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曹丕留下了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如何得到曹操的全部遗产,对曹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曹操煞费苦心地创造了这个模式,让他的儿子能够成功地接管达汗江山,篡夺正统王朝,成为皇帝。
篡位不同于一般的改朝换代。改朝换代是基于末代暴君荒淫无道的舆论。叛乱分子有荣誉感,有信心建设它。但是汉献帝是个老实傻孩子,从来没有做过什么暴君的行为。即使东汉发布了一些误政,也是野心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下达的命令,与傀儡皇帝无关。所以曹丕不可能直接杀了汉献帝,夺走他的权力。他只能用“套路”来胁迫汉献帝退位,把皇位传给自己。
在《三国演义》中“曹丕废帝篡柳岩”,我们很容易发现曹丕一点信心都没有。与篡夺不同,篡夺需要的是精明的手段而不是暴力的手段。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成功篡夺的先例。王莽虽然篡夺了西汉,但是外人却抓住把柄,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曹丕想走的是一条全新的路,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沿袭历代帝王获取合法性的套路,曹丕首先想做一个“左青龙右白虎”的吉兆,来证明自己“天授皇权”的合法性。但是,老百姓在长期的政权更迭中积累了历史经验。什么带来好运?去糊弄鬼吧!所以光靠吉祥还远远不够,“大楚陈星王胜”这一套早就过时了。三国时代有哪些想自立的诸侯没玩过把戏?
曹丕另辟蹊径,玩文字游戏,把“魏”字拆解成“鬼近,委相连,当代汉,无话可说”。因为,在此之前,皇帝从来没有用过类似的套路,效果相当不错。那么,这部剧就不太好了,因为曹丕面对的是正统皇帝韩先帝。要退位,汉献帝必须亲自参加仪式,并且愿意当众说出退位宣言,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曹丕的梦幻效果是汉献帝中风偏瘫,对自己寄予厚望,以至于为了百姓的幸福而接管主权。这一次,曹丕非常躲躲闪闪,最后不得不在大臣们的支持下接过担子。让汉献帝中风偏瘫无疑是很难的,按照当时的毒理水平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所以只能要挟“主角”韩先帝,让他参与这部禅让剧。
为了让韩先帝上场,曹丕请了助理导演兼跑龙套演员华欣做韩先帝的“思想工作”。在影视作品中,副导演往往吃力不讨好,做的工作比导演多,却得不到多少名利。华歆无疑是为大师解决问题最好的助理导演,也是这部戏里最好的跑龙套。华歆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为自己的师傅胁迫韩先帝背黑锅。
华歆来找韩先帝。这时的韩先帝已经不是礼仪摆布的女婿,而是一个有想法有见解的中年傀儡皇帝。华歆首先把尧舜禅让的故事告诉了汉献帝,并告诉他古代禅让制度的价值,希望他能效仿帝尧。汉献帝保守,不肯放手。于是,华歆挺身而出,威逼利诱汉献帝,劝他做接君,否则会出事。
汉献帝怎么会受到这种人物的威胁?打算离开。王朗见事态即将失控,连忙示意华歆不惜一切代价逼汉献帝就范。于是,华歆一把抓住刘勰的龙袍,说道:“陛下,如果您不臣服于禅,那就好好玩。”当然,现实比作者描述的残酷得多。从“剑指皇帝”四个字来看,说明当时的汉献帝已经成了刀上之鱼,被献祭了。
华欣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这是最脏最累的活,肯定会被后人钉在耻辱柱上。以后如果有人评价伟大的魏国政权,一定会把自己拉出来鞭尸。然而,华欣勇敢地承担了一切。在整个禅让事件乃至三国格局的变化中,曹丕和刘备的表现都堪称虚伪。整个活动中表现最好的是花心,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一个副导演,因为他的表演是最正宗的,不含任何水分。
韩先帝因为生命威胁不得不臣服皇权。曹丕听说刘勰愿意让位,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以为自己可以得奖。他喜出望外,想自然地接过皇位。然而编剧司马懿却站出来告诉曹丕,时间还没到。汉献帝的圣旨虽然送到了他的家门口,但王维作为总导演,却不得不“为了摆脱世人的诋毁,表现出自己的谦虚”。
