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3、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象的耳朵》,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
(课件出示)
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撑起来 跳舞
心烦 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
二、学习课文。
1、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耷拉着)
谁能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谁能像这样用“像”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2、学习2-8自然段。
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的耳朵这样大、这样有特点,为什么小动物们却说它的耳朵有毛病呢?(生:因为小动物们的耳朵竖着,大象的耳朵耷拉着。)
(2)、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2-8自然段。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屏幕上的话,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问题。(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有病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他又是怎么想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大象此时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体长得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后来,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时,大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你怎么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大象自己对自己说话。)
从这句话来看,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3、学习9-12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读9-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2)、大象把耳朵竖起来以后结果怎么样了?
(3)、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4)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5)、现在,你们明白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
(他决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课件出示“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6)、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要坚持做自己,因为做自己最好。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从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
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你想对大象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大象的耳朵》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板书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虫子飞不进来→做自己最好
【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大象的耳朵 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象的耳朵 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