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一次空难发生后,人们都急切地希望知道真相是什么。然而从以往的一些空难调查过程不难发现,空难调查往往错综复杂,困难重重。
以马航MH17航班空难为例,2014年7月17日,原定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航MH17航班客机在靠近俄罗斯边界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由于超过一半遇难者来自荷兰,荷兰安全委员会主导这次空难的国际调查,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乌克兰、英国、美国等国参与调查。
由于需要协调调查分工、当地局势复杂多变以及飞机坠毁区域面积较大等,历时一年多,直到2015年10月13日,荷兰方面才公布了这次空难的调查报告,称空难是由一枚导弹在驾驶舱左上方爆炸导致,导弹系由“山毛榉”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发射,但确定导弹的具体发射地点不在荷兰安全委员会的调查范围内。
然而,俄罗斯方面马上表示“坚决反对”这一调查结果,称这一调查报告并非完全基于对资料的客观分析,而是“为预想的情况搜集证据”,其中不合逻辑的地方已超过可接受范围。
10月31日刚刚发生的这起空难,也涉及多个国家。失事的空客A321在德国建造、飞机由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运营,从埃及沙姆沙伊赫飞往俄圣彼得堡,坠机地点在埃及西奈半岛阿里什地区南部山区。
而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相关规定,失事飞机的设计方所在国也要派政府调查人员参与空难调查。
因此,目前埃及民航局、俄罗斯联邦航空委员会、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法国空客公司以及德国联邦空难调查局等都将派员参与此次空难调查。
除去上述政府合作层面的因素,在技术层面,也存在诸多耗时费力的因素。比如事故现场勘查鉴定、残骸收集分析、黑匣子寻找及数据分析等。
“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这两个黑匣子,是公认的可以为破解空难谜团提供核心证据的关键设备。所以通常一架航班失事后,寻找黑匣子会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但是,首先,黑匣子本身并非坚不可摧。在大多数空难中,黑匣子能经受住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破坏。但在少数案例中,也曾出现“语音记录器”因设置错误或电路故障只存下少量通话内容。有的“数据记录器”因在深海浸泡两年之久,导致部分数据无法恢复。
其次,黑匣子是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首先得能找到黑匣子。马航MH370失事航班的黑匣子至今也许仍沉在印度洋底某个地方。要到海底深处寻找黑匣子,需要使用水下航行器。与水面残骸搜寻相比,水下搜寻黑匣子及洋底残骸更为缓慢,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寻找黑匣子也常常是在“碰运气”。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有19架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至今未找到,其中就包括MH370的黑匣子。
假设调查人员幸运地找到了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解读黑匣子也需要一定时间。每次空难的原因及破坏程度都不尽相同,调查人员可能需通过清洗、真空干燥、数据下载、修复读取等步骤来解读黑匣子信息。如果顺利这个过程最短可能需要数周。
但如果黑匣子中支撑器件的基板、芯片等基础部分受损,则破译会遇到很大困难。遇到黑匣子无法破译的个案,空难调查结论可能在空难后一年甚至数年后才公布,而且语焉不详,难以服众。本站
1.《空难调查 空难调查为何耗时长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空难调查 空难调查为何耗时长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