看,或者怎么说编剧往往是整个剧组里最有才华的?只有编剧把剧本解剖透彻,明白如果在这个时候停下来,一定会让世界“诋毁”。任何政治行动都必须考虑到背后的公众舆论。如果你不做出一些让步,这个世界将不可避免地说话。上帝希望我们在一句话惊醒的时候,遇到几个错的人。曹丕连忙告诉司马懿,他的德行不够。他怎么能拿下正统王朝?所以仍然是“不求大贤,但求天嗣之位”。
男主角韩先帝就是想早点结束这场闹剧,所以又让道了。司马懿的灵感被曹丕记住了,所以这次他仍然拒绝接受近在咫尺的皇权。而是找辅导员贾旭商量。外勤人员贾旭担心自己没有参演这部剧,于是迅速为演员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贾诩把暗箱操作的所有内容都放在了桌子上:在盛大的退位仪式上,汉献帝刘勰捧着他的传国宝交给了曹丕。那两个人把我推来推去,像过年的红包。最后,曹丕摆出一副“看得出这个国家不是他的要塞”的表情,安心的坐在龙椅上。
至此,好戏终于结束了。特别是最后的退让仪式,得到了北方观众的高度赞扬。除了南方观众是汉献帝的“真爱粉”,情绪有些反动之外,该剧大获成功。
但是曹丕在这部剧中的表现还是不成熟的,可能是因为曹丕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执导禅剧的导演,所以会暴露出轻狂暴力等缺陷。如果司马懿、贾诩等幕僚没有及时站出来帮助导演,恐怕曹丕会成为下一个蠢人。
司马懿和贾诩是编剧,另一个是外勤。两个人都没有走到台前,所以工作还是挺干净的。虽然偶尔会以客串选手的身份出现,但两人在关键时刻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这部剧里,两人暴露了自己“禅学”的高明功力,也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
如果曹操是总导演,他会怀疑司马懿和贾诩是否有一天会成为导演,夺取自己的国家。司马懿和贾诩也深知主公的嫌疑,所以贾诩选择了退出政坛,功成身退;而司马懿则大踏步前进,牢牢地绑在曹氏家族的政治利益上,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帮助后人打好基础。
其实本质上,司马懿父子才是“禅让”最成功的专家。可以说,魏晋时期的两部汉剧都是由这两代人主导的。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相比,曹丕这小子还是嫩了点。成为皇帝后,曹丕在告诉文武官员“我知道虞舜”时,透露了他作为一个小偷的本质。
姚舜禹之后的覆灭,多半是篡夺皇权的诡计,所谓“覆灭”不过是个幌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虞舜问题”可以做,但不能说。谁说出来都会显得无能,曹丕的不成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另外,曹丕元没有他爸的眼光和手腕。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曹操身上,司马懿和贾诩这两位“禅让”专家早就消失了。这两个又粗又黑的家伙怎么会被落下?历史证明,曹丕的错误极其严重,他对司马懿的忽视也使曹魏江山被司马师篡夺。
这部“冥想剧”成功上映后,韩曙地区也随之上演了一部“自力更生剧”。众所周知,汉武帝刘勰是主动让位的。作为既得利益者,曹丕自然不会为难英雄刘勰。
然而,韩曙地区也有一个成熟的剧组,一部关于“自力更生”的戏剧由总导演诸葛亮和主人公刘备执导。
在这部剧里,刘备精辟地指出了曹魏篡汉的本质,硬生生地补上了活皇帝刘勰。
由于删除了汉献帝的场景,男主角刘备成为唯一的“汉正统”,有资格继承达汗作为皇帝的正统。
事实上,刘备一直在等待曹丕等人来指挥灭亡。否则,汉献帝在世时,坐在蜀汉的刘备没有资格称帝。
至于孙权,由于缺少剧组人员,又没有做皇帝的托辞和血缘关系,只能在蜀国和魏国自立之后“活在非中土”。孙权当了皇帝,连必要的祭祀器皿和礼仪仪式都没有。
孙权称帝的戏,相对于严肃的蜀魏剧组,只能算是团队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大楚兴陈胜王 曹丕“禅让戏”演完,吴蜀立马上演“自立戏”,结果刘备成了正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楚兴陈胜王 曹丕“禅让戏”演完,吴蜀立马上演“自立戏”,结果刘备成了正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5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