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的图片来自网络
建水,人民网7月10日电这两天,云南省建水这个有着1200年历史的小镇,被高考搜了个遍。
新结束的高考,全国新高考卷一有两个题目,出自云南著名诗人于坚的《建水》。两个主观题一个是“分析大量饮食描述的效果”,一个是“分析空和时间双重线索的效果”。
于坚对自己的作品进入NMET感到惊讶。在谈到具体的考题时,他说:“我很难给出具体的答案。如何解读时间和空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哲学理解。在高考试卷中选择这样的作品,说明提问者的眼界越来越开阔。”
于坚生于昆明,80年代成名。他是“第三代”代表诗人,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他的代表作有《六十首诗》、《于建基》、《印度》和《昆明》。
建水古城夜景。
《建水记》是于坚2018年出版的散文作品,是对古典生活、建筑和工艺的沉思。于坚的作品是问什么是“诗意的栖居”,收集了37张张文和134张照片。该书在2018年“学者昆明好书评选系列”中获得“云南十大好书”等奖项。
建水古称临安。唐朝南诏时期,修建了回历城,中文译作“建水”,意为大海。明清时期,建水成为云南南部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明嘉靖十三年,诗人杨慎访建水,作诗《临安春社》,记述所见建水依然是原住民的故乡,和杨慎到访的日子差不多。”“岳明还在这城里,‘转诸葛,下家,睡不着觉’。”于坚在建水写道。
在于坚的作品中,建水是一个古老风格和优雅魅力与市场氛围并存的诗意栖居之地。他在《造水》中写道:“我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多次造水,停留时间短,停留时间长。我见证了它的彷徨,变化,坚定。为什么人类会有建水城这样的栖息地?为什么会落后于时代?而为什么会因为“落后”而鹤立鸡群?这些问题我思考了几十年。”
建水双龙桥。
于坚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建水在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千年里,建水坚持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也许当你真正走进建水临安古城看似漫不经心的小巷时,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于坚说,建水不是墓志铭,也不是旅游广告。他希望告诉读者失去了什么。现在建水古城的生活方式只是中国人向往和寻找更好生活的参考。“我写了《印度》《巴黎》,再加上这个《建水》,我想写五本书组成一个系列。”他说。
1.《于坚 《建水记》上了高考卷 于坚:出题越来越开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于坚 《建水记》上了高考卷 于坚:出题越来越开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6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