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春,重庆团委部分领导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二位是萧楚女。
■以“褚女”为笔名发表文章,以笔为武器宣传马列主义、救国救民的真理,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行。
■1922年9月至1925年5月,在巴山蜀水之间播下革命火种,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川渝传播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组织的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就是萧楚女,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家、教育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同学,你不觉得蜡烛可以发光吗?做人要像蜡烛。在有限的生命中,有一热一光,给人以光明和温暖。”1926年,萧楚女在广州农学院和黄埔军校带病工作时,曾对学生们说过这样的话。
“人生应该像一支蜡烛,从头燃到尾,永远明亮。”9月16日,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副主任李煜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表示,这就是萧楚女的人生观,他的人生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燃烧着自己,点燃着革命的火焰。
推动省四师成为川东革命的摇篮
萧楚女原名舒烈,1891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岛的一个小商业家庭李煜介绍说,萧楚女早年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他年轻时参加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萧楚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常常把“谁获得青春,谁就胜利”作为自己的口头禅。无论萧楚女走到哪里,他都以报纸和学校讲台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火种,积极投身青年运动。
1923年,应四川第四师范校长刘名洋的邀请,萧楚女来到万县康家湾教书,传播革命思想。
萧楚女没想到的是,当他来到省四师时,发现川南最高学府正在进行封建奴化教育。在“读书救国”的口号下,要求学生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整天埋在旧纸堆里。
“这个和当时省四师的老师有关。”万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熊世忠说,当时清朝的前朝贡程洪佐和北大的高材生李满成担任语文老师,用的课本都是经典和历史的子集,比如《明儒学教案》,让整个学校看起来死气沉沉。
这种情况对萧楚女来说自然很困难。熊世忠说,萧楚女首先抛弃了统一的语文课本,自己编讲义,反对八股,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当教材,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时局,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革命思想。“特别是在谈到《狂人日记》时,通过对《狂人日记》中人物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鲁迅的小说深刻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
“萧楚女不仅在课本上努力学习,而且在课堂外也煞费苦心。六角亭是他的主要活动场所。”在今天的重庆幼儿师范学院,六角亭矗立在两栋教学楼之间。熊世忠介绍说,这个小亭子虽然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原来的样子——青砖白瓦之间写着“六角亭”二字。
萧楚女在省四师期间组织学生成立读书俱乐部,推荐他们学习李大钊、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学习中共中央机关周报《向导》上的文章,指导大家学习革命理论。
在萧楚女的不断努力下,全省四师的革命氛围越来越浓。1923年夏,吴仪、郑淑伦等人在萧楚女的介绍下秘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而点燃了川东地区的革命之火。
写百万字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
萧楚女在万县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他们以行为过激为由命令萧楚女离开万县。面对反动势力的迫害,1923年6月,萧楚女从万县来到重庆,在四川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语文老师,并兼任《新蜀报》主编。
《新蜀报》创办于1921年,是当时重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重庆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开始通过《新蜀报》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走上革命道路。
加入《新蜀报》后,开始系统地向广大青年介绍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无情地抨击当前和存在的问题,回答青年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并撰写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现实》等文章。
他的斗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积极反映工人、农民和公民的苦难。他的文章不仅受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追捧,也受到许多市民的喜爱,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被反动派控制的报纸也不得不称赞萧楚女的文章,“文字充满了风和雷,声音变成了石头”。
1924年11月19日,日本商船“德阳丸”在重庆杀害海关人员,引起重庆人民极大愤慨。萧楚女以“匪石”、“寸铁”为笔名,在《新蜀报》上发表短评:“中国外交之所以失败,一部分是因为国家衰弱,一部分是因为有关官员巴结外国的意愿。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每一个读者——每一个爱国的国民,请被牢牢守护!”
11月27日,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代表大会在福岛召开。10点左右,赶到会场,分发了额外的他连夜赶写印刷的《新蜀报闻关于“德阳丸”案的疑点》,并就两封公函提出了16个问题,一扫迷雾。
在《新蜀报》期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写了100多万字的反帝反封建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1933年,《新蜀报4000号》发行纪念画册,称萧楚女为《新蜀报》的“第一英雄”。
我奉命来重庆调整重庆团委领导小组
在三峡博物馆城市路展厅,一张照片特别醒目——一个壮汉站在中间,周围都是学生。
“照片中间的人是著名革命家萧楚女,他曾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煜介绍说,这张照片不仅见证了萧楚女在重庆的革命活动,还与他在共青团中央的命令下来到重庆整顿重庆团委有关。
事件的起因与当时的重庆团委领导唐伯坤有关。唐伯坤作为重庆共青团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实际领导者,组织能力较弱,经常不参加会议和活动。同时,他认为重庆团委是民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庆团委组织混乱,战斗力不强。
面对重庆团委的这种局面,很多同志都在努力改变。为此,、童永胜、张、都向团中央报告,要求给予更具体的指导或派人到四川加强领导。1924年9月1日,共青团中央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正式任命萧楚女为四川特派员,赋予他“查阅文件、教育同志、整顿组织的全部权力”。
在萧楚女接管整个任务之初,重庆团委的一些不知名人士在唐伯坤的鼓动下,不信任萧楚女,甚至攻击他。
萧楚女冷静下来,仔细调查。在实际斗争过程中,萧楚女认识到,重庆绝大多数团员都是忠于革命事业的有为青年。因此,他决定言归于好,同时调整思路,团结多数,对重庆团委的领导班子进行必要的调整。
1925年1月,在萧楚女的指导下,重庆共青团委员会再次当选。杨闇公当选为书记,童永胜当选为宣传干事,罗世文主要负责学生工作。"“一月改选”标志着重庆整个群体的终结."李渔说,以杨闇公、童永胜、罗世文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也把共青团工作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27年4月,萧楚女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捕。行刑前,萧楚女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刽子手说:“你的蜡烛就要熄灭了。你愿意在这生死关头忏悔吗?”萧楚女大声说道:“杀!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不怕死,共产主义运动不能被镇压。总有一天,人民会审判你们这些狗和狼!”
“萧楚女的‘红烛’生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奉献,勇于创新,不仅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是当代党员学习的榜样。”李煜说。记者王力
1.《萧楚女 追寻先烈的足迹|萧楚女在重庆的“红烛”人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萧楚女 追寻先烈的足迹|萧楚女在重庆的“红烛”人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6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