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知识点

100以内的质数:红色的也是二十以内的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互 1和任何自然数

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1、2、4是8和12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24、36是4和6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有6个面 长方体有12条棱

长方体有8个顶点 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形

相对的面

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相对的棱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个面

正方体 12条棱

长方体 8个顶点

上下面:长×宽 左右面:高×宽 前后面:长×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m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V=s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立方:1³=1 2³=8 3³=27 4³=64 5³=125 6³=216

7³=343 8³=512 9³=729 10³=1000

平方:1²=1 2²=4 3²=9 4²=16 5²=25 6²=36

7²=49 8²=64 9²=81 10²=100

1方=1立方米=体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³=1000cm³ 1m³=1000dm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进率

长度米、分米、厘米10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

容积和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体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L=1000ML 1L=1dm³ 1ML=1cm³

探索图形

三面涂色:顶点 两面:棱长×12

一面:面××6 没涂: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

a÷b=b分之a

2、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所有题的答案都要是最简分数)

5、通分

把异分母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所有应用题

5、图形的运动

注意:旋转时是朝上朝下。

6、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无论是简算,还是混合计算,结果都要是最简分数。

喝牛奶

全部喝完:喝了一杯牛奶,看到了多少次水。

没有喝完:计算喝了多少水和奶。

打电话

增加1248163264总人数137153163127

七、折线统计图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只有一根线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

2、3

4-9

10-27

28-81

82-243

…… ……

重点易错点汇总

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 三千万四百零六

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

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A.83688000 B.80848400 C.800808000

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

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

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厘米,就是米。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

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160×60=960

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

纠错措施:提醒学生要看两个因数中的零,不能漏掉。

改正: 160×60=9600

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元。

分析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看到大约,直接进行计算了,有个别学生看到钱,以为要估大,所以就看成了2200人了,估得不准确。

纠错措施:让学生看清楚题意,还有考虑是否要联系实际,再估。

改正: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

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分析原因:学生缺少空间想象力,对平面的认识不够,只能认识到一个平面。

纠错措施:用两把尺演示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线的位置,可以发现它们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改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

分析原因:学了平行四边形,也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是填写的时候,还是会忘记,可能学生的思维在潜意识里固定了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纠错措施: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进行回顾,并对照着找平行四边形。

改正: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分析原因:个别学生没有想到直角梯形这个特殊的梯形,没有想到腰和高是同一条。这题考的知识点其实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纠错措施:让学生自己画梯形,画高,看看腰是不是都比高长。

改正: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分析原因:学生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1倍数,大部分学生对一倍数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对今后的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一倍数这个知识点。

纠错措施:6×1=6.,6和6相等。

改正: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 B、2 C、无数条

分析原因: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左右两边各一条了。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射线的概念,回忆生活中的什么光线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

改正: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 B、2 C、无数条

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

75÷20=3……15

答:这些煤要运3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分析原因:有部分学生只关注最后一次运几顿,没有详细思考;有部分学生没理解题意,忽视了“运完”这个词,所以犯错。

纠错措施:分析题意,理解运完需要几次!

改正:75÷20=3……15

3+1=4

答:这些煤要运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

48×32÷4=384

分析原因: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用地砖的面去铺地。

纠错措施:给学生演示铺地砖。

改正:×=96

48×32÷=96

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 B.1000 C.950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运用估算的意识来进行计算,而是认为1000不到,就一定是950了。

纠错措施:一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二检查时可以进行计算。

改正:1、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 B.1000 C.950

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

÷4

=250÷4

=62……2

分析原因:学生忽略了五年级的班级数,只看到4个数相加,就用总数除以数量。

纠错措施:看问题,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就需要知道有几个班级,而不是仅仅看加起来的数据个数。

改正:÷5

=250÷5

=50本)

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 B、4 C、5 D、6

分析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考虑每一次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仍旧用3次乘以每次的时间2分钟,所以选择了6分钟。

纠错措施:用图表的方法来展示烤面包的过程,再把每次所花的时间加起来。

改正:1、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 B、4 C、5 D、6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原因:学生脑海里把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想象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纠错措施:画图让学生明白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形状也一样。

改正: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396×18=7128

分析原因:学生把甲数当成了一倍数,所以写成了乘法。

纠错措施:分析题意,让学生明白乙数是一倍数,求乙数,就是把396平均分成18份,求一份数。

改正:396÷18=22

7×8÷8×7=1

分析错因:学生一看到这样的算式,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以为56除以56,忘记了这题的计算顺序。

纠错措施:明确计算顺序。

改正:7×8÷8×7=49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 B.2 C.1

分析错因: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没有考虑到钝角、锐角和平角之间的关系。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钝角加钝角的和超过180°,所以一定有两个锐角。

改正: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 B.2 C.1

1.《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孩子必备版!(附重点易错题型解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孩子必备版!(附重点易错题型解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