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境外蝗虫泛滥成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蚂蚱和蝗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许许多多稻田里的蚂蚱长得非常像蝗虫?它们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东非遭遇了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FAO(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预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国家的沙漠蝗灾正在迅速蔓延,目前推算仅三国境内的蝗灾以超过3600亿只,或对非洲粮食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而进入1月份以来,蝗灾更是越过红海进入西亚地区,也门、阿曼、沙特均受到了波及。目前蝗灾已经越过波斯湾,从阿拉伯半岛进入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给上述地区的农业、工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全球的粮食储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联合国已经在呼吁各国捐助,各大国陆陆续续也会捐一些,但历来非洲的饥荒都是比较司空见惯的事情,各国的帮助是否及时有效、资金能否充分到位、粮农组织的工作效率、粮食到位后的发放等等……这些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即使各国加大援助,往往落入民众手里的粮食还是少得可怜,援助使用的低效率也是很多国家逐渐对非洲援助懈怠的因素。

蝗虫威胁非洲最新消息

2019年12月以来,非洲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截至2月16日,印度蝗灾已基本结束,但印度政府仍发布预警称,今年6月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蝗灾。我国面对蝗虫,曾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除采取化学药物外,由一群群牧鸡、牧鸭组成的“生物部队”也在新疆的“灭蝗大战”中大显身手。

那么,就有很多人要问了,蝗虫和我们小时抓的那个蚂蚱是一样的吗?它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呢,一下子就出现了数十个蝗虫群每个蝗群多大几千万的蝗虫,铺天盖地的掠过,所到之处不论是庄家还是植被所有绿色消失,大地都变成了灰色。

蝗总科的昆虫都可以叫做蝗虫,蝗总科包括8个科,我们通常所说的蚂蚱主要是剑角蝗科中的蝗虫和锥头蝗科负蝗属的蝗虫.(以上使用的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总科--科--属)简单的说也就是:蝗虫包括的范围大,蚂蚱是蝗虫中的一些类群.蝗虫和蚂蚱都不是学名,都是俗称,只不过蚂蚱的叫法更为民间化,学术上不使用的,蝗虫这种叫法学术上是比较公认可以使用的,很明确就是蝗总科的昆虫。

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所以我们小的时候玩的蚂蚱就是这次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号称臭名昭著的生物炸弹,顶级的空中杀手,如同空中轰炸机一样让人闻风丧胆。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爆发蝗灾呢,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另一项研究实验表明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他们有着庞大的族群和一种集体意识导致根本不会在乎任何的捕杀行为,所谓的飞机喷洒农药以及人工除虫对于蝗群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一来数量庞大多大上千万只,二来移动速度 过快,蝗群一天可行军150km,可飞跃高山越过大海。

在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的时刻,一些国家又拉响了蝗灾警报。

当前,始于非洲的蝗灾已给多国带来巨大影响,已抵达邻国巴基斯坦的蝗灾会否进一步飞入中国?对中国会造成何种影响?

此次蝗灾危害为何如此严重?

蝗灾年年都会在世界各地发生,但今年的蝗灾之所以给多国造成巨大影响并引起恐慌,还要从引起此次蝗灾的罪魁祸首“沙漠蝗”说起。

沙漠蝗,是红海两岸、非洲北部等地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长距离迁徙的能力。据测算,一小群沙漠蝗虫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10头大象或2500人的口粮。

而今年沙漠蝗灾造成的破坏更甚以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信息显示,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目前,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今年沙漠蝗灾为何尤其严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非洲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蝗灾,形成了较大的蝗虫基数,蝗虫大量繁殖形成群居,“群居型的蝗虫行动一致性很高,危害巨大,不论走到哪都会把农作物一扫而光,形成‘无烟的火灾’。”

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已发生沙漠蝗灾,而在往年,当地发生沙漠蝗灾的日期还要推迟3个多月。张泽华表示,沙漠蝗通常在每年的5、6月份才会迁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今年蝗灾之所以提前发生,是因为去年较严重的蝗灾使很多蝗虫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处留下了虫卵,目前发生的沙漠蝗灾是由当地留下的虫卵孵化形成的。

“全球进入紧急状态?”

