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感情生活充满矛盾苦闷彷徨的时期。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来看,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与军阀混战,政治极其黑暗。从思想上看,经历了五四高潮之后,鲁迅进入了新一轮的消沉和彷徨。他说:“后来《新青年》这一批散了,有的升职了,有的退休了,有的前进了。我也经历过,同战的伙伴还是会变成这样,最后做了个‘作家’,还在沙漠里走来走去,但是已经,多弄点工整的素材,或者做点小故事,只是因为成了流浪者,布不了阵,所以虽然技术比以前好,思路也好像少了点拘束,斗志冷了很多。新同志呢?”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花园不同的风景以人性,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高”的天空空象征压迫和摧毁进步势力的势力。寒夜的空气中,那些正在梦想着“春天的到来”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和弱小。后花园里矗立的两株枣树,象征着反抗恶势力的进步力量。鲁迅通过对这些场景的含蓄描写,表达了他对恶势力的反抗和愤怒,表达了他对勇敢反抗恶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表达了他用坚韧与恶势力斗争的意志。这篇文章语言细腻,形象生动空,结构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格。
032/送别[原出版《小说月报原版》,2019年第8期]石钟山
北京文学投稿声明
特此声明。
1.《秋夜 鲁迅《秋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秋夜 鲁迅《秋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6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