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前沿”是一家致力于为孩子和家庭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与支持的教育咨询服务机构。 前不久,菁kids就“特殊教育”和“学习障碍”等问题采访了乐学前沿的四位专业治疗师:教育心理学家彭舒博士、职能治疗师Nanzeen Adam、言语治疗师Maureen Tanoy,和行为分析师谢思琪,了解了“学习障碍”对孩子成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家长如何能及时发现,通过早期干预,帮助孩子得到相应的帮助。

采、文|Andy Penafuerte III 武嘉 译|武静妍

编译:曹新星 图:Uni You、乐学前沿提供

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到:“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等。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而设计的教育。

在康复治疗领域,经过临床实践,治疗师们普遍认为,“学习困难症”不仅会出现在患有自闭症、脑瘫、多动症等能通过医学手段鉴定出病症的孩子身上,很多智力、身体发育正常的孩子也有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学习困难。“甚至于孩子的某个功能性的肌肉发育不良,都有可能使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学习存在困难。比如,有的孩子会因为支配写字的肌肉发育迟缓,导致握笔写字有困难。”职能治疗师Adam说。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班上总会有这样一些小伙伴存在——他们总是被老师或者家长训斥“太笨了”、“不专心”、“不用功”,或是“太调皮”。对他们来说,上课走神是常态,作业交不上是正常。殊不知,这些孩子很有可能是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学习困难。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思懿、Nanzeen Adam、彭舒、谢思琪

菁kids:在您看来,“确诊”与“未确诊”的孩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Adam:我们接收过被诊断为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和其他各种病症的孩子。总体来说,我们需要用不同的疗法来帮助他们成长。我们也接收过“未被确诊”的孩子,这不是说他们没有困难,只是他们的问题较轻,没有具体的医学诊断而已。这与他是否患有某种病症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可能与他们某些部位发育延迟,或者是某个技能没有准确掌握有关。

Tanoy:就“确诊”或“未确诊”这个问题来说,在某些已知病症的初发阶段,医学诊断是非常明确的,特别是定期带孩子看医生的家长,会很容易知道孩子的情况。

Adam:但“学习障碍”却不是十分明显,即使你去看医生也不能被诊断出来。它需要你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观察可能引起孩子学习障碍的因素,从而把信息整合起来进行判断。

Tanoy:或者有时候,学习困难只有在孩子们上学时才真正表现出来。通常,未被确诊的孩子情况是这样的:在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发现问题,只有在这时,他们才会告诉家长,“我们尝试过解决问题,但是问题始终存在。”

菁kids:有的时候,孩子的学习困难症可能会被误解。那么,父母怎样才能识别或注意到这些情况呢?

Tanoy:这很难说,我认为最好还是依靠专业人士的判断。虽然对孩子来说,更为可靠的判断来自于家长和老师。家长显然会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尤其是二孩的父母。另外,中国孩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通常他们的老师会注意到孩子的困难。我们对孩子的判断也依赖于老师的观察,因为他们花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更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

菁kids:孩子的学习障碍通常会有什么表现是家长与教师需要重视的?

Tanoy:发现孩子有学习障碍并不是老师的工作重点,但是他们是会知道的,有经验的老师更是非常清楚。如果老师长期与一群特定水平的孩子相处,当其中一个孩子与其他孩子表现得不相符时,他是能察觉到的。

Adam:如果老师发现孩子没有达到课程的具体目标,他们可以自己先进行干预和帮助。但是,如果他们发现干预后没有效果,问题还会反复出现,那么最好还是提醒家长寻求治疗师的专业帮助。

菁kids:像教师和家长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对孩子的这些表现该如何反应?

Adam:有时人们并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去寻求帮助,或者他们会想“也许我应该再多等一段时间,孩子的情况自然会慢慢好转”。我们发现,老师们其实是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告诉家长孩子的情况,他们会说:“我们是发现了问题,但我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或者该推荐家长去哪里寻求帮助。”老师的教学经验不应该止步于了解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他们也应该掌握北京有哪些可以为这些孩子提供帮助的机构才是。

Tanoy:如果你是一位学龄儿童的家长,经常与班主任沟通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你们达成共识,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如何。通常,这是一个关于时机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专业的帮助?”或者“什么时候是找专家最合适?”这个时候,你需要先了解老师是否察觉到了孩子的问题,以及他/她采取了什么样的干预手段。如果那些办法都不起作用,这个时候求助于专业人士或许能找出其中的原因。

Adam:早期干预是最好的,早点提高能力总比晚了好。孩子越大,治疗的难度会越大,花费的时间也会更长。

菁kids:治疗师们会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孩子的学习障碍呢?

