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着“拿起心来,不拿半根草”的赤子诚意,为中国教育探索了新的道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农村幼儿园,大力推进民间教育的普及。他一辈子都在亲自教导,30年如一日地矢志不渝。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今天我们一起重温老师的教育名言,缅怀老师!

陶行知老师教育名言

天骄教,教你追求真相。千学万学,学会成为真人。

学校是为社会而设立的。学校没有能力改造社会,可以关门。

人生天地之间,各有天赋。为了大事,去做大事。

老师不能专门教。他的责任是教书。学生不能光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道路。

在教师手里操纵年轻人的命运,就会操纵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只有学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学不厌的学生。

一流教授有两个要素:第一,洞察力。第二,说实话,反驳谎言,不说谎。我们要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老师。这个人是我们的老师,决心追求它,一辈子尊敬它。

不使用社会的力量是无能的教育。不理解社会的要求是盲目的教育。如果我们认为社会是伟大的、无与伦比的学校,我们会自然地利用社会的力量来回应社会的需求。

老师谈到与导师——教授融为一体

资料照片(《光明日报》发)

老师的责任不是教,不是教,而是教学生。教学生学习有什么意义?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老师要负责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要负责学习。所以学生要想自己自动化,首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老师。这是教育要融为一体的第一个原因。

教学方法必须以学习的方法为基础。应该学什么就教什么。多学多教,少学少教。学得快,教得慢,教得慢。这是教育必须融为一体的第二个原因。

老师不仅要把他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联系起来,还要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那个好老师不是这样的。他必须指导学生,研究学问。为了获得教育英才的乐趣,可能需要将教授整合在一起。这是教育要融为一体的第三个原因。

总之:第一,老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习。第二,教师教学的方法必须基于学习的方法。第三,老师一方面要一边教一边学。这就是教学融为一体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和第二个原因是老师的教导要和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第三个原因是老师的教导要和老师的学习联系起来。有了这样的联系,老师的学生们自己教自动,教他们找到那个有价值的新道理的机会。(莎士比亚)。

教师谈论培养——以激发创造力。

资料图片:陶行知(右)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团结一致,成为“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光明日报》发)

教育不能创造任何东西,但他可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启发他们从事创造的工作。

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第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孩子们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层笼罩着头脑。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第二,要解放孩子的双手。中国对小孩子一直下不了手,要打手心,所以经常破坏孩子们的创造力。爱迪生时代,美国学校的老师也很顽固。因为爱迪生喜欢化学药品,不到三个月就解雇了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位贤明的母亲,认识他,把家里的地下室让他做实验。爱迪生得到母亲的理解,一步一步地使自己成为发明之王。当时美国小学的老师也只能阻碍学生们的创造力。我们希望保育员或老师向爱迪生的母亲学习,给孩子们动手的机会。

第三,要解放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授权问他们。在问题的答案中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第四,要解放孩子们的空间。创造需要广泛的基础。只有解放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视野,发挥内心的创造力。

第五,解放儿童的时间。一般学校会占用孩子所有的时间,让孩子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培养出无意的创造倾向,成年后有时间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用手发挥他的创造力。(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的解放。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一)需要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

(二)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否则必定要困于日用破碎,而不能够向上飞跃。

(三)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先生谈自省——每天四问

△ 资料图片(《中国教育报》发)

首先,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我们必须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保垒,必须注意几点:

1、科学的观察与诊断。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好好地调节自己的身体,不致生病!

2、“饮食的调节与改进”。德国有一位大学教授,对自己儿子的营养,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为什么有这样好的身体,可以担任这样繁重的事情?就是我的父母把我从小时候的营养就调节配备得很好,所以身体健康得像钢筋水泥做的一样”。

3、“预防疲劳的休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的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于全生命的期限!所以我在去年早已提出“预防疲劳的休息”问题,希望大家时时提示警觉,预防疲劳。天天能在兴致勃勃中去工作学习,健康必然在愉快中进步了。

其次,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和源泉”。现在我想到五个字: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

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宝贝。

第四个,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

第五个,是“韧”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

再次,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

第一点是要“站岗位”。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

第二点是要“敏捷正确”。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

第三点是要“做好为止”。

最后,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

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再说“私德”。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

来源 | 据《中国教育报》《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教育论著选》《晚霞》整理

1.《【当代教育名言】陶行知的教师教育名言:抓住心,不要拿一半的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当代教育名言】陶行知的教师教育名言:抓住心,不要拿一半的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