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湾的海水平如镜,夕阳把遥远的沙滩染成耀眼的金色。只有飞驰的快艇溅起白色的浪花。突然,不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一小群白海豚:有白色和粉色的成年海豚,也有深灰色和浅灰色的幼崽。它们相互拥挤着,在离岸线不远的地方一起游泳,用锋利的喙啄破水面,然后听到“噗噗”的喷射声,接着是几乎呈三角形的背鳍飞过水面。然而在1 ~ 2秒内,它们又消失了,只在海面上留下浅浅的涟漪,让人觉得仿佛做了一场神奇的梦。这是生活在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一种充满灵性的珍稀动物。今天,让我们跟随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走进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的世界。
中华白海豚的发现和命名
白海豚可能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国沿海漫长的浅海地区,但遗憾的是,国内没有人给出专门的观察和详细的描述。直到1757年,瑞典牧师彼得·奥斯贝克(Peter Osbeck)在他的《中国和东印度群岛之旅》中第一次描述道:“1751年11月27日,有人看到一只雪白的海豚在我的船上,在中国广州附近的一个河口(称为‘小广州’)游泳。从距离来看,除了白色的体色,它和普通海豚一样大。因此,奥斯巴克牧师将其命名为“中华白海豚”。后来中华白海豚的拉丁学名被确定为“苏莎中华”,即以“中国”为拉丁名的鲸类动物。
1750年11月18日,牧师彼得·奥斯本与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卡尔王子(Prince Carl)离开瑞典前往中国(见上图)。航行9个多月后,于1751年8月22日抵达广州。在这次旅行中,奥斯本牧师首先描述了中国沿海的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的祖先来自哪里?
中华白海豚起源于中国沿海吗?如果不是,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学者们从形态特征、化石证据、现有地理分布、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地质历史事件等方面推测了中国沿海白海豚及其相关物种的进化过程:
印度洋、太平洋和澳大利亚海岸中华白海豚祖先的可能发生和扩散路线以及现存的白海豚种类。中国沿海的白海豚与白海豚属的其他物种在外貌上有明显的差异。
进化
步骤
一个
中华白海豚的祖先大约在1200-1000万年前被种植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浅海地区。它们在1000-800万年前繁盛一时,其后代至今都存活在当地,也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白海豚;
2
800万年前,中华白海豚祖先物种的一些个体离开澳大利亚,先进入印度尼西亚西北部巽他群岛,然后分成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在这里定居,成为东南亚白海豚,另一个继续向北进入南海,沿着海岸向珠江口扩散。
在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冷暖旋回中,它们也可能多次往返于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使得种群间的基因相互融合。他们的后代中有一部分已经适应了中国东南沿海的环境,并一直生活到现在,成为分布在珠江口-香港-厦门一带的中华白海豚;
三
由于火山爆发等原因,原本生活在东南亚的白海豚不得不在650万年前沿着印度洋海岸向西扩散,最终在124万年前到达非洲海域。它们的后代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逐渐进化成从西印度洋到南非的种群(有的文献叫Sousa白花丹)。生活在南非的种群进化出了独特的驼背鲸,与印度洋东部的种群不同。
四
从西太平洋到东南亚周边岛屿的浅海区域,是历史上白海豚东西分支演化的分布中心,也是冰河时期中国沿海白海豚可能的避难所。到目前为止,婆罗洲西部仍然有一个稀有而独特的地理种群Sousa borneensis,这大概是当年进化的痕迹。
三娘湾和中国沿海地区的白海豚
其他白海豚也一样吗?
