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话剧庆典期间,沿着街道旗杆悬挂着100名话剧社肖像。资料照片
乌镇转角。资料照片
两位音乐家在乌镇秀边演奏。新华社
游客在乌镇街头玩耍。资料照片
在2800年前的古希腊,每年的3、4月间,香甜可口的葡萄酒刚刚上市,身着盛装的男女们聚集在山坡上的露天剧场。在诗歌和酒的共同作用下,人性解放的基因通过戏剧注入到所有参与者的体内。
有着1300年历史的东方水乡——浙江嘉兴东乡市乌镇,随着第六届乌镇戏剧节的到来,似乎进入了充满魔力的戏剧圈。据统计,在10月18日至28日为期11天的话剧节中,五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29部邀请剧共100部。(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新闻))1800多次古镇狂欢节诠释了没有围墙的全民狂欢。15次论坛、12次朗读会构建了戏剧理论和教育生态。
石桥安静,怒气依旧,话剧的青春活力融入古镇的千年记忆。全世界的戏剧大师、文艺青年、旅行者、偶然访客在戏剧、风景、生活、人的互动下形成了不断变化和增长的文化生态系统,导致了乌镇的戏剧现象。
1.给日常生活涂上鲜艳的颜色
巴尔干黄铜乐队的伴奏下,一只巨大的玩具熊翩翩起舞。人们看到热情洋溢的弗朗明哥舞,一转身就踏上了另一个来自异国的“爱情风波”。小桥流水船上,小乙站着戴王冠的花坛,咯吱咯吱、咯吱咯吱地走着。这里是乌镇戏剧节
这种狂欢节式的“康纳相遇剧”是在北京工作的张贤连续四年将乌镇戏剧节作为年假“必修课”的直接动机。今年,除了在剧场的“严肃”演出外,作为“古镇狂欢节”的一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个艺术团体将乌镇的木屋、石桥、胡同、甚至桨搬上舞台,提供了1800多场精彩演出,成就了艺术和观众的“接触之美”。
从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到上海城市戏剧节、天津朝宇国际戏剧节,戏剧节在各大城市都开花。“北京上海不缺看点,但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饿着肚子跑到剧场,演出一结束,人们又互相分手了,赶紧坐最后一班地铁,从话剧的语境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莎士比亚。)张贤说。
与这种“打卡式”观看方式相比,张贤在乌镇体验了更加悠闲和悠闲的观看剧。泡泡秀、手影舞、露天电影、趣味配音等陌生的艺术形式设置在街头巷尾,与观众不期而遇。大家在乌镇这部大戏里各自演出,各自开心。
“去乌镇过一周多的话剧乌托邦生活”已经成为很多话剧爱好者10月进行五峰旅行的生活方式。在地球3平方公里的乌镇西居,戏剧中积累了强大的磁场。来这里的陌生人以话剧为名,和邻居成为了朋友。在巷子里偶遇晨练的黄磊,在剧场门口赶场看戏的海美娟,深夜食堂抬头走进李立群,走进酒吧,偶遇让酒吧快乐的孟京辉和狼。这些都是乌镇戏剧节再常见不过的生活体验。
“以前看的是传统古典戏剧,舞台也只关在宏伟华丽的剧场里,但在乌镇,剧场是露天、水上、屋檐梁、梨园观赏仪式。这是一次从未经历过的经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电视剧爱好者姜伟在安徽合肥徒步旅行了4 ~ 5个小时。“我和演员们互动,配合他们的演出,坐在地上静静地看,和周围的陌生人交流欣赏。”
这种“交流”与话剧本身精神的不毛之地相结合,江伟认为,现代人的感觉逐渐被文化工业的产品填满后,话剧的精神超越价值越来越明显。不是古腾堡文化(印刷),不是第二媒体(媒体),也不是罐头艺术(电影)。有消费、交往、象征交换、意识功能,现代人可以超越互联网的栅栏形式生存下来,找回古代广场的集体狂欢体验,成为生活的光明。
2.为话剧发展注入一桶矿泉水
今年乌镇戏剧节成长为第六个年头。正如发起人之一黄磊所说,到了上小学的年龄。6年来,小村庄也在进行有关青年培养和作品孵化的实验。
这里有高水平最高级历史名单的演出。俄罗斯著名导演亚历山大莫洛奇尼科夫带来了反战巨制《19.14》。欧洲传奇剧场德国汉堡塔利亚剧场队的《黑暗中的舞者》使观众沉浸其中
在失明般的身体体验中;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在《北国之春》中探讨有关身体的理论……在这里,可以就戏剧命题与大师进行面对面的探讨。6年来,已有近百位世界戏剧大师应邀参与到乌镇戏剧节发起的92场艺术学术研讨类活动中。在一场“对话”中,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结合他的开幕大戏《茶馆》,和凯撒、雷曼、沈林等国内外专家共同分析经典文本的非寻常呈现;在另一场“对话”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正主持探讨“新生代导演群体”所表现出的强大创作活力。
在这里,能听到青年戏剧人的表达,看到新兴的戏剧力量。“青年竞演”是乌镇戏剧节的核心单元之一,今年脱颖而出的18组入围作品在戏剧节期间进行公演。这里上演的都是青年导演们第一次公演的作品,有思考,有迷茫。青年竞演不售票,每一场开场之前,蚌湾剧场的外面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剧场不大,但从演员到观众,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真诚与骄傲。
