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说

作者:王朴生

山无处不在,山总是有的。登山成了我运动中最喜欢的。少年时期,每当登上家乡门前的文化名山常山,每次登上山顶,都有一种骄傲的感觉。常山的高度不足300米,与其他高山相比,只是山里的小山,但平地突然升起,独立成山,显得格外宏伟。年轻的时候济南周围的山成了我最想去的地方。现在北京周围的名山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如果有机会去外地,只要时间允许,我就去附近的山游览。登山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山是凝固的美丽。山不仅以其秀丽的风景吸引人,还以山的雄壮形象呼唤人。每座山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每座山都有它的美丽,每座山都有它的高度。每座山峰都能想起神奇的传说,每座山峰都将是美丽的风景,每块岩石下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莎士比亚)。

山与大地不同。因为山高耸。山像一个人,没有完全一样的样子,但普遍有相似的外形和轮廓。每座山都有它的灵魂。对那些狂热的登山者来说,那是山的精神,也是山的魅力。山因人多而生气,人因山而活力多了一些。酸因时间而凝固,因岁月而沉着,因人文而内涵。山,如果没有人来,那只是山。

登山是勇敢者的游戏。登山不仅磨练了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还因为山的高度提高了自己的高度。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成为所有职业登山者心中的最高峰和最终目标。所以哲人说,有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山峰。就是人类。他们说山高的人是最高峰。人类每次登上顶峰都只是短暂的暂时的背林,此后,山仍然是山。窥探着不动。山这么高,人这么渺小。

登山使人开阔,登山使人沉着,登山使人认知。当你踏上漫长的旅程,在险峻的山路上一步一步走过去,经过崎岖的山路,终于到达山顶时,张开双臂,迎着缓缓而来的山风,迎着金色的阳光,望着连绵不绝的群山,俯视着山下的小物体,回来时的路,自豪感和胜利感油然而生。

山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换漂亮的外套。置身于山中,走路可以更好地展现山的迷人之处。(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离别名言)你看,红色的太阳从波涛汹涌的云海中缓缓升起。听着,潺潺的水在树林间愉快地流动。闭上眼睛,摸摸山腰间流淌的白雾。俯下身子,闻闻芳草的清香和浓郁野花的香气。在那仙境般的山上,是自己向往神仙生活的开始。(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山净化了人的心灵。山是心灵最好的归宿。因此,每座山的深处都存在寺庙,有虔诚的信徒,占据了所有的名山。他们比我们更理性,更宽容,更豁达,更懂得放弃和放弃,像山一样。这是山的眼睛,山的心脏,山的语言者。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只有宁静、善线和感悟。

山层层堆积着。山没有尽头。山外是山,山外是山。山不断,山相连。看着远山,让思想平静下来,让头脑冷静泰然自若,思维单一的睿智。(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思想》)上山解除心中的压抑,为心灵开辟广阔的新天地。

2002年10月1日,我决定攀登北京地区最高的山峰——灵山。那天早起把登山用必需品装进背包,出门的时候,再次检查了手机、地图、手杖、望远镜、相机、相机、指南针、笔记本、雨衣等。最后还放了两个面包和一瓶矿泉水。这已经成为我远游或爬山时必须带的东西。背着是负担,但特别是爬山的时候,会影响登山速度,体力也会消耗很多,但扔掉哪个都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登山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脚的旅游鞋或登山鞋。

从北园出发到达石景山的苹果园地铁站已经上午9点多了。去灵山的唯一班车出发了20分钟。不得不选择出租车。幸好那天两对年轻人也要去灵山,所以我们一起租了一辆车

前往灵山。

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他们四个人坐在车厢的后两排座上,有说有笑,只有我是沉默的。我习惯了别人对我的疑问。如果在大山深处,遇到当地居民,或游客,他们甚至会惊讶于我的孤独。在我看来,这不是孤独,是精神的自由与洒脱,无拘无束,像一匹奔驰在荒原之上的野马。他们,更多的是到灵山上谈情说爱,骑马露营,是来享受生活与爱情的。而我,如同苦行僧,是山的对语者。

