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电影《闪闪的红星》正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作曲家傅庚辰负责为主题创作音乐,但他从一开始就对剧本中的歌词不满意。当时剧本里主题曲的歌词很长。他建议是否可以缩短。作者谦逊地改了改,但还是觉得不合适。
后来我找到了沈阳军区武大伟和魏,他们都是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创作者,当时在北京为《战地新歌集》工作。起初他们礼貌地拒绝了邀请。第二天,傅庚辰带着剧本来到门口,沈阳军区也打电话让他完成任务。傅庚辰向两位作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个是,虽然这首歌是现在写的,但是30年代的人可以相信那个时代有这样一首歌。第二条主人公是个孩子潘冬子,所以这首歌要有儿歌的气质。第三,军旅题材歌曲要有三月风。
武大伟和魏摇着蒲扇读着北京盛夏时节的剧本,寻找灵感。两人都对红星印象最深。他们做好初稿后,修改了两个小时。歌词里每一句都有“红星”二字。当时的歌词不是跟着毛主席,而是跟着共产党。其中一个说:“要不要加两句?”他们三个都转头看着石祥,他写了《十五的月亮》。傅庚辰问了什么?石祥说要加共产党和毛主席之后,大家都说好。后来歌词定了。
傅庚辰带着歌词去了南方的剧组,一路颠簸,旋律逐渐在他脑海中形成。第二年,《亮闪闪的红星》在全国上映,《红星之歌》传遍全国,再加上潘冬子戴着红星八角帽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符号。
1.《傅庚辰 傅庚辰为影片《闪闪的红星》谱曲时对歌词不满意,几经周折才完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傅庚辰 傅庚辰为影片《闪闪的红星》谱曲时对歌词不满意,几经周折才完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7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