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期越来越近,大家都在准备考试吗?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新一代青年模范”素材精选。我们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成立100周年。“新时代,新青年”这个话题在高考作文中多次出现,但相关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毕竟,对即将面临人生考试的我们来说,新时代的答案是我们在写!

胸怀天寒事业,就是百年芳华。在这个新技术和新思维层出不穷的时代,所有领域和行业都不缺少新节目、明日之星。要骄傲地称自己为“我们这一代人”,就要亲身进入局面,找到自己的“主场优势”,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向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学习,自己也能成为榜样。

下面整理小编特别好用的“新一代青年”主题素材,分为“明确区”、“角色素材”、“必修主题和段落”、“模考练习”四个部分,准备考试,加油!

第一,提出10件名牌

1.你们很多是生命力,能遇到深山老林,能平地,能遇见旷野,能种树,能遇见沙漠,能挖井泉。——鲁迅

陈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齐世坤是君子用厚道装东西的。—— 《周易》

3.青春如初春,如早晨,如百花之芽,如刀刃的新发源地。(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命)——陈独秀

4.青年的词典,没有“困难”字,没有青年的皮鞋,也没有“残疾”字。3334李大钊

5.成年不再来,一天很难再度过早晨,要及时鼓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6.希望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爬,不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些事,能发出声音。有点热,发出了亮光。——鲁迅

7.作为新生力量的年轻一代,要成为时代的青年,每个青年都准备带着新的思想改变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贝林斯基

8.青春的美丽和珍贵在于它的天真和无可挑剔。那次见面不可救药,永远不回来。——实母龙

9.青春时代是短暂的梦想。你醒来的时候,这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莎士比亚

10.人生给我们巨大而无限高贵的礼物。这就是青春。——奥斯特洛夫斯基

11.我们这一代人在自习处追求强大,但不能在批准处追求强大。—— 《曾国藩家书》

第二,角色素材的选择

1.少校名:笑是胜败,一个是“哭”是惊人的

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决赛中,中国选手小玲在“神仙打架”中压迫群雄,吓了一跳,夺得金牌。特别是在第二次跳跃中,少校名下转动1800个板子是完美的。得了93分的高分,展现了惊人的才能和能力。

说“终于”是因为他在2月7日的比赛中获得了银牌。但是比赛的裁判尺度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获得银牌后,他说:“与偶像同时登上领奖台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评分争议发生后,小玲明导演佐藤康弘通过公开信表示,他了解小玲明和实时评分的困难,并恳请结束公众的批评。这使我们感到他的慷慨和善意。

正如评论中所说,真正让他发光的不仅是奖牌本身,更是对冰雪运动的纯粹热爱、笑容和胜败的迷人品格。

2.《诛仙少女》顾爱玲:努力比天赋更宝贵。

当Guiring脚驾着印有中国龙图案的滑雪从大跳台上跳了起来,当她完成1620度的旋转,轻松温柔地落地时,她已经注定成为这项活动最热的焦点。今年的冬奥会,与九爱有关的一切都成为各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顾爱玲进入了亿万公众的视野。大家称赞她是天才,但她不喜欢这个标签。事实上,她的努力比天赋更宝贵。如你所知,顾爱玲是斯坦福大学最好的学生,滑雪是她的爱好之一,她只是为了不耽误学习,她可以利用周末来练习。训练时间少,强度就要高。“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进行训练,只能在缆车上休息,还能解决吃饭问题。”“从家到训练场坐4个小时的车,我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睡觉、换衣服、吃饭。”

Guiring的成功再次表明,如果那句话——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那么你必须竭尽全力。

tail&_iz=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436"/>

3.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坚守自己的“星辰大海”

2020年高考揭榜,以676分获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钟芳蓉,决定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这样的高分,却报考考古这样的“冷门专业”,引发了网友热议:“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考古,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

钟芳蓉回应网友称: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是受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得知此事后,为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特意给她寄去了自己经历写成的一本书,还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念书。”

择一事,终一生。“北大考古女孩”的选择让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心中的“星辰大海”。

4.“少年天才”曹原:绿卡算什么,我要回中国

2010年,年仅14岁的曹原参加了高考,并以理科699分的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年仅18岁时他就进入了麻省理工物理系进修。在进修的过程中,曹原一直在进行石墨烯超导研究,2017年他成功地进行了超导实验,解决了困扰学术界一百多年的难题。2018年在世界有名望的杂志之一《自然》上发表了2篇相关的论文,轰动了学术界。很多报道还认为他可能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曾向曹原抛出了橄榄枝,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美国的“绿卡”,这一举动也等于放弃了美国“绿卡”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他并不觉得遗憾,甚至还说道:绿卡算什么,我是中国人,我要回中国。

5.励志女孩江梦南:从无声里突围,在涅槃中重生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江梦南的颁奖词。

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在父母帮助下,江梦南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她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江梦南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怀着“解决生命健康难题”的学术志向笃定前行。

“并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励志女孩江梦南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人生逆袭,以异于常人的坚韧人生“感动中国”,而她的事迹,也会激励更多处于低谷的人逆风前行,改变人生。

6.“戍边英雄”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

宁洒热血,不失寸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而他也的确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的千古担忧,我们在新时代千千万万的陈祥榕身上找到放心的答案。

7.“全民小儿子”李文龙的“大局观”【冷门素材,不易撞车】

今年冬奥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组决赛,在三名中国选手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和匈牙利的刘少林、刘少昂兄弟之间展开。这场比赛,武大靖和任子威都是争金的主力,在战术安排上,为了确保中国队的这枚金牌,李文龙在整个过程一直都在默默守护队友,打好“辅助”位置。

速滑的赛场上,每一秒都可能发生意外,决赛中首先冲线的刘少林被判犯规取消成绩,干净利落完成比赛的任子威、李文龙顺利拿到了金、银牌。首次参加冬奥会就收获一枚银牌,李文龙的成绩令人欣喜,这与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良好的心态分不开。

踏上冬奥会赛场的运动员,无疑都有一个金牌梦。令人敬佩的是,为了保证中国队的这枚金牌,李文龙甘当“配角”。解说员王濛亲切地称他为“全民的小儿子”,对他坚决贯彻战术,甘为人后的大局观十分赞赏。

三、青年主题语段,考前必备!

