到了六千余元。

同时,巨晓林写出了第二本书:《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2》。这本书的内容和高铁无关,记录的仍是普快接触网的40个方法,于2012年发到电气化集团的工友手中。

2012年,十八大召开之年。“七一”之前,巨晓林成为被中组部表彰的100名“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之一。

这一年,中组部频繁出现在他的生活之中。中组部去他的单位调查他的情况,与他的领导、同事座谈。2012年7月3日,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巨晓林被推选为十八大代表。此时,距离巨晓林2008年9月入党,刚过去4年。

一公司为巨晓林做了一番“形象改变”。他们给他添置了衬衫、领带、西装、皮鞋。这是巨晓林第一次西装革履,穿惯了蓝色工服的他,打着红白条纹领带、身着黑色西服,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相比其他代表,他已经是媒体界的老熟人了。中宣部安排他出席了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接受采访。他比从前熟练了不少,只是仍然未改他的陕西乡音。

2014年11月,巨晓林成为北京市人大代表。2015年初,他被增补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人大代表,巨晓林从北京市走到了全国;作为党代表,巨晓林参加了中共十八大;而作为劳动者,巨晓林在2015年成为2064人之一,被评为全国劳模。

这恐怕是作为劳动者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了。五年评一次的全国劳模,在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标准,必须获得过两个部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

巨晓林得过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均由部级单位颁发,符合这条标准。

巨师傅成为了副主席

巨晓林做过一个计算,2015年,他参加了140多场活动。如果以参加每个活动及交通时间需要两天来计算,留给巨晓林待在工地的日子,只有80天。

他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在每年的年末都要参加北京市两会。从头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春节前夕,他一般都在北京两会和之后林林总总的会议中度过。他会在春节回陕西老家,但往往待不了太久,2月底要回北京准备参加全国两会。两会之后还有相关的会议,时间一晃就到了4月。五一劳动节前,他作为农民工、工人代表以及劳模,常常会参加各种相关会议。五一之后才能空闲一些。

他每年6月都会请假回老家,帮妻子打麦子。长的时候能待十天,短的话几天就走。“七一”前,他作为共产党员代表往往还要出席一些活动,之后才能松口气。

既定的会议告一段落后,他还要履行北京市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他成为了北京市法院的监督员,需要给市法院提意见和建议。他和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建立了对口联系,街道的新工作,总会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需要参加北京团的活动。比如2015年9月,他随团去冬奥会的承办地张家口调研,讨论建议。

每年年末、第二年年初,巨晓林作为共产党员代表、十八大代表,还要两次参与给总理工作报告草案提意见的会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活动。

比如十八大后,作为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之一,巨晓林宣讲了一个多月。2015年,他观看了9·3大阅兵。

巨晓林仍然和过去没有太多的差别,他不愿抛头露面,在各种会议上,更愿意倾听,而不是主动发言。参加的会议多了,巨晓林也听过许多人的发言,有的人激进,说话考虑不周,常常被其他人批驳。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在巨晓林身上,他总是乐呵呵地平和地发言。

回到单位,他总会去一公司工会主席李华的办公室坐一坐。李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要参加各种会议,巨晓林常常捧着本子四处调研。有时候在某个会上发了言,他会回来向李华转述,问问他,自己是否有说错的地方。

但如果有人仔细观察他,仍然能看出他的改变。

无论多晚,他每天都看新闻。《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期间,蔡英文刚刚就职,巨晓林谈起此事,“九二共识”“和平统一”这样的词汇,不断被他提起。

2014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本书,如领导所期待的那样,他写了40个在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工地里总结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