灵山,坐落于门头沟区西北部山区中,与张家口市涿鹿、怀来两县交界。灵山是北京的第一高山,主峰海拔2303米,素有北京地区“屋脊”之称。在爱山人的眼中充满了神奇,让人向往。灵山景区方圆25平方公里,以山峰气势威武、野花草种类繁多、高山草甸宽阔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著称。如遇气候交替之季前往灵山,浓重的云雾水汽会使山峰变得若隐若现,显得较晴日时更加幽秘,远看、近看皆有神山之感。如此时恰好你行走在灵山峡谷之中,那么你将零距离体会到灵山的“灵气”。

车在群山中行驶,山越来越高,山峰越来越密集,道路越来越崎岖,山势越来越险峻。大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灵山脚下。

车开到山脚的灵山景区的大门处,司机师傅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沿着山路把我们拉到一处平坦的山地之上。这里稀稀落落地分布着十几处低矮的平房,每家门前都挂着招牌,在山中经营食宿生意。他们多是当地的居民,每家每户都养着一条大狗,见到来就人就会“汪汪”地狂叫,但每条狗都是有铁链拴着,所以游客只管放心。有胆小的女生会远远地站在门外,这时会有这家的主人或服务人员走出来,挡在狗的跟前,或大声喝退狗的猖狂,狗会乖乖地趴在地上,摇头摆尾,俯首贴耳。司机把我们推荐给一户农家,这家里面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像是放假了,帮家里招揽来住宿的客人。她们热情好客,为我们展示了房间与饮食,但大家都是冲着爬山来的,只好答应她们下山后再过来住。我发现那两对年轻人,似乎对山脚处的蒙古包更感兴趣。我不需要住,下山后会坐车返回市里。

  开始登山不久,我已经把那两对谈情说爱的年轻人远远地抛在了后头,开始了我的孤独旅行。即使是金秋十月,又是“十一”长假,但来灵山旅游的人并不多。当地人说8、9月份是灵山最好的旅游时间,“十一”之后,灵山开始变冷,游人自然少了许多。果然,在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已经能感觉到灵山上的风很厉害。许多人爬不过三份之二的路程,就被山上的风冻下了山去。我依然继续攀登,不达目标决不罢休。但山势越来越陡峭,虽然有台阶,每攀爬一层台阶都十分吃力。爬过十阶八阶之后,就要坐下来休息。越到山顶,旅游的人就越少了。最后,我发现山顶处只有我一个人在往上爬。

爬过最后一段石阶,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大片开阔的高山草甸,已经完全见不到像山腰处那成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了。缓缓上升的高山草甸,蔓延开来,在整个3000亩方圆的山顶部,犹如展开了一张绿毯一样。草甸上的植物种类达繁多,许多是我经常见到的,更有许多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据介绍,这里的植物种类就达800余种之多。绿草如茵的草甸上,到处是花样繁多的山野花卉,也有葱翠的灌木丛,不远处是洁白的云在浮动;再回首,一群群的牛羊在平缓的山坡上吃草,而那些白的羊群,会让你误以为是飘在山间的白云中的一朵呢。

  灵山的花期是在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开始,直到九月中旬才开始减少。九月底时,花期将基本结束。其中“黄花坡”的黄花长势比较旺盛,而五间房那明黄的金莲花、野罂粟、细长“狗尾草”、蓝紫色翠雀和粉红的野玫瑰更是漫山遍野。显然,这并不是赏花的最好时节,但见到这样一处神奇的高山草甸,已经让我兴奋不已。

这里,离主峰大约还有三五华里的样子。山路在草甸的北坡,北坡谷底是两道山的夹面,正好形成一个大风口,风吹得山上白桦林“呜呜”作响,整个人都不能站稳,而且身上穿的是单衣,根本起不到抵御寒风的侵袭。我的手脚开始变得麻木,浑身发抖,只好咬牙切齿往山顶移动。两条腿走起路来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的声音,一匹枣红色的马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原来是当的居民,在此出租马匹。我仿佛见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不等我走过去和他攀谈,马的主人已经劝我骑马上山了。我求之不得,谈好价钱之后,骑上了那匹高大强健的枣红马,在马主人的牵引下,渐渐接近主峰。

在我快要到达主峰的时候,自上面下来一下人,拄着双拐,正一步一步沿着山路往下走。我感到非常惊讶,山顶上除了我和马的主人之外,竟然会有一个残疾人?我不敢相信。他一个人,是怎么上山来的呢?我这样想着,在我们交错的一霎那,我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他的脸色苍白,脸形消瘦,头上戴一顶白色的旅行帽,头发有些长,灰白色风衣在风中发出“哔哔”的声响,手中的拐杖支撑着他的身体,艰难地向前移动。

