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擅长各种无关痛痒的自欺欺人,朋友圈是很多迷惑行为的集中展示区。比如昨天刚宣布减肥的同事,因为一个火锅,第二天决定“叛逃”。比如年初,我们许下了“多看点,少看点剧”的“求监督”的承诺,到了年底,还是统计了各种剧情。
最近一年年底,各大微信官方账号城市纷纷堆砌推出“年度好书”、“必读书目”等阅读榜。一年来成绩不多的朋友也开始怨声载道:马克!明年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把这个定为你的志向!对此,大家早就心照不宣地意识到,感叹号的使用数量往往与实际动作不成比例。
“标记”一词,由英语标记翻译而来,意思是标记它以备将来参考。只是大多数时候,转发的激情只停留几秒钟就迅速消退,而马克的书单也只能默默躺在手机上侵蚀记忆,等待明年书单的加入成为朋友。如果说典型的为知识付费的心态是“买了学了”,那么转发书籍的逻辑大多是“一过就读”,两者都是面对知识焦虑的压力自我安慰。
要想把藏书的动力转化为真正的阅读生产力,中间总要跨越很多障碍。除了懒、忙等常见原因的拖累,很多读者也有自己的“弃”难:最初被出版社的营销炒作所鼓动,但实际看的时候发现翻译极差,不好意思看;有专家推荐,虽然权威,但缺乏由浅入深的递进层次,数百大书目难免会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
所以,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单推荐,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在于是否需要,而在于如何避免不知所措地跟风,从容选择合适的书单。好在“有经验的人”在选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许多阅读指南中,打破对“必读书目”的痴迷是一个具有共识的警示。最经典的例子是1925年《京报副刊》要求“青少年十种阅读”的口水战。在《致青年十二书》中,朱光潜对此颇有批判:每个人的天赋、兴趣、环境、职业都不一样。你怎么能设定十种像灵丹妙药一样,全世界无数年轻人都能读,感觉兴趣一样,效果一样的书?鲁迅干脆拒绝了:他从来没有关注过,所以现在不能说。
如今,以“职场必读”、“财务自由必读”、“通往幸福之路必读”为题的书籍依然随处可见,令人产生“不读书就后悔”的焦虑。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书单的目的远非单纯。这时候,了解一些图书营销的“潜规则”,可以大大减缓盲目跟头的狂热症状。
这几年因为有朋友在出版社工作,所以能够窥探到这个行业的运营逻辑。每年出版这么多书,要多注意让自己策划的作品脱颖而出。于是产生了“× ×学运三脚架”、“年度必读书目”、“一本书了解× ×精髓”等营销手法。每当看到他们苦苦思索设计醒目的束腰和推荐,我就觉得有些好笑,暗暗提醒自己:下次看书单的时候睁大眼睛,不要轻易被这些精心策划的口号冲掉。在《读完书》中,金克木先生强调要学会给书一个“面对面”的说法,大概就是谈一谈出版包装后的体会。
相对于“必读书目”这种严肃而又雄心勃勃的书目,我更喜欢“小而美”的书目,剪裁精妙,视角独特。例如,前段时间,在张贵梅总统痛斥全职太太的消息引起热议后,有人及时出版了关于家务和全职太太的书籍,其中大部分是反思性的可读书目,如《妻子的秋天》和《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现实中,对于女性的选择等问题,人们厌倦了简单化的口水之争,害怕深奥难懂的学术专著。这类书单的推出,让很多普通读者免去了挑拣,公共话题的讨论也就扩展了空。
此外,与“必读清单”相比,“这本书不如大家说的好”、“不要读这本书”等“不需要读清单”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有效发挥了集体吐槽和及时防雷的效果;“治疗抑郁症的好产品”清单似乎是书目治疗中的“非处方药”,心情不好的读者可以随意使用;《菜市场的江湖》《如何注意饮食》书单,展现了学者眼中的烟火;小众,比如“五人书单”,也为粉丝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让他们看穿这种神奇的组合...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说过:“事实上,关于阅读,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就是不接受任何建议。”乍一看,这有点绝对。其实她更多的是关于人的阅读自主性。对于一个已经有了基本知识框架的读者来说,书单只是补充阅读视野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可以使用的。如果一味以此为标准,按顺序接受,最宝贵的阅读独立性和探索兴趣也就丧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相信书单总比没有好。
1.《奉为圭臬怎么读 转过即读过? 我们为何沉迷于收集书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奉为圭臬怎么读 转过即读过? 我们为何沉迷于收集书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2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