被评为国家技能大师之后,巨晓林在工地拥有了单独的宿舍和办公桌。在位于北京的一公司的宿舍里,巨晓林也拥有了一间有电视和床的单间。

回工地时,巨晓林和以往没什么区别,几乎不提在外面见到的人、得到的荣誉。赵荣有也是在媒体频繁来访时,才得知巨晓林得的奖。

工友们开玩笑说,巨晓林把各种身份能得的奖都得了个遍,拿了“大满贯”,应该是到此为止了。巨晓林仍是乐呵呵地笑着,并不说话。

但超乎巨晓林以及一路扶持他的领导们的想象,新的荣誉到来了。

2015年11月,作为中央群团改革的试点,全国总工会推出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这份方案提出,为了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在本届全总领导班子中,将增设农民工兼职副主席和挂职书记处书记。

巨晓林作为农民工代表,填了政审表。不仅他、工友,还是单位领导,都没有报什么希望,有人告诉巨晓林,就是一份政审表而已,上面让填就填吧,这么多农民工,这么多候选人,肯定轮不着他。

中组部再次来到中铁电气化局以及一公司,进行考察。这次考察十分严格,和巨晓林共事过的人都被一一找去单独谈话。

2016年1月17日,全国总工会十六届四次执委会,选举巨晓林为农民工副主席。

有人给巨晓林打来电话求证消息真伪,一直问他:“听说你当了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了。真选上了?别骗我啊。”

巨晓林也很意外。

作为农民工兼职副主席,巨晓林每两个月去全国总工会开一次会,和其他兼职副主席共用一个办公室,办公室内会放一些重要文件,让他们定期去查看、学习。有农民工不断给全总寄信,指明要巨晓林收。巨晓林隔一阵就会去捧回一沓信来,有的问题他能解答,就直接解答,他觉得无法回复的,就酌情上报全总。

他没有秘书、没有司机,不享受副部级待遇。工资、奖金仍由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发放,和过去一样,还是六千余元。

和过去不一样的是,他需出席的会议、社会活动多了不少。刚当上全总兼职副主席时,他参加了单位临时组织的传达精神会议,回老家过年的车票一改再改,最后坐着硬座回了家。他怕自己在火车上被认出来,特意买了一顶鸭舌帽,一路戴回家。

他的名字在中铁电气化局的各个工地里传开。比如,职工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晓林杯”、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晓林奖”,工地普遍设立的“晓林精神文化墙”。

他的故事也早已传遍了村子,回家后也几乎一天都没闲着。

外出打工的人都来巨家,向他请教或反映问题。有的人遭遇了雇主的工资拖欠,有的人没有交养老保险。他一一回答,后来实在忙不过来,让儿子公布了自家的上网账号和密码,让老乡们自行上网查询,实在查不到,他再解答。

事实上,巨晓林对工会系统的了解,也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

他被全国总工会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章后,成为职工代表,之后成为单位工会代表,这才逐渐了解了工会和农民工权益。

他发现村里多数外出打工的人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于是在村内作了调查,写成人大代表议案,在全国两会时提交上去。

2016年5月下旬,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正在石济铁路设在河北衡水的中心料库里。

他比以往更忙了,时间零碎。他掰指算了算,从过完年到现在,他在料库里待了不到30天。

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像有人叫他“巨主席”,他也能反应过来,这是对自己的称呼。单位告诉他,以前做接触网工,是给单位、国家做贡献,现在换了一种身份,是以另一种方式做贡献。

电气化局一公司党委书记安智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不是巨晓林,可能还有张晓林、王晓林,这是我们企业对合同工培养的结果。”

对巨晓林来说,他还是更喜欢别人叫他“巨师傅”。他抽空做了几个方便工友干活的工具,希望能写一本中心料库的预配工艺标准,推广到其他料库。“好久没见他们了,等过一阵,我们就能在一块了,到时候我就把这些工具给他们。”

巨晓林的QQ名字叫“老好人”。这个名字是同样在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工作的女儿替他起的。

老好人,并非最常见的那个解释,女儿说,“老”是方言,意思是好多。老好人,就是好多好人。“父亲能走到今天,不仅靠他自己,还要靠好多人的帮助。”★

第758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

1.《【红色中徐天的名言】全国总工会来了农民工副主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色中徐天的名言】全国总工会来了农民工副主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8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