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几乎完整的蜂鸟大小的鸟,这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完整、最古老的鸟琥珀标本。
根据吸蜜蜂鸟复原的煎饼鸟。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邢利达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刚副研究员、美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景梅研究员、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研究所路易·查普教授、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克拉尔教授、台北城市大学曾国伟教授等学者共同研究。它已经在张文网上发表在中国顶级学术期刊《科学通报》的封面上。
缅甸7厘米琥珀中 发现世界最完整古鸟新发现的标本来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著名的琥珀产地——湖广谷。这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发现白垩纪古鸟琥珀的地区。
根据火山灰的测定,这里的琥珀距今约1亿年,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阶段。在此期间,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往往被柏树或楤木所脱落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
2017年6月,中国古生物学家邢利达带领的团队公布了琥珀中的雏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对于琥珀中的这一新发现,邢利达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完整的鸟类琥珀标本。“虽然发现了比这更古老、更完整的鸟类化石,但它们在琥珀中是如此完整。这是第一次。”
"这次发现的琥珀相当大,体长约7厘米."2月2日,邢利达在接受华西《杜诗报》封面记者采访时说,与去年6月的发现相比,琥珀中保存的古代鸟类裸露的头颈部保留了更长、更密的羽毛,代表了这一标本。它比新孵化的鸟或幼鸟更老。“这只鸟出生很久了,独自生活。它是目前琥珀中最发达的古鸟。”
薄薄一片“煎饼鸟”具有“反鸟类”的特征煎饼鸟标本自然光照片与荧光照片。“有趣的是,由于矿工的疏忽或自然风化,这个标本沿着冠状面剥蚀了。虽然失去了一些肉,但也暴露了身体许多区域的解剖细节,为学者提供了研究。独特的视角。”台北城市大学曾国伟教授告诉记者,“这种薄薄的标本被戏称为煎饼鸟”。
年轻的古鸟类学家邹景梅说,与蜥蜴相比,缅甸琥珀中的鸟类内含物仍然极其罕见。虽然煎饼鸟缺少一些左翅膀和腿,但它仍然是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代鸟类标本。通过x光三维扫描重建古代鸟类的骨骼结构,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煎饼鸟的颅底、脊柱、左前肢、骨盆区和股骨。这些骨骼都是相互关联的,比之前发现的雏鸟遗骸和孤立的鸟翼提供了更多的解剖学信息,也方便了我们鉴别古代鸟类。比如煎饼鸟标本的耻骨呈U型,中部强凹,耻骨末端的耻骨脚短,这些都属于“反鸟”的特征。
反鸟是白垩纪出现的一种相对原始的鸟类。它们都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大脚趾与其他三个脚趾相对,适合树栖。与活的鸟类相比,它们肩胛带骨的关节组合正好具有相反的凸凹性,因此得名。
反鸟作为鸟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曾经盛极一时,发现了几十个物种的化石记录。“鸟类和恐龙同时出现,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代霸主。后来也随着恐龙在白垩纪晚期灭绝了。”邢利达说。
穿越亿万年的推论未成年“蜂鸟”死后被封存目前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古鸟都是反鸟的。“煎饼鸟长约5厘米,与当今世界上最小的鸟——吸蜂鸟一样大,产于古巴,长约5厘米,重约1.8克。”路易斯·查普教授说,虽然煎饼鸟还未成年,但已经不是刚出生的小鸡了,有很好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些推论来自标本中暴露出的轴和枝又窄又深的初级飞羽,羽毛已经闭合,说明有坚硬的羽毛可以飞行。羽枝相对羽轴的发散角更接近进步飞禽,而不是反鸟中的骨干群。
那只鸟被树脂包裹的时候还活着吗?古生物学家发现,煎饼鸟标本的腹腔内不存在内脏,体腔内有许多破碎的乳白色隐蔽处,这些都表明该鸟在遇到流动的树脂之前已经死亡,腹部周围的一些软组织后来被风化了。“琥珀中死鸟周围的甲虫、昆虫粪便和植物碎片都暗示这种琥珀是在森林地面上或附近形成的。其中一些昆虫甚至可能扮演拾荒者的角色,但这需要更多的证据。”瑞安。麦克拉尔教授说。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中心的X射线荧光成像方法,研究小组获得了煎饼鸟化石暴露剖面的微量元素分布图。“以前是血的地方,会发现铁,骨头里会发现钙。简单来说,通过这样一张元素分布图,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鸟体的内部结构,并在未来找到同类型的鸟。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邢利达说。
