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同学反映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有工资记录,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一些企业冒用。对此,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发表了两项声明予以回应。
声明称,陕西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相关情况,组织相关部门会同学校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核查。据初步调查,截至4月21日17时,个人纳税记录异常学生614人,涉及企业83家。
其中员工3人以上的企业有22家,可能存在冒用信息、虚报工资的情况。以上涉及的企业都不是在校学生的就业单位,不存在学生“就业”的问题。
目前,学校已向辖区公安税务部门举报学生信息泄露和涉案企业虚报工资,公安税务部门已介入调查。一些企业主动澄清事实,向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发出道歉声明,取消了大部分学生“被付费”的情况。
工资记录出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名字中
除了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也有不少学生。
四川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陈豪和班上30多人查询了成都某公司的薪资记录。
4月22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也就相关情况发表声明,称已向永川区公安局宣化路派出所报案,并组织相关学生对“个人所得税”APP软件进行投诉。目前,教职员工尚未披露学生信息。
欺诈使用大学生信息公司或逃税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刚解释说,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父母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申报子女教育、子女继续教育等特殊扣除项目。“如果大学生的身份信息作为员工被盗,说明他们已经被录用了。不再处于学历教育状态,家长去申报教育经费专项扣除时,可能会出现未申报的结果。”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王浩表示,如果大学生在非就业单位找到工资、薪金,可能存在企业以大学生实习为名,通过虚假支付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企业在造假大学生薪酬时,需要大学生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所以也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
李刚表示,获取大学生个人信息后,“一是将大学生伪装成员工,少交企业所得税”。企业做账的时候,雇了假的人虚报工资,企业应税收入减少,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
“另一种是利用大学生分享高管的高工资和薪金,降低适用于高管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李刚表示,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受制于过高的累进税率,工资越高,适用税率越高。如果高工资分配给多个个人,相应的适用税率会降低,少缴税自然。
李刚表示,如果上述问题属实,将违反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属于偷税行为。少缴税款数额过高,涉嫌构成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偷税犯罪。金额超过5万的,可以立案。
此外,王浩呼吁通过宣传鼓励人们关注个人所得税APP信息,及时向税务机关反映和报告异常信息,打击税收违法行为,营造诚信纳税环境。
1.《高校学生“被发工资”公安、税务介入调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校学生“被发工资”公安、税务介入调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7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