当前,遭受重创的非洲、亚洲多国已开始采取措施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际机构也多次对外发布警告信息。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对外通报,这场发生在非洲的蝗虫入侵将使大约19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国际社会应立即开始行动。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也表示,希望各国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如不迅速采取行动,人类将面临一场迅速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此前有消息称,联合国已发布“全球进入紧急状态”的通知。对此,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经多方查证,联合国层面暂未发出“全球进入紧急状态”的通知,联合国有关机构人员表示,联合国发布的消息须以官方权威消息来源为准,建议不要轻信一些民间消息,引起不必要恐慌,更需要做的是一起努力,抵御灾情。

蝗灾是否会进入中国?

目前,沙漠蝗灾已在中国大门外,会否进一步影响中国?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16日对外表示,考虑到中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张泽华表示,就目前发生在中国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灾来看,主要是刚孵化的弱虫,暂时越不过青藏高原。

长期看,此次蝗灾还有延续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向全球预警,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或可增长至目前的500倍。

张泽华表示,根据迁飞路线,今年起始于于非洲的蝗群依然会在5、6月份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带,与当地孵化的蝗虫合流后进一步扩散至印度全境、孟加拉国和缅甸,而那时恰逢中国的季风季节,蝗虫也可能随季风进入云南地区。

蝗灾将给中国带来多大影响?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监测调度分析,沙漠蝗对中国的危害概率很小,大规模暴发蝗灾风险很低。

谈及沙漠蝗对中国的影响,张泽华表示,就目前看,沙漠蝗还难以翻越青藏高原,即便过一段时间长成成虫后可能飞至西藏,但西藏海拔高,还不会对中国农业产生太大影响;到了六七月份,假如沙漠蝗灾会随季风进入云南,中国西南地区也有横断山脉对其进一步阻隔,从而减小蝗虫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显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气候还不足以使蝗虫在大部分地区扩散,另外中国的灭蝗技术已十分成熟,只要能够及时发现蝗虫灾害,及时处置,是能够控制好蝗灾的。

中国需做好哪些应对之策?

蝗虫灾害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据了解,中国有蝗虫一千多种,中国每年都会发生一亿亩以上的蝗虫灾害,为防控蝗灾耗费巨大。虽然预测此次蝗灾对中国的影响较小,但专家表示,仍需要密切关注蝗灾动向,做好万全准备。

据了解,中国历史上尚未有发生沙漠蝗危害的记载。张泽华表示,对中国来说,沙漠蝗相当于一个新物种,对其发生规律还知之甚少,虽然打药也能控制住,但其风险在于在本土形成种群,再彻底消灭就比较困难,需要加强对沙漠蝗这个“新物种”的研究,找到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此外,张泽华还表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的草原地区,或从蒙古、中亚地区传入,此次沙漠蝗的肆虐和迁飞路线提醒中国,需要增强对西南边境地区的蝗灾监测,及时发现,把蝗灾消灭在萌芽之中,“以前防控蝗灾只关注中国的北大门和西大门,现在还要加上南大门。”

对于全球的蝗灾动向,中国官方已提高了警惕,提出将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并安排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边境地区的蝗虫监测,严防境外沙漠蝗迁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控应对准备。

张泽华还建议,防控蝗灾需要加强国际协作,统一防控,“把蝗灾消灭在国门外”;长期还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采取不育诱导、微生物农药、引入天敌等绿色防控手段,形成“即使有蝗虫也不形成灾害”的有利循环。

1.《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 非洲蝗灾蝗虫事件最新消息2020年情况进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 非洲蝗灾蝗虫事件最新消息2020年情况进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5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