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简介照片
昨天,许多人一大早醒来就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去世的消息震惊了。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为钱永健今年才64岁!你怎么这么年轻就死了?
后来消息进一步证实。据钱永健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称,钱永健死于俄勒冈州的一条自行车道上,但具体死因尚未确定。
关心钱永健,不仅因为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因为他与杭城有血缘关系。祖籍浙江杭州的,是钱刘的后裔。他有个大伯,钱学森,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
随着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
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宣布了钱永健的死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校长推测他死于骑自行车。
钱永健那天骑着自行车出去了,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他的妻子打电话给警察,当他被发现时已经死了。钱永健之前曾患过中风,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这次他一个人出去骑自行车,很可能又是突发中风去世了。不幸的是,没有人帮助他。然而,更准确的死因需要确认。
钱永健是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化学与化学系教授。
2008年,钱永健因其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与美国生物学家查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下村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伟大科学家,几乎获得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所有奖项。他也是唯一一位中国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的“双料冠军”。
获得钱永健诺贝尔奖的绿色荧光蛋白是首次在水母中发现的一种发光蛋白,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标记和指示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
在当年获得化学奖的三个人中,钱永健迈出的这一步可以说是绿色荧光蛋白发展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他的主要贡献是在Shimomura Xiu和Charfe的研究基础上,使人们了解了GFp荧光的机制,使同时跟踪多种不同的生物过程成为现实。
那一年,钱永健对自己成就的评价是适度的:“我只是把一部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受欢迎的电影。”
年纪轻轻就出人头地
提倡学术研究无国界
2008年,当钱江晚报的记者写诺贝尔奖得主时,他研究了钱永健。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纽约,在新泽西的利文斯顿长大。他年轻时对化学感兴趣。小时候家里给他买了一套化学实验室设备,他的地下室成了他的实验室。有一次,当钱永健在做实验时,他也把家里的乒乓球台炸了。
也许从童年起,钱永健就注定要从事科学。除了父亲的钱家之外,母亲的几个兄弟都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
16岁时,钱永健因其关于金属和硫氰酸盐结合的论文获得了西屋科学天才奖的国家一等奖,并作为优等生进入哈佛学习化学和物理。2004年,他获得了被称为诺贝尔指针的沃尔夫医学奖。
在本科期间,钱永健和他的大哥钱永健获得了马歇尔奖学金和罗兹奖学金,这是美国最具竞争力和难度的大学生奖学金。两人都去了英国,分别在剑桥和牛津两所著名的大学读书。理查德·钱永健后来成为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是斯坦福大学生理学系主任。
获得诺贝尔奖后,钱永健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封贺信,其中40%来自中国。面对国人的关注,他说,虽然我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我还是华裔,我的学术研究没有国界。
钱永健曾经低调地回到杭州,在钱王纪念馆拍照留念
钱永健,杭州人,杭州吴越王钱柳的后代,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兄。
杭州钱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刚昨天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震惊,并对钱永健先生的英年早逝深感痛惜。
钱刚告诉《钱报》记者,他仍然记得2008年,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成为钱家的一件喜事。
当他得到好消息时,他立即给研究协会的成员发短信。钱刚说,钱永健是钱王的第34个孙子,他在国际科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是钱王后代的又一殊荣。他们还举行了茶会,分享获奖的喜悦。
当时钱柳研究会打算积极沟通。请回美国杭州,回祖籍,问祖师,与杭州钱氏宗亲及学界沟通,可惜未能实现。
“当时我们研究所的顾问钱要去美国大学讲学,所以我们委托他去,带来了钱法成校长的一幅书法作品。他真的找到了钱永健,转达了钱柳研究会对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祝贺,并邀请他来杭。当时,他同意了。”
钱刚说,承诺后,由于工作繁忙,钱永健一直没有兑现,这变得很遗憾。
然而,钱永健生前确实来过杭州。“后来我也知道了,他得诺贝尔奖之前去过一次杭州,跟他妈一起来的。”钱刚说,钱永健到杭州后,去了钱王纪念馆,拍了DV和很多照片。回到美国后,他特意请许倩看了照片。“这是私人旅行。由此可见,钱永健先生对杭州有一种故乡情结。这种感觉挺强烈的。”
1.《钱永健 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钱永健意外离世 祖籍杭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钱永健 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钱永健意外离世 祖籍杭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0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