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砖块比较松散,不容易雕琢,所以人像砖块的画面往往比较稀疏简单,没有那么多细节,有的甚至有夸张变形。人物有时拉长,有时压缩,有时腰身甚至缩成一条线,有时压缩成玩偶般的矮子,甚至一座山都可以抽象成三角形。
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而是集中于暗示和渲染一种情感和氛围。在中国人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态的或者平衡性很好的作品。运动和节奏在中国人像砖上随处可见。就像上面说的四川人像砖《一社收割》的收割部分,三个割穗机,两个割草机,一个挑夫,因为交错的排列,形成了起伏的节奏感,就像一波一波的层层推进。这种动态感和力度,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砖砚:旧砖旧瓦成新砚
秦汉时期宏伟的宫殿早已消失,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屡见不鲜。古人早期制作的砚台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自然进入了文人的视野。
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学者把古砖做成砚石,唐代吴荣的《古瓦砚赋》中说:“不要说没用,碎瓦成砚”。清代,砖砚成为一种时尚,成为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以汉魏刻字瓦当砚、铜雀台瓦砚、砖砚最为著名。
最值得一提的是同阙太华砚。通阙台建于210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建安十五年。建安人才曹植,曾在此留下名篇《登台赋》:“筑高门之窘,太明矣。”通阙台多么雄伟,却经不起隋文帝的火炼。以后学者只能对废墟哀叹:“藤蔓已分,狐兔纵横。”露台被破坏了,但砖块依然存在。铜格台使用的砖瓦经过精心处理,烧出来的砖瓦光滑细腻,最适合制作砚台。《自习室四谱》上说:“体质细腻坚硬如石,易送墨。这个古的最重要,现在没有了。”
砖瓦砚既是古董,又是实用文具,自然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为王写了一篇墓志铭,他的儿子赏给他一个铜雀台瓦。黄庭坚很高兴,做了瓦砚后写了碑文记下来。清宫藏通阙台瓦砚上也有许多印章,可见甘龙也十分欣赏瓦砚。民国时期,号称海上第一砚的徐世昌,不仅到处收集古砖砚,还聘请砚师将他所藏的古砖砚全部制成砚,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砖砚。
古人注重脉络的延续,散落在杂草中的砖块继承了秦汉魏晋的韵味,磨成砚台,正好引发了文人对古代的留恋。难怪历代那么多文人骚客痴迷于此。
1.《瓦片层层并一起 砖瓦亦风华 一枚瓦片就是一页鲜活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瓦片层层并一起 砖瓦亦风华 一枚瓦片就是一页鲜活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6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