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交叉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他在向我微笑,那微笑在我看来,像是对我的嘲笑。他的两只眼睛很大,很有神,分明写满了刚毅与自信。在他苍白的脸上,我看不到他有一丝的痛苦与失望的表情。

  我骑在马上,感到一点都不自在。

  再往前走半里多路就到达主峰。我要求下马,在那里拍了几张照片。主峰之上,没有任何生机,到处是耸立的灰黑色岩石,奇形怪状,像是被墨汁染过了一样。马的主人劝我回去,但我坚持到了跟前。

  往回走时,马的主人让我继续骑马下山,我怎么也不肯。我付给他钱之后,开始快步往山下走去。在那条草木凄凄的山顶的路上,我的目光一直盯着那个手拄双拐的人。我气喘嘘嘘地接近他时,发现他只有一条腿是着地的,另一条腿是残缺的,半截裤腿在风中飘动。走了一会,他忽然停下来。背靠在突出的岩石上,双拐立在身边。他像是有意在等我。我走上前,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他在向我打招呼。

  “嗨,年轻人,歇会吧。”


  我停下来,喘着粗气,对他说:“好……啊。”


“怎么,就你一个人来的吗?”


“对……您呢?也是一个人吗?”


“我也是。你喜欢爬山?”


“对……喜欢……每到节假日,我总是要到北京周边去爬山。”


“但现在爬灵山不是时候,山上很冷。灵山最好的旅游季节是夏天和七八月份。”


“您对灵山很熟?”我的喘息有所平稳。


“我经常来爬,不分季节。”他的语气平和有力。


“什么?是经常?冬天也……”我不敢相信。


“对,是经常。”他的话很肯定。“即使冬天,大雪封山,我照样来爬。几乎每个月爬一次灵山。”


他的话让我惊讶,惊讶的我无话可说。


“哦,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市登山俱乐部的成员。”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会员证来。


“可是,你……”我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他的那条残缺的腿。


他看懂了我的意思,笑着说:“这是在一次登山事故中留下的结果,都已经过去5年了。”


他叫郑北。40岁的年纪。是一位职业登山队的队员。在35岁之前,他已经有过10个年头的专业登山运动生涯,攀登过6000米以上的雪山十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4座,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曾先后三次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探险,并走过了三江源区域,那曲、阿里和可可西里等无人区……他的一系列探险经历,让我眼花缭乱,敬慕之心由然而生。他的目标是登上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让人遗憾的,这个目标已经在5年前那场事故中提前结束。

  “那是攀登卡瓦格博峰的时候发生的事。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的最高峰,也是云南省最高峰,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它在世界上几十座著名的雪山中并不是最高的,甚至没有超7000米的高度,海拔只有6740米,但它却是一座至今无人能攀越的处女峰。作为已经攀登过8000米以上山峰的队员来说,我并没有把卡瓦格博峰放在心上。我们六名队员都是攀登过七八千米以上山峰的优秀的职业登山者。卡瓦格博峰像一位女神,神圣而庄严。我们满以那天可征服她,成为第一支登上卡瓦格博峰的登山队。可是,就是这座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上,吞噬了我们四个年轻队友的生命,包括给我们带队的队长……”

  郑北说到这里的时候,神情变得凝重,脸上已经找不到一丝笑意。

“最后活下来的只有我们两个人。除我之外,另一个是西藏人,也是那次事故中身体最健全的一个,现在从事协助登山与救援工作。我之所以活着,是我死去的队友用生命换来的。当我们攀登在6000米海拔高度的时候,满以为当天可登上顶峰,可就在这个时候,天气空变,十级以上的大风夹杂着雪片向我们龚来。我们遇上了可怕的暴风雪。我和另一位队员不幸滑落到一个大约30米深的冰雪断裂的夹缝中,无法攀登,也无法活动,而身后就是一百多米高的峡谷。队长和另一位队友下来营救我们。我的腿受了伤,队长顺着保险绳下到我的位置,帮助我往上爬,我几乎是踩着他的肩膀爬了上来。但是……更大的狂风夹带着更多的冰雪向我们袭来,那段冰层发生了断裂,两名队员一起坠下深渊。队长被保险绳拴着悬挂在半空。我和上边的队友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队长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接下来,我们只有等待救援。我们四个人坚持了两天一夜后,最后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和另一位西藏队友。其中一名队员在第二天早晨就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脑水肿是高山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抢救或采取适当措施,可能危及生命。而一旦发现脑水肿症状,最积极的方法就是迅速降低海拔高度。可是,我们无法移动……当天晚上,队长也严重脑水肿、昏迷。终于等来了救援人员,队长早已经闭上了眼睛。在那段漫长的时间里,队长一直鼓励我们,给我们讲笑话,把身上仅有的食品都留给了我们。他临终时告诉我,一个优秀的登山运动员,是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的,只要活着,就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我们遵照队长的遗愿,把他留在了梅里雪山的冰川之上。他说他要和雪山同眠,还有那两名坠入峡谷的队员……”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泪水在他的眼睛里打转,但是始终没有流出来。

