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勒拉山脉的地理位置及简介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贯穿南北美洲的西部。它从北美西北部的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南美东南部的火地岛,全长约15000公里。

我们通过地图知道科迪勒拉山脉的地理位置

通过阅读科迪勒拉山脉的地理地图,我们可以发现

科迪勒拉山脉是由北美西部的落基山脉和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组成的一组狭长的西北-东南向山脉。它们被狭窄的中美地峡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同一个山系。山系横跨南北约70个纬度,南北半球约140个纬度,而经度范围相对较小,介于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西向东60 W之间。

科迪勒拉山脉一般背靠北美和南美,面向太平洋,沿海岸形成南北美洲西部众多岛屿。科迪勒拉山属于中新生代褶皱带。其结构复杂,由一系列褶皱和断层组成。科迪勒拉山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后半期和第三纪,褶皱和断裂构造复杂,地壳活动持续,火山地震多,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迪勒拉山脉通常从北向南或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它由一系列平行的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北美的科迪勒拉山又宽又低,海拔约800-16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地形结构包括东西两山带和宽山间高原盆地带。从墨西哥向南,山系变窄,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向南延伸,通过中美地峡进入南美大陆,大部分为火山山脉,地形崎岖;另一条经由大大小小的安的列斯群岛向东延伸到南美洲,岛上大多被山脉占据。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以安第斯山脉为主,沙漠高原和小山间盆地夹在中间。它的宽度很窄,但高度很高,大多在3000米以上。

2

科迪勒拉山的起源

科迪勒拉山的起源主要是板块碰撞的结果。海洋板块和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在长期的地质隆升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海岸山脉——科迪勒拉山脉。

科迪勒拉山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中生代上半叶,科迪勒拉地槽处于沉降和堆积阶段。侏罗纪末以后,地槽内发生了多次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到白垩纪末期,拉勒米运动引发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影响了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南部的安的列斯。在南美洲,安第斯地槽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整个安第斯山脉的褶皱构造。

新生代以后,科迪勒拉山脉进入了以侵蚀为主的时期,在山间盆地、山前洼地和低地形成了大量的大陆沉积。上新世,它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向上运动,一直持续到第四纪及其以后。这一运动导致科迪勒拉山脉重新抬升、褶皱和断裂,伴随着岩浆侵入、熔岩喷发和火山活动。这次运动后,科迪勒拉山不仅具有年轻的现代构造地貌特征,而且使南北通过中美地峡互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迪勒拉山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大宽阔的科迪勒拉山脉

它不仅是美国地貌的基本要素和特征,而且对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格局也有很大影响。

就气候而言,西面靠近太平洋,南北高的科迪勒拉山脉,已经成为太平洋气流东移的巨大屏障。太平洋沿岸降水量一般在500 mm左右,北纬40°以北有一个雨带,最大2000mm以上,但进入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区后,由于背风位置和地形阻挡,年降水量不足500 mm,大盆地和科罗拉多高原甚至不足50 mm,说明科迪勒拉山形成后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因此,土壤和植被也从西向东演变。在北纬40°以北更为明显,从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针叶林到东部的山间高原,逐渐转变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和草原。山本身的垂直分异更明显。

就水文学而言,科迪勒拉山脉的南北柱使美国西海岸的河流流入海洋,海洋一般水资源丰富但缺乏航运价值。然而,山脉的东部有着世界闻名的历史悠久的河流,如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和南美的亚马逊河。山脉提供的水源无疑是这两大水系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

1.《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6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