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浙江省临海市发现,该市在提出抓“六保”、促“六保”的同时,封杀了一个按正常程序申报、能带动数万人就业的民生工程。市内很多行政部门全方位寻找项目问题,企业人员轮流被传唤问话,或者被迫四处逃窜投诉,或者被拘留,项目停止时影响到上千名经营者。
8月15日,记者走访了这家大型农副产品冷链保鲜物流批发市场,该市场已经建成,即将开业,但被封锁。我看到大门被几个执法人员把守,不能正常进出。大交易区空空无一人,各种设备和建筑材料散落在地上,一片狼藉。一些地方干部群众告诉记者,一个促进发展、稳定就业、惠及民生的好项目被关闭,令人难以置信。
7月13日晚,临海市政府召见彪马集团董事长沈、河马公司负责人,参加与17个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联合约谈。此前已接受相关登记的市场监管总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家发改委等各部门负责人一一发言,异口同声地表示“河马市场项目违法违规”。会议口头宣布停止河马市场。
7月16日晚,临海市大田街道办事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住建局在临海市政府网站上联合发布了《致彪马集团(河马市场)全体商户的通知》,宣布河马市场为“违法项目”,并要求全市各级公务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该通知两次以上。据报道,市政当局的工作人员还一个接一个地给进入河马市场的商家打电话,鼓励和强迫商家集体退出市场。
7月19日,临海市召开河马市场违法违规情况通报会,称该项目涉嫌“改变土地用途、违规投资、厂房内违章建筑多、消防安全等”。临海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做好“六保”“六保”的决心是坚决的”,但“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自己的站位”,“全方位妥善处理河马市场违法违规项目”。
记者了解到,很多进入河马市场的商家,在他们的生产基地借入高额资金承包大川的蔬菜大棚,很多都是几百亩,有的还建了大型冷库。他们从山东、河北、甘肃、安徽运来的农副产品也陆续如期进入河马市场。“我在河马市场承包了10个摊位,借了100多万去了一家大型冷库。现在我突然不放手了。不知道外债怎么还。”一个山东商人说。
50个河马市场商家签的一封求助信,说他们2000多名从全国各地来到临海,投入大量资金进入河马市场,才发现没有意外,欲哭无泪。
为响应河马市场项目,临海市委、市政府于7月14日至15日组建了3个工作组,20余人进驻项目所在地大田街,并成立了总部。据报道,工作组轮番采访询问了河马公司除保安、保洁人员外的全体员工,共计40多人次。彪马集团董事局秘书办公室副主任王、河马公司市场部主任对记者表示,面试官和询问者提供了现成的讯问笔录和访谈记录,其主要内容指向“沈组织领导非法经营活动”,因此他们坚持拒绝签字而不删除此声明。
7月28日凌晨1时30分,临海市公安局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传唤河马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利珍到辖区派出所进行讯问;7月29日,该局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王利珍进行刑事拘留。
据报道,临海市河马市场关闭后,多次被询问的河马公司副总经理苗洪斌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度假,临海警方于8月1日晚8时至凌晨2时赶到潍坊市潍城区亚多酒店对苗洪斌进行了检查。第二天下午2点至6点,苗宏斌再次被临海警方盘查。苗宏斌两天后死于心脏病。
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河马市场事件”是由土地收储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都不应该用行政权力和公权力来扳倒它。合浦律师事务所律师闫雪刚认为,如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强调私营企业的经营行为,法律、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禁止的,不追究非法经营罪的刑事责任。“同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和司法解释,谨慎使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的下款。”
中国政法大学谭秋贵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落实中央帮助企业脱困的政策,千方百计留住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六个保证”、“六个稳定”的应有之义。但是,我们也不能低估一些积累的劣势对政策执行的干扰。我们要深入解剖“河马市场事件”这一典型麻雀,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方法,才能打通顶层政策设计和基层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1.《浙江临海“掐死”民生项目 具体是怎么回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浙江临海“掐死”民生项目 具体是怎么回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0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