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 柯称
校园长城、问天湖、江南水乡、楚风园、科技文化生态走廊……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围绕“诗画校园、生态花园”魅力校园建设,精心打造了一批校园文化景观工程,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打卡,纷纷点赞“环境好、有内涵”。近日,记者走进该校,探寻其魅力校园背后的育人密码。
魅力校园润物无声
上月,该校毕业典礼恰逢端午节,作为最后一项议程,毕业生代表在求索书院参加了端午祭屈原活动。每年端午节,该校都会在此举行纪念活动。求索书院所在的楚风园,是该校一处荆楚文化景观工程,包括求索书院、水杉情缘、楚风流韵、荆楚风流等四个部分。“每年学校都会依托楚风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晨光读书工程、天问讲坛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是师生学习、传承、弘扬荆楚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该校文学院院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何新文介绍,楚风园项目曾先后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入选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让该校毕业生们念念不忘的还有晨光湖。“去年冬天,我们在晨光湖畔举行毕业篝火晚会,大家围坐篝火旁,载歌载舞,互赠寄语,这一幕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该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陈丽光说。晨光湖是该校最大的水体景观园区,形似中国地图,寓意祖国在我心中。湖畔毕业篝火晚会,该校已连续开展九年。此外,晨光湖的“水上运动会”,清晨湖畔林空生态走廊的朗朗书声,傍晚晨光湖广场的轮滑和街舞表演,夜间晨光湖草坪上的悠扬吉它声,都是学子永恒的记忆。
该校团委书记吴雪霜介绍,依托各类校园文化景观和平台开展的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如桃园广场的“桃花文化节”、校园长城的“读书月”、江南水乡的“中秋祭月”、桐月客栈的创客沙龙等,为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搭建了广阔舞台。
魅力校园育人无形
近年来,该校有园林、建筑、艺术等相关专业的数百名毕业生毕业设计围绕“魅力校园”建设的有关重点项目选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先后参与到问天湖、植物园、五龙潭、校园长城、筑美广场等项目中,不少设计思路或方案在实际建设中被采用。
校园问天湖生态园林与文化建设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几年来,该校先后有100余名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园林园艺学院将湖区园林景观规划、园林小品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植物品种遴选与后期种植等,纳入相关课程的项目教学内容和毕业设计选题。该校园艺专业毕业生张聪感慨:“这种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让大家体验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为我们踏入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
问天书院、问天楼、问天湖游廊、林丘书斋等建筑由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设计,他们提出的很多亮点和构思,最终都在建筑上得到了体现。问天楼基座平台正立面十余平方米汉白玉石上雕刻的《问天楼赋》,是该校2018届毕业生、武汉理工大学新闻学专业在读硕士宋傲东毕业时为母校所作。
此外,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则操刀完成了这些建筑的室内装修设计,而管理学院相关专业将问天湖园区变成了他们校园导游实践项目场地之一。
每年3月,武生院江南水乡江汉风情园里,遍野的油菜花随风起舞。这里的“芸薹花海”景观,也是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的试验田和实践课堂。耿鑫鑫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该校工作,同时带来了她多年育成的近400份油菜种子。在学校支持下,耿鑫鑫获批在江汉风情园建立了试验田项目。2018年8月,耿鑫鑫主持的《甘蓝型油菜BnFER3基因调控粒重的功能解析》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平日里,生科院的《遗传学》等多门实验课,也被放到了试验田里。
近年来,该校还围绕校园精品景观工程,精心打造了静思园国防教育课、科技文化生态走廊科技发展史课、智水坊特色体育课、四季菊展插花艺术课、智汇农场农事体验课等一批特色课程,极大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湖北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魅力校园背后的育人密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湖北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魅力校园背后的育人密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