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相当于人体的“净水器”,可以产生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一个肾可以承担全身的代谢需求。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一旦无法排出体外,将直接威胁生命。据统计,我国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为10%~13%,全国约有1亿患者。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可能会被慢性肾脏疾病所困扰。
五种表现提醒肾脏的问题
肾脏有巨大的代偿功能,“轻伤不能跌破火线”,一般是没有症状的。只有肾功能受损75%以上才会出现贫血、恶心、疲劳等症状。为了早日发现肾脏的求救信号,生活中不要忽视这些线索。
眼睛浮肿
眼睑水肿是写在脸上的预警信号,肾脏负责水和液体的代谢。如果早上发现眼睑水肿或足部水肿,要考虑肾脏问题。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肾脏疾病发展到末期,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尿液中有泡沫
尿液颜色为红色,或者尿液表面漂浮有小泡沫,难以消失。你应该去肾内科检查。
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 ~ 2000ml,尿量增加或减少可能是肾病。
发痒的皮肤
在肾不好的地方,尿素不能通过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出,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滋肾的“黄金法则”
滋肾的“金科玉律”就是找出肾喜恶后的定制方法。
喝足够的水
如果你没有喝足够的水,尿液的量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会增加。常见肾结石、肾积水等。与长期饮水密切相关。正常人每天应喝1.5至2升水,以降低患肾病的风险。心肺功能较差者,饮水量应按照医嘱。
尿频
尿液在膀胱中储存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细菌繁殖,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增加结石的概率。长时间憋尿也会造成尿液反流,导致肾盂肾炎,严重时甚至影响肾功能。
少吃盐
饮食中95%的盐被肾脏代谢。如果吃得太咸,对肾脏的负担自然会增加。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6克。少吃加工食品和外出就餐是减少盐的好方法。
少吃肉
长期吃大鱼大肉的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使肾脏处于“超负荷”状态。在日常饮食中限制肉类的摄入量。
了解保护肾脏的穴位
涌泉穴:是肾经最大的穴位,能补肾固元,使人肾精充足。
取穴:人体足底穴位位于前脚凹陷处第2、3足趾缝合头端与脚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也就是你鞋底前端凹陷的地方。
按摩方法:“搓脚”,俗称“搓脚”,每天晚上用一只手托住脚趾,用另一只手用力搓脚几百次,直到感觉脚暖和了,换另一只脚,和以前一样。然后,脚趾转动几下,双脚相互摩擦几十次。
功能:温通血脉,引火向下,调和阴阳。
调理疾病:失眠、腰膝酸软、行走疲劳、高血压、性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
太溪穴:肾经气流汇聚之处,调动生命动力,是肾经之源。
取穴:位于足内侧、内踝背部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手按揉时有轻微肿胀疼痛。太溪穴,肾经充满气,是补益之穴。按摩时盘腿而坐,左手拇指按右踝太溪穴,左右各按10次。和以前一样,左右脚踝交替。力量是疼痛或麻木的感觉。
功能:燥脾湿,生胃气。
调理疾病:失眠、健忘、咳嗽、哮喘、牙痛、痛风、尿酸过高、手脚冰凉、雀斑和痘痘、美白肌肤。
肾俞穴:寒湿水蒸气运出膀胱,肾气运入运出。
选点:距第二腰椎棘突1.5英寸。它的位置类似于我们解剖中的两个肾,对应于我们腰背位置的两个肾,所以我们称腰为“肾的腑”。
按摩方法:双手中指按在两侧肾俞穴上,或用空拳搓,直至局部有发热感。或者先搓搓双手掌心,使掌心发热,然后迅速将手掌贴在肾俞穴上(不要隔衣),用脊柱从脊柱两侧至臀部之间垂直擦拭手掌,频率保持在80-100次/min,持续3-5分钟。
功能:壮阳、助运、利尿。
调理疾病:腰肌酸痛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足跟疼痛,高血压,耳鸣,精力下降。本文中的一些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查查看 五个表现提醒肾脏可能出问题,对照自己查查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查查看 五个表现提醒肾脏可能出问题,对照自己查查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17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