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阅读:

“忠于原著”不应该简单地成为评判影视剧的核心标准。忠诚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尊重,是致敬,是对话,是呼应,是创新。

几乎所有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都逃不过是否忠实于原著的争论。电视剧《白鹿原》前几天刚播完,我觉得可以暂时停止这个旷日持久的话题的讨论。一阵风雨之后,由香港作家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开播,在网上看到了这个话题的旋风。

忠诚是很多人心目中检验基于文学作品的电影成功与否的第一标尺。说实话,一部50多万字的小说,像《白鹿原》,终于删减了77集,尽可能地还原了小说《白鹿原》中的情况,但还是很难引起大众的食欲。这也说明原来的忠实度是一个不确定的判断因素。在约翰·M·德斯蒙德和彼得·霍克斯合著的《改编的艺术:从文学到电影》一书中,作者对原作的保真度提出了质疑:“当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承载几种不同的意义时,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它的核心意义?在没有统一标准将文学作品与电影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评论家如何提出可行的标准来判断忠诚度,文学作品在什么尺度下可以改编成电影才算忠于原著?在有那么多接近原著的改编却没有几部经典电影的情况下,影评人如何确定忠诚是衡量电影是否优秀的条件?”这几点恰恰是观众甚至影评人在用忠诚评论一部电影时经常忽略的问题。

文学、影视是不同的平行共生艺术,也有背景、人物、动作、情节、对话、主题。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旦披上“影视”的外衣,就是影视人物。影视人物有着与文学原著不同的叙事表达方式,如传神的声音、立体的动作、演员的个体生命感受、导演自身的体验等等。而且影视剧不同于文学,影视剧是需要观众的,需要敏锐的捕捉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尽力营造出想要的效果。换句话说,文学语言往往传达的是抽象模糊的描写,对于影视剧来说,具象的场景和人物的选择是必须的,这也是改编的基本意义。

诚然,文学作品的改编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观众认为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把一部几十年前的香港小说变成了2017年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尤其是人物关系甚至主题走向的重置更是让人无法接受。不管整部剧拍得好不好,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都是值得探索的。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身边的生活,反映“当下”。影视剧能把我们日常的情感问题和价值焦虑细腻地一一展现出来,不仅触动了大众的“共鸣”,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一部几十年前的作品改编成银幕作品,可能是优秀的,但缺乏“创意”,并不是真正的优秀。换句话说,“忠于原著”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借用原著的框架,移植到“今天”的土壤里,长出新的枝叶,也可以成为原著生命力的又一次延伸。比如电影《西游》让孙武空谈“爱”,体验一种“神性与人性”的人性变异。这种颠覆性的想法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精神,而且丰富了孙武空的人物形象,诠释了深刻而无奈的爱情,所以至今被很多人所重视

所以,“忠于原著”不应该简单地成为评判影视剧的核心标准。忠诚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尊重,是致敬,是对话,是呼应,是创新。

1.《影视原著 “忠于原著”的影视作品就是成功的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影视原著 “忠于原著”的影视作品就是成功的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4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