彭舒:我们会通过观察、了解以及专业的评估手段来判断孩子的具体情况。事实上,评估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针对言语、智能、行为等方面进行的评估,也有比较全面的教育心理学评估,它们所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最全面的教育心理学评估,可能需要花上2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包括很多步骤。除了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对孩子进行一对一采访,采访家庭,在学校环境下观察孩子,采访老师,还需要老师和家长配合填写量表等等。最后,我们会把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去计分和分析,写出一份完整的报告。最重要的是,我们会针对孩子的全部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

菁kids:观察和采访家长比较好理解,请问什么是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你们又是如何通过工具了解孩子的情况呢?

彭舒:评估工具是针对孩子的某一项或一系列能力进行标准化评估时借助的工具,会生成标准分数和同年龄段的整体人群进行比较,给出与同龄人相比的百分比。形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测试。目前我们的评估工具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购买,是相关领域经过长期研究及认证所开发的测评工具,在国际上被认可的。

比如,在使用测智力的工具时, 我可能会问孩子一些问题,也会给他看一些图片,还会有像积木一样的东西,通过计时做任务的方式进行测试,难度由简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孩子的答案准确程度给他评分。这个评分标准是非常严格的,不同的答案会有可能会有0分、1分、2分的不同分数等级答案。测试结束后,我们会把孩子各项测试分数结合起来,拿去跟他的同龄人相比并对他的自身各项及综合能力加以分析,判断孩子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

菁kids:做这个评估测试,是不是像考试一样呢?

彭舒:这个评估测试通常是一对一完成的,它跟学校的考试还是不一样的。孩子有可能会像是在玩儿游戏一样,比如说,在一个测孩子社交沟通语言能力的评估中,孩子可能看到就是一些很简单的图片,我会让他通过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判断人物在想什么,问题趣味性比较强。

菁kids:连情绪这样看似抽象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吗?

彭舒:是的,高兴或者是不耐烦,这些情绪看似抽象,但你可以通过周围的环境、人的面部表情,以及周围人的态度来观察和感知到。我们会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片来判断人物当下的情绪,测试就是看这个孩子能否能够识别、判断到这个情绪,这是检测孩子社交和情绪的一个手段。有的时候,孩子给出的答案真的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

菁kids: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评估,是不是能测出孩子在哪方面比较强?

彭舒:对,教育心理学评估的方面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注意力、执行功能,以及心理情绪问题。比如说,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有些人是视觉学习者,或者是他的记忆力怎么样,而这个记忆力可以细分为听觉记忆力、视觉记忆力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测试出来。我可能会根据测试的结果给孩子和父母提出建议,告诉他们什么是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菁kids:你们提到过,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进行干预越早越好,那究竟要多早开始合适呢?

彭舒:早的话可以早到孩子一、两岁婴幼儿时期,每个孩子都有那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当然,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十个月都会爬,一岁都会走。有的孩子会晚几个月,这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孩子有一些异常的情况时,你可以去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

Tanoy:对家长来说,不论是什么情况,如果你感觉有什么不对,你会让儿科医生为宝宝做检查,而且小孩子也比较常做体检。一旦孩子长到三、四岁,去儿科检查就不会那么频繁了。但这个年纪的孩子们大多已经上幼儿园了,所以老师会代替儿科医生成为你关注孩子问题的渠道。

菁kids:如果一个老师或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一些不同,想要咨询专家的意见,通常需要经过什么样的咨询流程呢?

彭舒:家长可以先通过电话或邮件和我们沟通,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会大致询问一些问题,了解孩子和家庭的大概状况,然后做出一个初步判断,建议和哪个方向的治疗师面谈比较适合。前期的电话咨询是没有任何费用的,后期的面谈和治疗费用主要是根据花费的时间来定。

菁kids:通常,孩子的治疗是如何进行的呢?

彭舒: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会先根据初步面谈来了解孩子的情况,判定他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之后,我们会建议做有针对性的评估。评估后,我们会根据孩子的评估结果来安排规划。孩子的课程有可能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辅导,也有可能涉及到几个领域的辅导。他的课程有可能会是由几个治疗师共同规划的,可能他的前几节课会上行为辅导课,后面的课会由心理咨询师来完成,甚至有的时候,一节课是两个治疗师在一起完成的。

Adam:具体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来帮助他,这个手段会包括训练、游戏、辅导、协助等方式进行。

Tanoy:在言语治疗时,我们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再把学习目标细化到治疗的各个阶段,通过孩子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来检测他是否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我们会记录下整个治疗过程和进展,家长们也能通过孩子对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来看到孩子的变化。

菁kids:游戏时间会更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技能吗?

