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4月10日14: 05。今天,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宣布,以相亲为名,起诉多起诈骗案件。第一分院检察官认为,犯罪分子利用大龄青年及其家人急于结婚的心理,通过交友网站相互了解,发布虚假信息获取信任,以各种理由骗取财物,对被害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应予以高度重视。
骗局的第一步:以交友网站为主要渠道,找到犯罪目标
据某分局检察官介绍,一些不需要真实身份、注册简单、隐蔽性强、受众广泛的交友网站或相关聊天软件,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发布虚假交友信息、吸引不明受害者的主要犯罪工具。在被起诉的案件中,许多人通过交友网站或在线软件认识受害者。
案件:已婚罗某某通过国内某知名交友网站认识被害人何某某,并以“罗丽萍”为笔名与何某某发生性关系。获得信任后,以帮助找工作、购买保险、办银行卡等名义诈骗被害人6.4万元。
此外,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任某在另一家知名交友网站上以“胡兰”、“唐”为假名注册了多个账户,发布了多条虚假交友信息,并在网上结识了被害人冯某和。获得信任后,以给车加油、自己看病、借钱等理由骗取被害人3.7万元。
骗局的第二步:用假身份会面,消除顾虑,获得信任
据某分局检察官介绍,犯罪分子通常通过主动出示“身份证明”或支付少量款项,甚至与被害人同吃同住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诚意”,以消除被害人的思想顾虑和戒备心理,为等待骗钱机会打下基础。在被起诉的案件中,无论是通过交友网站还是媒人,都是如此。
案情:肖默松在交友网站上注册了“姚世华”虚假信息,并结识了被害人李。他见到李时,主动出示了自己的假身份证“姚世华”,并提出将钱存入李的银行卡,以证明自己的诚意。在获得信任后,他拿着受害者的银行卡密码,4次套现2万元。
王某某和俞莫愁以假结婚的名义合谋诈骗。俞莫愁将王某某介绍给被害人刘为女友,通过让王先与刘发生性关系取得信任,从而骗取被害人1.1万元。
骗局的第三步:设置一套以各种理由骗取财物
据第一分院检察官介绍,犯罪分子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上演了“悲情剧”或“独角戏”,编造借口,如为自己或家人遇险、与前任解决婚姻纠纷、购买日用品、赠送结婚礼物、多次向被害人索要财物等。
案例:他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受害者吴某,并谎称自己被称为“李鸣宇”。他是重庆某单位的公务员。在爱上吴某并骗取信任后,他编造自己涉嫌贪污犯罪接受调查,并以紧急使用手机和逃逸的名义诈骗受害人1300元现金、3部苹果手机和1部金顺手机。
检察建议:规范交友网站
为了预防和遏制此类犯罪,检察机关建议规范交友网站。加强用户身份验证,探索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实名认证体系,杜绝以虚假身份信息“钓鱼”的情况。
此外,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用典型案例解读案件,增强自我防范和欺诈识别意识。
1.《重庆婚恋网 检察官揭秘婚恋网站上的骗子“三步曲” 你中招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重庆婚恋网 检察官揭秘婚恋网站上的骗子“三步曲” 你中招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6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