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路透社、美联社等均报道了此消息。这一次,外媒集体为袁隆平刷屏:他的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全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消息传来,举国同悲,网络热搜话题刷屏,中国网民泪飞顿作倾盆雨。“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会好好吃饭”等质朴的留言,铺满了这两天的社交媒体。“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诗人臧克家的这一著名诗句,用在袁隆平院士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了。
与此同时,袁老的辞世也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作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这是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的悼念文字。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也发文悼念袁隆平:“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袁隆平院士离开后尊享无限哀荣的原因很简单:他一辈子都在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奔波劳碌,他对世界的贡献更是引无数外媒侧目。
在同样刷屏外媒的报道中,不少媒体的标题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词:helped。如英国《独立报》这样盛赞袁隆平:“他的高产水稻品种帮助全世界的人们养活了自己。”美联社也提到,“他的大米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从这个意义上说,袁隆平院士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早在去年他90岁生日之际,有德媒就曾直呼他为“造福世界的科学英雄”。
事实上,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不仅在国内引发网友集体悼念浪潮,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引起很大反响。一些海内外网友除了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赵立坚的推特账号下面跟帖缅怀外,还有部分曾与袁隆平院士有过接触的外国同行或听说过他事迹的国外网友,也纷纷以发布文字、照片等形式表达追思。
他们有的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有的来自马来西亚、巴西,虽身处世界的不同角落,但大都对袁隆平院士为世界水稻种植和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表达了肯定和感谢。
一些在国外同样从事农学研究的科学家,还晒出了与袁老的合影照片。其中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网友“MmIbne”曾专门到湖南向袁老取经,他表示,袁老的逝世“是巨大的损失”。有报道曾总结称,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在生前的一次采访中,面对外国记者提及他曾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多次担任首席顾问一职,袁隆平曾表示,自己虽然有很多头衔,但最为看重的就是这个。“为各国培养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民以食为天。对于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推广,袁老亦曾表示,“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一个将全中国、全世界都放在心间的人,自然会赢得全世界的感恩和怀念。而他自己,也注定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整个世界。
新华社资料图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外国使节和友人在湖南水稻试验田参观。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袁隆平院士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必将为历史和时代所铭记。而中国人对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戴,也会助力我们继续勇往直前。
袁老,一路走好!
1.《这一次 外媒集体为袁隆平刷屏!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称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这一次 外媒集体为袁隆平刷屏!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称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2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