学者们从形态学和古气象学的角度分析了以三娘湾为代表的北部湾白海豚与中国其他沿海地区中华白海豚的差异。他们认为三娘湾的白海豚可以视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种群,是北部湾浅海-海岸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三娘湾白海豚的演变可能是这样的:25000年前,第四纪末次冰期急剧降低全球气温,大量的水在冰川中冻结,导致南海北部和巽他海峡海平面下降160 ~ 165 m,广阔的北部湾变成陆地。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生活在雷州半岛两岸的三娘湾的白海豚和中国沿海的其他白海豚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11000年前,冰河时代结束,夏季气温上升8℃,海平面以9.16毫米/年的速度上升,形成全球性海侵。北部湾和海南岛是6000 ~ 7000年前改造的。一些原本在巽他群岛周围被“保护”的海豚得以离开。伴随着温暖的洋流,他们经过马来西亚、暹罗湾、柬埔寨、越南,最终在6000年前和我们的祖先一起到达北部湾,成为这里最早的开拓者。
回归期白海豚可能的栖息地和海侵期白海豚可能的迁徙路线
注:图中灰色海豚标志代表北部湾白海豚,白海豚标志代表中国沿海其他海豚
由于长期的独立进化,北部湾白海豚在体色、背鳍、头骨等体型上与中国沿海其他种群有所不同,一些独特的基因型只出现在这个种群中。
三娘湾的白海豚
是什么样的?
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属温水鲸类,隶属于鲸目海豚科。它具有典型海豚科动物的外貌和内部结构:身体呈流线型,喙细长突出,初生体长约1m,体重约10kg;成年体长约2.2~2.5m,体重约150 ~ 230 ㎏,寿命可达35 ~ 40岁。
中华白海豚是一生变色的海洋精灵。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白海豚的体色来大致判断它们的年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白海豚的体色也在不断变化。
一只深灰色的幼崽
身体呈浅灰色的大幼崽
有灰色和白色斑点的年轻个体和亚成年人
白色背景上有斑点的成年人,
成年人可以交配和生育
脸色苍白的老年人
三娘湾的白海豚住在哪里?
学者们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所有白海豚种群的分布区域,认为热带、亚热带河口、内湾等水深20米以下的浅水区和清洁、丰富的淡水河口是白海豚生存的首要条件。自2004年以来,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全年监测北部湾海豚的分布。从2000多个海豚GPS定位点中发现,北部湾现有的白海豚分布区为大丰河口南部海域(共约350平方公里),三都沙线以东至钦州-北海交汇线以西水深不超过8m的海域为其密集分布区(共约180平方公里)。研究还表明,该地区也是人类航运、养殖和捕捞等高强度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生活在人类活动狭窄差距中的白海豚种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娘湾有多少只白海豚?
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试图统计野生海豚的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每只白海豚都有不同的身体颜色、斑点、缺乏标记和伤口,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识别个体的机会。通过每月拍照、鉴定、跟踪和计算机模型分析,研究人员估计北部湾现有白海豚数量(截至2016年)约为189 ~ 214只,年增长率为4.2~4.5%。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人群中年轻个体的比例超过60%,说明这是一个正在恢复的年轻健康的自然人群。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人口就会持续增长。因此,三娘湾的白海豚种群拥有一定数量的健康且具有高度保护性的白海豚。
三娘湾的白海豚主要吃什么?
一只亚成年的白海豚正在吃西氏克鲁帕龙
三娘湾白海豚的主要食物是鱼类,其中以鲱鱼、鲱鱼、鲈鱼为主,多为中上层的小型沿海和河口物种,也以一些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据不完全统计,它们吃大量的食物,包括斑点叉尾鮰、鲻鱼、花鲈、食鱼、西鲱、䱛(Otolithes鲶、摇蚊和海鲱,以及半棘鲷、沙丁鱼。斯托尔弗拉斯普。调查表明,北部湾浅海区鱼类种类丰富,不仅维持了沿海-河口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为白海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三娘湾为什么还健康
白海豚种群存在吗?