“煎饼鸟”的发现,说明缅甸琥珀中的反鸟群体在白垩纪中期仍有较大的生态分化和辐射,对了解古代鸟类的进化有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8件珍贵辽宁古生物化石从欧洲万里归乡距今1.25亿年至1.6亿年的八种极其珍贵的恐龙和鸟类化石从欧洲回到了它们的故乡辽宁,并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正式落户。1月13日,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众多院士、专家以及地质古生物相关部门的嘉宾共同为回归化石揭幕。
欧洲收藏家愿捐珍贵化石回辽这八块化石大多约50厘米大小,只有一个小盗龙标本及其尾巴长度达到73厘米。它们的姿势不同,骨骼、翅膀甚至羽毛的痕迹清晰可见,保存完好。这8个化石包括7个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和1个原始鸟类化石,包括1.6亿年前的“好时近鸟龙”、“短羽始中国羽龙”和“徐的曙光鸟”;1.25亿年前的“曲祖热河鸟”;2017年公布的新属新种“孙氏蚕龙”。
这些化石均产于辽西的廖燕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后因各种原因在海外丢失。辽宁有廖燕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两个世界级的化石宝藏,对鸟类和被子植物的起源以及恐龙和早期哺乳动物的进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出产“中国龙鸟”、“孔子鸟”、“辽宁古果”等世界闻名的化石。
2017年1月,法国化石收藏家埃斯基里(Esquiri)委托比利时恐龙科学家戈弗雷(Godfrey)教授联系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孙戈教授,表示愿意将这8个在欧洲采集研究的化石标本免费赠送给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8件珍贵化石去年年底运到沈阳经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同意接收这些珍贵的化石标本,由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收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建立。其展品包括世界上最早的花“中国古果”,最原始的有毛哺乳动物状的“巨齿兽”,以及世界上唯一发现于中生代的滑蜥“赵香龙”。
2017年10月30日,由辽宁省化石管理局局长郭杰、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孙戈组成的中国接待代表团,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的协助下,与欧洲捐赠者在比利时皇家自然历史研究所正式举行了“中国化石回归中国——化石交接仪式”。
2017年11月中旬,这8块化石从比利时安全运回沈阳。在沈阳海关和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的帮助下,所有化石已于12月下旬安全抵达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返乡化石研究和观赏价值并重据报道,国际学术界对鸟类的起源争论了100多年,但在过去,这些争论缺乏化石证据。1996年以来,由于发现了中国的羽状恐龙“蜥脚类恐龙”、“尾羽龙”和“小盗龙”,特别是“好时的近鸟龙”,终于为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为解决鸟类起源问题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
孙戈说:“这八块‘还乡’化石对于研究鸟类的起源以及恐龙和鸟类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八种化石中,有“许暮鸟”、“短羽始中国羽龙”、“孙氏绢鸟龙”或原始鸟“曲祖热河鸟”等四种化石在海外失传后成为模式标本,即古生物命名新属新种时指定的典型代表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徐暮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鸟类,比“始祖鸟”早1000多万年。其模型标本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和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有羽毛恐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化石是沈阳师范大学2009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最早的有羽毛恐龙的重要补充。其余三个待研究标本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自2010年《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以来,我国化石保护的法制化已经深入人心,并在海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这份礼物是海外收藏家和研究专家支持中国化石保护工作的具体体现。据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王丽霞介绍,近年来,特别是《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海外遗失的重要古生物化石已有5000余件归还中国。
1.《琥珀现最完整古鸟 一亿年前琥珀现最完整古鸟 8件珍贵古生物化石从欧洲万里归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琥珀现最完整古鸟 一亿年前琥珀现最完整古鸟 8件珍贵古生物化石从欧洲万里归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5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