怎么培养出一个良好的机制,既可以看戏,又能培养人才?乌镇戏剧节常任总监赖声川说,如果我们做特邀剧目做得越来越好,但是青年竞演扶持不起来,那就是失败的。反过来,如果竞演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但是邀请不到好戏,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这些大师来了,我们抓不到他们去讨论戏剧讨论人生,这也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乌镇戏剧节是一所学校,我真的是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学生。”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最佳戏剧奖得主《花吃了那女孩》的编剧、导演杨哲芬说。第四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最佳戏剧奖得主《嘎玛》的导演和主演索朗德吉则激动地说:“戏剧节给了我这个快要渴死的人一滴水,真的是有这种感觉。”
“说得沉重一点是文化使命,说得通俗一点,还是让青年找到一个文艺沉浸之地,要为文化繁荣提供更多的土壤。”乌镇戏剧节主席陈向宏认为对青年话剧的培植最能体现戏剧节这6年的成长。
每一年,乌镇戏剧节都有一个关键词,从首届的“映”伸出触角,到第二届的幻“化”成千,第三届的传“承”创新,第四届的远“眺”未来,第五届的“明”合之意,直至今年的有“容”乃大,承载的内涵枝繁叶茂,如一池活水注入戏剧繁荣的方塘,由当下通往未来。
3.为文化繁荣播下一粒种子
写出《从前慢》的木心,就是乌镇人。他最欣赏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名言:要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小桥、流水、人家,从来最容易唤起中国人的文化乡愁。但在戏剧面前,水乡仿佛隐去,成为容器,成为背景。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小镇,来承载这场青春的、国际的节庆?戏剧与古镇,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戏剧节之后,乌镇又将会以怎样的一种姿态面对日常?
小镇办大节,在国际上并不少见,像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穗节等,还有戛纳、达沃斯等。但在国内,各类节展和论坛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早在1999年,乌镇开始全面保护修复时,作为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向宏就特意花了6个月时间,把中国已开发的古镇走了一遍。“如果只是保留小桥流水,那么乡愁也只是静止的、暮气沉沉的,甚至会被时间稀释。我希望能在乌镇这个容器里面,装进更多的东西,让它鲜活起来,离现代人更近一些。”
于是有了茅盾故居,延续与发扬地方名人文化精神;有了宏源泰染坊,再现传统作坊工艺;有了传统“香市”,融入地方民俗文化。
这还不够。木心说:“乌镇要‘文艺复兴’,这是一种姿态。”于是,乌镇与戏剧撞在了一起。全世界很多人开始通过戏剧认识了乌镇。
由乌镇来办,陈向宏说,这是面向未来的。“从北上广以外的一个千年小镇发出声音,来自世界各地,讨论明天未来,话题超越本土,这关乎这个普通小镇的文化自信。”
乌镇有了自己的美术馆、博物馆,有投资超过5亿元的7大演出场所。木心美术馆里有大英图书馆珍宝展,有“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年度特展;在西栅能欣赏到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时装周来了,《守望先锋》全明星赛来了。文化与时尚浸润着古镇,也放大了乌镇这个IP。
“一个地方的发展,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乌镇的发展离不开这方水土文化的晕染,乌镇的发展正是抓住了文化这个灵魂。”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敏芳介绍,乌镇所在的桐乡市,名人文化独树一帜,古有赵汝愚、辅广、张履祥、吕留良等大师,近现代拥有一代文学巨匠茅盾、漫画大师丰子恺、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当代作家和画家木心、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等。基于此,桐乡又用全国领先的文化场馆孕育着丰富繁荣的群众文化,逐步形成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更让人惊喜的是,文化联系着乡愁,互联网却让小镇呼啸着进入最现代的生活方式。全镇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每隔几百米就有直饮水龙头,景区内有免费供应茶水、手机充电和雨伞租借的志愿者之家,游客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借到公共自行车;乌镇互联网医院、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腾讯众创空间等300多个项目,虚拟产业园、乌镇设计园、数字经济园、乌镇国际互联网产业园等互联网产业发展平台,让智慧乌镇成为千年古镇新的生活方式,现代科技和传统文明在这里相遇。
“乌镇是我们嘉兴古镇保护开发利用的样板。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为建设文化嘉兴添砖加瓦,为建设文化高地、文明高地注入新篇章。”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祝亚伟说。
(记者 俞海萍 严红枫)
1.《【茅威涛的名言】乌镇戏剧节:小镇上演文化“大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茅威涛的名言】乌镇戏剧节:小镇上演文化“大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1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