20世纪以来,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五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白海豚像其他野生动物一样,曾经广泛分布在从南海到东海的沿海水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栖息地丧失和质量退化是陆地和海洋濒危动物面临的共同威胁。非法的浅海和滩涂水产养殖侵占了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降低了白海豚的存活率空;非法过度捕捞导致白海豚生活的生态系统资源透支,导致各地数量急剧下降。北部湾白海豚之所以能够健康生存,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钦州人不懈的努力。
三娘湾所在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最干净的海湾
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北纬17° ~ 21° 30′,东经105° 40′~ 109° 50′),是南海陆架的一部分。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8米。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的一个拥有大面积清洁海水的海湾。三面环海,湾底平坦开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岸海岸线曲折,有防城港、钦州港、大丰河口湾、连州湾(三角洲)、铁山港等众多溺谷潮汐汊道。流入的河流很多,有越南的红河、南流江、沁江、大丰河、茂陵河、广西沿海的防城河。这些河流带来了大量的陆源养分,使北部湾成为物产丰富的伊甸园。
大丰河的清洁和安全是白海豚生存的前提
大丰河发源于钦州市灵山博鳌乡。全长185公里,排水面积19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l亿立方米。全流域污染物指标较低,可视为低潜在生态风险区。三娘湾毗邻大丰河入海口,得益于大丰河丰富清洁的淡水,滋养了以白海豚为代表的丰富生物多样性。
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网
三娘湾浅海-河口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它是白海豚的天然避难所,也是北部湾乃至整个南海生物的繁殖地和育苗地。
受控浅海捕鱼
“夫妻船”是三娘湾村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适合在沿海和浅水区捕鱼,因通常由夫妻双方驾驶出海捕鱼而得名。其主要活动多局限于北部湾白海豚密集分布区。由于速度慢且小空,渔获量有限,单船年产量15 ~ 25吨左右。
北部湾钦州沿海地区人们的渔猎活动可以追溯到4000~5000年前。后来虽然经历了秦汉隋唐到明清民国时期,但北部湾沿岸人口一直很少,只用简单的工具捕鱼,对当时的生物多样性并没有构成很大的威胁,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至今日,钦州沿岸的主要渔村,依然沿用着自古流传下来的温带浅海捕捞法,使得当地渔民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
尚未超过生态承载力的生活方式
生态足迹是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指标。学者们收集了钦州市、灵山和三娘子湾渔村829户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利用全球生态足迹模型,钦州山区城市、渔村和小城镇人均生态足迹普遍低于广西、中国和世界。在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态超负荷的今天,钦州人仍然以自然的方式生活,不仅获得了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也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自然财富。
如何保护
三娘湾白海豚的未来?
在钦州,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如何既能保证社会经济有序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保护健康的自然环境?钦州政府和人民提出“区域分离、和谐共赢”的方针,果断调整经济建设原有布局,以南北方向的“三墩路”为界,以钦州西部为发展现代工业企业的区域,同时尽可能保持东部原有浅海湿地的原貌。总是提醒钦州人钦州的发展模式要做到“双赢”。没有经济增长的社会是不完美的社会;没有渔业生产的渔村,必须过着空的虚拟生活;一个没有中华白海豚的北部湾,将是一个不安全的海域。全社会要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的自然环境。
北部湾白海豚主要栖息在钦州,是我国沿海最有发展前途的种群。从过去到现在,他们的生存完全依靠自然力量,但对于他们的未来,必须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人类的关怀和管理。钦州政府可以牺牲一些经济利益来保护北部湾的白海豚,这让我们看到了钦州人民在不久的将来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曙光。白海豚不仅是钦州人引以为豪的自然资源,也是钦州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拯救北部湾白海豚是我们对国家、对世界、对后代、对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形式的未来的义务和责任。
2004年,由北京大学潘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式开始对三娘湾中华白海豚的生态和保护生物学进行研究。在过去的13年里,不间断的海洋监测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2000多个海豚定位点和30多万张照片描绘了三娘湾白海豚的生活;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化石记录中,科学研究小组不断探索经历了几次迁徙和进化的白海豚的前世生活。在这前世,我们应该感叹大自然创造的神奇,更应该意识到人类未来的责任和挑战。
1.《海豚吃什么 最强科普!关于三娘湾白海豚的“三生三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豚吃什么 最强科普!关于三娘湾白海豚的“三生三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4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