 “后来,救援人员把我们从山上救了下来。到了山下的营地医院,我截去了双腿,因为它们早已经坏死。后来,我在左边这条可以安装假肢的腿上做了手术,安装了假肢,使我重新站了起来。我攀登世界雪山的愿望已经破灭,但作为一名登山者,我还可以继续我的登山运动,北京周边的山就成了我唯一的目标。”

  “怎么是双腿吗?您现在的这只腿……也是……”我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的,这条左腿截肢后比右腿长一些,可以安装假肢。而右腿已经截到了大腿的位置,无法安装假肢。现在,靠这条假肢和两只拐杖,我依然可以活动。我还可以做我喜爱的登山运动。”

  说着,他把左腿的裤子往上提了提,露出半截假肢。

我感到震惊。一个没有双腿的人,靠一条假肢,两根拐杖,每个月攀登一次北京地区的最高山峰,这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毅力,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呢?生命,原来可以如此顽强!
他站在那里,成了一座让我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高山。
我们下到半山腰的位置,坐在松木造就的凉亭上休息。他从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打开塑料袋,露出半个馒头。那半个馒头看起来已经很凉,而且很干,我想很难下咽。他并不在意,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看起来吃得很香。他拒绝了我给他的面包。他说馒头比面包瓷实,也顶饿,是他爱人在他每次出门登山的时候,给他放在包里的。他最爱吃爱人做的馒头。他还有一个刚满16岁的女儿,正在读高中。她的女儿是他的粉丝,从来不去崇拜歌星与明星,只崇拜他一个人。在她心目中,他的爸爸是一个了不起的登山英雄。他在说到女儿的时候,脸上的笑,更加灿烂。我知道,那一刻,他是幸福的。

“自从那次事故之后,我再也不小看每一座山,即使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包,我都会认真地去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虽然它很矮小,在攀登的过程中,它很可能就是你这次行程的终点,甚至是生命的终点。这话听起有点咳人听闻,但事实就是如此。有很多职业登山者,不是死在了他攀越生命中的最高山峰,而是死在了一座并不起眼的山上。”

  “一座山,就像一个人,你不能小看它,就像不能小看一个人。每一座山每次攀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有不同的发现,都会得到一次新的洗礼。人类从来没有征服过任何一座高山。”

  “山就在那里。这是一句登山者常常提到的名言。无论你是攀登还是超越,对登山者来说,山是挡不住的诱惑。你仰望它的时候,它是美丽的;当你站在山的最高处,它是伟大的。俯瞰脚下的大地,一览众山小,你才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无论付出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力气,甚至生命,都值得。”

  我们在凉亭上分手。临走时,我为他晚上的住处担心。因为他要下到山下,应该已到黄昏。他告诉我,在山下的蒙古包里有他的睡袋。他并不是住在蒙古包里,而是随便选择在山脚的某一个地方,单独住下来,第二天再乘坐汽车回家。这已经是他多年来登山的习惯。因为经常来灵山,和山下的工作人员熟了,睡袋和其它的物品就暂放在了那里。看来,我的担心有点多余。

  在我到达山脚下的时候,回头向山上望去,漫长的盘山道上,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他拄着双拐,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向山下移动。一束太阳的余辉从山顶照射下来,正好照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影被拖得很长很长,从半山腰一直拖到了山脚下。

  是的,他是一座山,一座让我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高山。

2008-11-25凌晨于超然居

摄影:王博生

1.《【舍与弃的名言】《诸城文学》杂志发表了王朴生散文《登山者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舍与弃的名言】《诸城文学》杂志发表了王朴生散文《登山者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6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