1.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生的延长线,不是只画一天、一月、一年,而是要天天画、月月画、年年画。不是只画一阵子,而是要画一辈子。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志得意满、一帆风顺的顺境,也会有遇到挫折、一言难尽的逆境。哲人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鲜花和掌声中不飘飘然,在困顿和挫折中不凄凄然,拥有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进取心,从成功中走出来的平常心。“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不忘初心,就能在变动不居的岁月中,保持脚步不停歇,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毅力,在砥砺奋进的路上永不停步。

——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画好人生的延长线》

2.青年要扣好人生路上的“第一粒扣子”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的价值取向,往小了说,决定了其个体成长路上的高度和成就,往大了说,更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风尚。正如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对青年来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人生路上“第一粒扣子”必须要扣好,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特别是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激烈碰撞,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强化人生定力,做到稳重自持、从容不迫、坚定自信。

——《以青年之青春写时代之青春》

3.时代在变,青春责任不变

曾经有人认为,“90后”“00后”是娇滴滴的,然而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年轻的医务人员写下“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的请战书,奋勇冲锋;2020年入汛后,全国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年轻的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持续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钢铁之堤”;脱贫攻坚激战正酣之时,年轻的扶贫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面对一个个困难、考验,广大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四、模考演练【2022届深圳二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你陷入沉思:为什么许多青年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平?如何才能摆脱纠结,奋力前行?

那段时间你正好在读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在见道者的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严;在把‘我’缩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到人性在自己身上的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你从朱光潜先生的谆谆教诲中找到了答案,举手要求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深二模作文是“新时代,新青年”的大框架和基本逻辑,材料给出了一个具体情境——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恰好你想好怎么回答,要求你结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段话,进行发言。

如何理解朱光潜写下的那一段话,是这道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

“我”是可以被放大的,每个人都渴求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许我们不敢大胆地说出:“我”很重要,但往往“我”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光发热,这是新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

同时,“我”是可以被缩到无限小的,因为站在全人类角度,个体能到做的确实有限。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或者说没那么重要,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从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时代英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正是平凡中见庄严,黑暗中看到光亮。“小”和“大”是辩证的。没有努力奋进、默默奉献的渺小个体,何来高伟的人格与人性光辉?从这个角度,深二模的辩证主题和汕头一模的“致广大,尽精微”有异曲同工之妙。

考生在立意时,要抓住“自尊”和“自谦”这两个关键词,并辩证思考二者。只有“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才能自强不息,做新时代青年,这也是深二模作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在具体行文时,要留心这篇作文创设的主题班会的语境,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窗老师下水文】

对内葆有自尊心,向外做个谦卑人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是: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我突然想起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的一句话:“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作为当代青年,只有把二者装进行囊,对内葆有自尊心,向外做个谦卑人,才能在新时代行稳致远。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人都渴求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渴望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残奥冠军”苏桦伟在很小的时候,不幸被查出患有肌肉痉挛症,在别人看来,这是人生提前终结的宣告,可苏桦伟不相信人生就该如此。因为“不服输”的人生信念,有运动天赋的他,把跑道当成是自己实现梦想的舞台,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有人说,他是中国的“阿甘”,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身残志坚、永不言弃的精神。往深处说,身残志坚背后,是人性尊严和理想信念在熠熠发光。有梦想的人是会发光的,这光芒不仅会照亮前行的路,还能感染他人。同学们,也许我们不敢大胆地说出:“我”很重要,但往往“我”是不可替代的。对内葆有一颗自尊心,这是自我对生命的承诺,也是努力发挥自我价值的动力之源。

如果说对“自尊”是把自己放大,那么对外,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或者说把自己看得没那么重要,这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

同学们可知京剧名旦梅兰芳的一段往事?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他在众人喝彩声中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说吾孬者,是吾师也,请您指教!”老人深受感动,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从那之后,梅兰芳常邀请那位老人来听戏,并放低姿态聆听逆耳忠言,这是一种谦卑。无独有偶,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懂得放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在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深的艺术修养,更在于他向外是否有一颗谦卑之心,是否可以放低姿态。所谓“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刚刚老师提到,生活当中,有许多青年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而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平。我认为,前者是不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之理;后者呢,是不能把自我的能量放大。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句话给予我们深刻的告诫与警示。青年向上,国家向前。迈向新时代的征程,我们要把自谦和自尊装进行囊,只有这样,才能答好“青春之问”,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站在时光的河流之上眺望,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也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对内葆有自尊心,向外做个谦卑人,愿梦想之花常在,愿生命之树长青。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吾辈理应珍惜韶华,不负梦想,不负青春。

祝2022届考生高考能取得理想成绩!

1.《【高中民族传统作文素材】《冲刺2022高考作文03》《新一代青年》素材精选,范文考试前一定要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民族传统作文素材】《冲刺2022高考作文03》《新一代青年》素材精选,范文考试前一定要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6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