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称志愿填报卡可以搜出往年同一地点、同一分数的考生考上了哪所大学
每个高考季节,家长和考生都要通过两节课。一个是考试,另一个是填志愿。
考分需要考生自己争取,而志愿填报则或多或少带入了家长的意见。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乃至高一就着手孩子的志愿填报准备工作,有不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称带有志愿填报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卡。那么,这些在网络上销售的高考志愿卡是否靠谱呢?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志愿卡的价格相差极大,便宜的只要十几元,贵的则达到一万多元。此外,这些机构都声称与相关部门合作拿取内部数据。
“上个月,单位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个网络高考志愿填报卡,说能用数据分析孩子的考分能读什么学校和专业。”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说,她一直以为志愿是高考出分后才考虑的事,本来准备出分后找辅导机构咨询,但咨询几个网上商家后,她被他们的说辞弄得很心动。“他们说考前预估很重要,而且孩子高考出分后,我们也没时间了解学校和专业,提前购买志愿卡能提前熟悉软件怎么使用。”这位家长说,有个商家说高考前买只要240元,高考后就会涨价,这让她没有过多考虑就买了,“早准备总比不准备好。”
据此,北青报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输入“高考志愿填报卡”关键字眼,果然出现了很多商品信息。他们都声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高中生科学备考,量身定制高考志愿方案,提前进行大学和工作生涯规划。这些志愿卡形式多样,有通过网站使用的,也有通过APP使用的,考生只需输入考试省份、成绩或名次,系统就会立即显示出考生能报考的高校和专业。
此外,这些商家的宣传语十分具有诱惑性。一个商家称:“我们把高考志愿填报称为第二高考,要做到高考成功,除了考好成绩,还要填好志愿,这关系到你的后半生。”也有商家列出志愿填报的痛点和误区,表示志愿卡能解决所有问题。
据了解,这些商家除了出售供高考出分使用的短期卡外,还出售可供高中三年使用的志愿卡,这吸引了很多高一、高二家长购买。
“志愿要提前准备,很多高一家长购买我们的志愿卡,我们的数据是实时更新的,高中期间都可以用。”一位商家说,每到高考前,他们的短期卡和长期卡都特别紧俏,很多家长抢在了高考的“起跑线”上。为了说服记者购买,这位商家说,“我们这还有家长是老师推荐过来的。我们公司在深圳,跟深圳中学有合作,还有一些学校来团购。”
专家观点:报考不应过度依赖机构,了解考生意愿最重要
据了解,为了让考生能够科学合理地报考志愿,本市教育考试院每年都会为考生提供高校招生简章,让考生和家长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及专业培养特点等基本情况,还会公布本市高考“一分一段”分布情况,让考生了解分数分布情况。
同时,每年市考试院都会举办网上高招咨询,多所高校在线有针对性地回答家长和考生提问。此外,本市各高校也会在志愿填报前举办各种形式的线下高招咨询,帮助家长和考生选择理想学校和专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家长之所以提前购买准备志愿填报是因为家长缺少判断能力,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对大学的了解也不够,“家长可以参考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的一些数据,但是不要过于迷信和依赖机构。”
储朝晖建议,在给孩子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和机构的意见只能为孩子提供参考,最关键的还是听从孩子的选择。“现在很多家长害怕孩子选错,但人生就是试错的过程,有了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储朝晖说。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调查:教育考试院否认提供“内部数据”,价格差别大 从十几元到上万元不等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这些志愿卡价格差别极大,最低的只需要十几元,最高的则达到一万多元。家长如要购买志愿卡,还需费一番工夫进行比较。
北青报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了某商家,该商家标出所售卖的“高考志愿填报卡”价格在15元到588元。工作人员向北青报记者透露,15元的卡最多只能用到6月15日,而588元的卡可以用三年。“如果孩子今年不参加高考可选择购买588元的卡,数据也是实时更新的,有很多高一家长购买。”
此外,还有很多机构打着“专家一对一辅导”的旗号要价上万元。一家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线上服务外,该机构有专家提供一对一服务,专家现场手把手指导志愿填报,但价格至少12888元。“填报老师也是用这个系统里面的数据。但是会有人工的、个性化的、专业性的建议,您需要咨询的话,我联系一位老师,给您打电话交流一下。”该工作人员热心地说。
然而,另一家主要售卖几百元志愿卡的客服则表示:“购买我们几百元的志愿卡就够用了,很多机构宣称的专家就是学校的普通教师,出上万元买这个不划算。”
商家自称使用内部大数据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志愿卡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是打着大数据的概念在进行销售。几个志愿卡商家告诉记者,这些数据是他们通过与相关考试中心合作“弄”到的,在网上查不到这些完整的数据,有些数据根本不会公开。
这些志愿卡对数据库的介绍都大同小异,但极具诱惑性。一个商家称,购买志愿卡可获得“上千所大学全方位数据查询,并有强大院校对比功能”,这里面包含院校性质、地区、特色、重点学科等基础信息。此外,还能查询上千所院校历年分数线,包含线差、录取最低分、最低位次等。
某商家给北青报记者发了一段系统演示视频,一位老师在演示过程中不断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可靠性。这名老师说,在他们的系统上可以搜出往年同一地方、同一分数的考生考上了哪所大学和专业。“比如,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江西理科所有考600分的学生被哪些大学和专业录取了。”这位老师还强调,“没有我们的系统,你们是利用不上这些信息的。”
“你们也许可以在网上搜到这些信息,但只能搜到一部分,不可能搜到百分之百的信息,但只有百分之百的数据才有用。”该老师说,零碎信息只会浪费时间,造成落选和浪费分数的结果。
为了强调数据的可靠性,这位老师说:“我们的系统是依据每个省的高招政策开发出来的,数据和国家教育考试院合作开发,只有他们才有这个数据。”这样的说辞存在于很多同类志愿卡的宣传中。“我们是百分之百对应各地考试院的数据的,这些数据不合作没法弄到。”另一商家称,这些数据不会公开,在网上根本查不到。
教育考试院否认与企业合作
然而,北青报记者在网上反复检索,查不到叫“国家教育考试院”的机构,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叫“中国教育考试网”。紧接着,北青报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北京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表示,北京教育考试院没有跟任何社会性机构或企业合作,“我们建议家长多关注招生简章、招生目录以及往年的录取情况。”
此外,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在以上网售志愿卡的评论页面里,有不少消费者在使用后对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有消费者留言说,他关注的学校2017年招生51人,数据却显示30多人。也有消费者在评论里提醒其他购买者,“当参考还行,完全按这个数据填志愿还是不靠谱。”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作者李梦婷、武文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什么是志愿填报卡,志愿填报卡怎么使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是志愿填报卡,志愿填报卡怎么使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0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