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史密斯飞了20多个小时才回到他在新西兰南岛的家乡达尼丁。他没有故地重游,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实验品”。

史密斯一生都是一只“小白鼠”。他出生于1972年。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与他在同一家医院出生的1037名婴儿与他承担了同样的使命。每三年这些受试者都会接受从心血管到口腔的体检,心理测试也是必须的,还会被要求聊天。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达尼丁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会记录你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在过去三年里,当研究人员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经历了哪些生活事件。

1037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档案。罗恩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做了45年的“老鼠”。他的档案是厚厚的一叠,有照片,有家族史,有下一代的出生和发展。

这个漫长而宏大的调查的终极主题只有一个:老龄化。

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解开衰老的秘密。科学家从很多角度出发,比如基因,疾病,但是都比较难受。

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马特·卡波雷说:“大多数生物医学专家每次都研究某种疾病,很少从系统衰老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达尼丁的研究不是。

2015年,达尼丁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根据该报告,38岁受试者的生物年龄在30至60岁之间。除了生活方式影响老龄化速度之外,那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在童年时期遭受了重大打击,吸毒成瘾或遭受种族歧视的人比同龄人衰老得更快。

研究人员提到,回到实验的起点,那些在3岁时语言理解、运动能力或社会行为等方面评价结果较差的人,长大后犯罪或过上解脱生活的概率更高。

这不是绝对的。有些3岁就表现不好的人,现在很幸福。

但还是意味着影响你晚年年龄、健康、心理稳定的因素包括你3岁时受的伤,8岁时受的打。一切看似与“老”字相去甚远的东西,都在积累,等待着发挥作用的机会。

虽然史密斯看不到他的报告,但他相信自己“一般”——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两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也是一个每天做“小白鼠”的科研工作者。

史密斯小时候把这次考试视为免费体检。目前他一路跑回老家做“小白鼠”,因为他也是搞科研的,很愿意支持这个研究。同时,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主体,他也从这个无休止的实验中获得了一些东西。

他说:“参与研究会让我仔细思考这么多年来我都做了些什么。”

1037人中,95%在38岁时参加了“体检”。

除了受试者的支持,这项研究还吸引了新西兰、美国和英国的政府机构,这些机构为其提供了持续的财政支持。达尼丁研究中心的里奇·博尔顿博士说:人们的视力和听力下降会给政府造成财政负担,政府也很好奇到底是谁更多地使用公共服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退化?

研究人员写的报告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一部关于1972年在达尼丁出生的人的生活的纪录片。人们希望通过数字和研究结论找到解开衰老之谜的关键。但这些冷静客观的陈述,也构成了斯密等主体的个人历史。

领导这项研究的里奇博士现在已经是一个没有胡子的中年人了。三十三年前,当他参加达尼丁的研究时,他还只是一个22岁的男孩。对于公众和媒体,他并没有感谢“金主”,而是感谢“我们的研究成员的持续和出色的支持”。

根据研究小组的另一名成员丹·贝尔斯基的说法,“这项工作之所以如此有价值,是因为我们的数据在任何方面都不特殊。”

那些庞大的数据集合,来自不知名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吃的垃圾食品、他们遭受的苦难和他们感受到的快乐都如实记录在研究报告中——从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到他们进入坟墓。

1.《一生甘做"小白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生甘做"小白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9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