Tanoy:我们会让老师理解,为什么某些活动和游戏时间是相互联系的。孩子们做的主要事情是玩耍、吃饭和睡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专家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融入进去,让孩子们觉得你很有趣,比如让自己变得有意思,或者和他们一起玩。否则,他们可能都不会和你说话,甚至会忽略你。

Adam: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孩子们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你也要让他们能玩简单的玩具,这对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玩具不必是高科技的。自由玩耍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不仅要学习如何跟自己玩,也要学习如何和他人融洽相处,以及友好地在一起玩耍。

菁kids:你们如何看待用于康复治疗的应用程序和工具?

Adam:当然,能帮助康复治疗的应用程序很多,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不能说一个应用可以帮助所有的孩子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你要了解每个孩子学习困难的程度以及他们需要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虽然我们有时也会推荐一些应用,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总会通过推荐APP去解决问题。它总是根据不同孩子的治疗阶段而定的。

Tanoy:我遇到过很多家长,他们也在非常积极地寻找资源。但我建议,如果他们找到了一款APP或资源,最好能提前询问下专家,这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菁kids:你们对北京大多数公立学校中的学习支持系统有什么话想说?你们觉得老师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识别儿童学习障碍吗?

Adam:从我们知道的来说,许多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学习支持系统,但是他们确实有心理指导老师。但除此之外的都不是公共资源,需要另外提供。我相信老师们知道学习障碍是什么,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此外,在最近一次政府会议之后,也有很多人提到并为特殊需求人员创造资源。

Tanoy:我们假设这些老师都是有知识储备的,但他们也可能会这么想:“好吧,我发现这个学生有一些问题,但是我该怎么做呢?我能在哪里咨询这些孩子的问题?我们没有那个资源。”问题的核心总是“怎么办”。老师可能不清楚他们能给家长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没有解决方案,他们也会觉得无法轻易和家长沟通这件事。

菁kids:在康复治疗中,你们会如何把“21世纪学习”结合其中?

Adam:21世纪学习确实是目前的热门话题。例如,会有人问我们:“为什么写字仍然很重要? 我们有了电脑,已经很少需要手写东西了。”但是,在我的专业领域——职能疗法中,锻炼孩子的写字能力仍然很重要,因为孩子用来锻炼手写所要使用的技能,和他将来用于锻炼某些视觉感知能力,比如阅读、画画、运动技能和肌肉锻炼技能,与手写动用的技能是一样的。

Tanoy:这跟言语治疗是一个道理,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们都会玩iPad和看电视。如果这些电子设备使用适度,或用一种父母也能参与的方式使用的话,其实它并不算一件坏事。在我们看来,孩子不应该和这些电子设备独处,因为iPad是非常视觉化的,它满足了你想要的一切,但这是一种单向的刺激。虽然iPad能跟你说话,但并不能要求你回话,因此不能达成双向的交流。我们有效利用这些电子设备,使它变成一种促使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的工具,而不是一味地杜绝孩子接触电子设备。

菁kids:你们会询问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吗?

Adam:当我们设定目标时,我们会征求父母的意见,并想知道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更多与当时的具体情况相关,而不是给孩子的未来设定什么目标。在我看来,家长们只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孩子将来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Tanoy:我总是会告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现实一点。谁也不希望孩子为了实现父母不现实的期望而不停地努力,结果双方都因为现实的结果而感到沮丧。与此同时,我也会告诉父母,要在孩子的小成功中找到快乐。即使只是完成了一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对孩子而言,也非常重要!

最后,针对常见的儿童行为及教养方法,治疗师们为家长们推荐了几本实用书籍,希望父母和孩子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推荐书目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乔治·卡帕卡 著

《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珍妮·特兰斯伯里 著

《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Adele Faber、 Elaine Mazlish 著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玛利亚·蒙台梭利 著

《成就孩子——给孩子一个高情商》,陈真、赵卜成 著

《Positive Discipline》,Jane Nelsen 著

《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Foster Cline 、Jimfay 著

《Helping Your Anxious Child》,Ronald M. Rapee, Ph.D. 著

《Taking Charge of ADHD, Russella》,Barkley 著

-end-

1.《学习障碍网 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听说“学习障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习障碍网 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听说“学习障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