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风雨,70年的春秋。一代又一代的荆楚儿女,和全国人民一起,写出了惊天动地的斗争史诗。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荆楚。com专门策划了一系列名为《壮丽70年,光影湖北》的短视频纪录片。通过目击者和参与者,讲述了武汉长江大桥开通背后的故事、歌剧《洪湖红卫兵》的重新编排、高考复试、汉正街的开放和振兴、1998年的防洪、北京奥运会、新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等与湖北相关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展示了湖北70个系列纪录片。共有7部系列纪录片,将通过Jingchu.com陆续推出。
荆楚网客户-荆楚网消息1957年10月15日,随着武汉关口的钟声敲响,第一列火车呼啸着越过长江屏障,在5万多人观看仪式的欢呼声中,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开幕式桥面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盛大开幕
武汉长江大桥隆重开通
62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今天,长江的第一座桥,仍然像同样的脊梁一样,稳稳地矗立在江涛的上空。在桥上的灯光和车流以及呼啸的汽笛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年轻的共和国辉煌的过去,它发誓要把屏障变成大道。
这是在艰难时期唱出的时代之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决定“集中全国人力”,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开通南北跨河通道,动员全国桥梁行业精英,成立武汉长江桥梁工程局,拉开了建设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帷幕。
1955年,随着一份建筑订单,两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人聚集在武汉。物质条件捉襟见肘,所有施工人员都用“三班倒”来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砂石和水泥都靠在工人的肩膀上;一百多万个铆钉都是手工铆接的。最后把原来四年一个月的工期缩短了两年。
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即将关闭
速度快的工人也能“做好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先进行测试。当年测试成功的管柱,现在依然矗立在汉阳桥头莲花湖公园。1956年,在引桥施工过程中,发现桥的17号桥台与中心线略有偏差,立即炸掉进行改建。
1993年,时任前苏联武汉长江大桥专家组组长的西林应邀再次访问该桥。他表达了由衷的感慨:“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一流,施工一流,维修一流,使用寿命至少要延长100年。
在过去的62年里,这座桥经受住了7次大洪水和77次船只撞击。最新“体检报告”显示,全桥无位移、无沉降,桥墩能承受6万吨压力,能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量的洪水,能抵御8级以下地震和强烈冲击。24805吨钢梁、8个桥墩无裂缝、无弯曲变形,百万铆钉无松动,全桥一如既往的坚固。
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学开始架设横梁
这是中国人会记住的情感桥梁。大桥桥头堡设计师唐焕成生前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方案号是25号,方案被周总理选中时,得到了1800元的奖金。大桥通车时,担任武昌站客运部接车员的李畅晚年经常谈起此事,为了不错过通车的“喜事”,接连拒绝了几个同事的换班要求。
87岁的刘长远曾是铁道部桥梁工程局的副总工程师,他在建桥时开始当学徒,最终成长为一名主持解决困难的技术骨干。今天,他老了,行动不便,但他仍然会习惯每天站在汉阳银行36楼的阳台上。深情的看着,6号墩,7号墩,8号墩...这座充满他汗水的桥依然巍然屹立。
据资料显示,建桥工人居住的汉阳建桥新村,在桥通车两年后,村里有多达25人取名为“建桥”,15人取名为“汉桥”,9人取名为“建成”。
从通车的那一刻起,这座桥就和武汉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部分武汉人都有一张和桥的私人合影,像是一个从小就在身边的安静玩伴,陪伴着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成长的岁月,镌刻着这个城市的记忆。走长江大桥已经成为外国游客来武汉必须做的事情之一。
大多数武汉人都有一个私人收藏的关于这座桥的照片
这是建桥动力的基础工作。62年前,以全国之力,一桥南北飞,破长江之障;六十二年后,桥梁和隧道像强健的血管一样,跳动着中国经济的脉搏。目前,仅长江上就有近200座在建桥梁。
中国铁路桥局原副总经济师于启新表示,只有有了这座桥,武汉三镇才能融合,也只有有了这座桥,武汉才能快速发展。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开通,被长江隔开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成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打通了中国南北经济的大动脉。数据显示,通车前五年,运量达到8000多万吨,列车运输时间缩短约2400万车次,节省的货运成本超过整个工程成本。
一桥南北飞,障壁成通途。
62年来,中国桥梁建设兵团从武汉长江大桥起步,逐步征服江湖。中国铁路桥局、CCCC第二航空局等一批武汉企业组建的“国家桥梁建设团队”,参与了全国70%的大型桥梁建设。中国的桥梁建设迅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目前,中国修建的大跨度桥梁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国桥梁”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例如,世界上有28座跨度超过1000米的悬索桥,其中11座在中国,70%以上由武汉建桥集团建造。
现在站在桥头,在阵阵的江风中,当年通车时,响彻了武汉的欢呼声,仿佛穿透了一个贾加人多的时代,清晰地回荡在今天人们的耳边。
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年轻的共和国为大桥的奋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10年的完美注脚。62年前的朝气、荣耀、梦想,今天依然值得铭记和传承。
编辑:詹同
1.《一桥飞架南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桥飞架南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6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