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我常常苦恼于读完一本书却难以清晰的、有条理的说出所读之书的内容,对书中所讲内容的理解也比较浅显,而且读的慢,这说明我不会阅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是高三语文老师推荐的,但是到大一我才开始阅读这本书。大学时间充沛,一定要多读点书才行,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力,这样我就能读快速的读很多书。当时阅读了该书的前五章就没有再继续下去,因为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高层次以低层次为基础,我认为应在把前两个层次熟练掌握之后再继续往后读,另外当时自己的理解力达不到,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致。四年之后,我又重新打开这本书,一边读一边试着把作者的方法运用起来,发现自己确实读得更加投入。读完之后不敢说有多大的收获,但是自己在阅读时更加主动了,更愿意去思考、去提问。这是一本实用型的书籍,只有去落实作者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去体会才能有更多的感悟。

什么是阅读?真正的阅读是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启发心智的过程。这和以获得资讯为目的的阅读不同,前一种阅读我们所读之书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自己的理解力的,读这种书就像是在向比我们自身更加优秀的人学习,而后一种阅读我们所读之书都是自己可以理解的,读这些书只增加我们的见识并不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力。对一本书理解的越透彻,说明我们的境界就越接近作者,这也就是为什么读书贵在精,通过精读一本书我们就能吸取作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

怎样才能读好一本书呢?要想读好一本书,我们首先要主动,越主动读的就越好。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读任何书时都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1: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谈些什么?

2:作者在各章节说了什么?是如何写出来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并给出理由。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注:这四个问题对论说性或非小说类的书特别有用,对小说和诗集需要有一定的改动。

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还要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最好是写下来。这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对方所说的话的最好方式。如果你说自己理解了,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那说明我们还不理解。

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将阅读分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评估自己。熟练掌握基础阅读就摆脱了文盲阶段。教育普及的今天,我们每一个读过小学的人都已达到这一水平。但是阅读外文书籍时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基础阶段的练习。在读这一章时文中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现摘录如下:

“一个人文素养优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没做,也该培养出能达到分析阅读的读者。一个优秀的大学,就算什么也没有贡献,也该培育出能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大学的文凭应该代表着一般大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不但能够都任何一种普通资料,还能针对任何一种主题做个人研究。”

之所以感触深是因为自己读了这么多年学,连最基本的阅读都没有学会,真是惭愧。我们现在的学校很少有重视阅读训练的,更不要说开设相关的课程。这一点我很佩服西方国家,他们对此做过大量研究,提出许多改进阅读的方法,并在学校开设阅读矫正过程。佩服他们这种认真的精神。不过我大中华正在发展之中……

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一本书的重点,从整体上去了解一本书。在做检视阅读时我们要能回答如下问题:

1: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2:整本书主要在谈什么?

3:作者的写作框架是什么?

注:如果你准备好好读一下这本书,就得回答这些问题。

检视阅读的方法:

1:先看书名页,然后看序言。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框架做概括性了解。

3:如果书中有索引,也要看一下。

4:读一下作者简介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就可弄明白自己是否想仔细读这本书。如果是就可以开始略读并回答检视阅读阶段的问题。

5:开始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的篇章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篇章看看

6: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看看,读一两段,有时连续几页,但不要太多,用此方法把全书翻一遍。

如果我们要阅读的是一本难读的书时,应当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继续往下读,略过那些读不懂的地方。这样做我们才能将这本书读完,并为第二遍阅读扫除心理障碍,并为分析阅读做准备。如果一上来就对自己要求过高,最后很难将书读完。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完整的阅读,咀嚼、消化一本书。做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是:

1.弄清自己读的是哪一类的书。

因为不同类型的书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在阅读技巧上也有一定差异。比如论说型的书其目的在于传递知识,而文学类的书则在于传递经验。不同的书就如同不同的课程,每一种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讲授方法。

分析阅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透视一本书,找出书的骨架、大纲。通过这一阶段可解决“整本书在谈什么?”的问题。其规则如下:

2.用一句话或最多几句话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3.列出全书的纲要,并将各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例:作者将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

第二部分讲的是……

第三部分讲的是

第四部分讲的是

第五部分讲的是

列出各部纲要:第一部分又可分成三小节,第一节讲的是

第二节讲的是

第三节讲的是

第一部分的第一节又有四个重点……

4.找出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或想要解决的问题。

注: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有一个或几个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书的内容就是答案。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解决“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叙述的?”的问题。其规则如下:

5.找出共通的词义,与作者达成共识。

语言是有缺陷的。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词语往往有多种含义和解释,在交流和阅读时我们应该清楚对方要表达的是哪一种含义,如果我们的理解和对方表达的不同就会产生误解。一个词语也只有在交流的双方那里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含义,彼此才能互相理解。只有密码正确才能打开保险箱。

6.找出重要的句子,找出作者的主旨。

一本书从整体上看会有一个或几个主旨,从各章节看又各有其主旨,书是作者写的,文中每一观点都是作者的主旨。此处“主旨”从句子角度看可理解为“句子的主要含义”,如同规则五我们要在词上与作者达成共识,那这里的主旨也可理解为在句子上要弄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再者,从规则五、六、七之间的逻辑结构上看规则六的主旨也当理解为“句子的主要含义”,但是前一种“文章的主旨”也可取,它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准确理解了各句的含义便可知段落大意,这里的“句子”主要是指重要的、难以理解的句子。

7.弄清作者论述过程,最好将论述连贯的写下来。。

注:将规则六中找到的重要句子或是提炼的重要句子重新组合成段落即构成论述。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

分析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公正的评价一本书。阅读一本书就是一种对话。现在作者说完了,如果你尊重对方并理解了对方所说的,那么就该我们发表看法了,我们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这样才算完成了交流。

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暂缓评论”之前,我们一定要保证自己理解了这本书,对作者没有误解。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评论。

当我们理解谈话内容,却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时,如果要进行辩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辩论时要注意你带入的情绪,否则就流于情绪化而不是说理。

2.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你也要接受对方的假设,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

3.从对方的立场着想,设身处地的理解,换位思考。

上面所说的阅读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且阅读的规则更适合于论说型作品,但对于其他类型作品只需稍加改动即可。作者在本书的第三篇专门谈论“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在此我就不做摘要了。本书所谈的第四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我读过之后有许多地方不理解,且我们很少做这种阅读,也不做总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于仁轩

1.《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