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方静歪着头笑着露出补过的牙齿。他的银发打理得井井有条,他的白蓝条纹衬衫略显发黄。
方静好久没有这么认真的“打扮”自己了。
26年前,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退休后,他坚持回到家乡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宋庄镇,继续给当地的村童和乡镇公务员免费上课。
方静虽然年纪大了,但对时事有敏锐的洞察力。
他总是拿着放大镜埋头读书。中国师范大学的吴小兰老师最近在宋庄镇见到方教授时,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新华文摘》。“他说村民以为老师什么都懂,经常问很多他不知道的问题。所以他订阅了七八种报刊杂志,作为了解社会、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
在如今备受关注的大数据行业,方静早在五六年前就通过研究各种前沿读物抓住了这一趋势。通过培训课程,他让江苏连云港赣榆县的政府工作人员了解了大数据未来可能的应用前景。
方静在村里“德高望重”。刚回老家的时候,村民卫生意识淡薄,村里环境差。方静不喜欢,但他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动手”。在晨光和夕阳中,总有一个细长的影子无声无息地扫过乡间的道路和转角的亭台楼阁。
方静来打扫房子五六天的时候遇到一个卫生习惯不好的家庭。寄宿家庭很尴尬,终于养成了打扫卫生的好习惯。几年后,在方静的影响下,这个曾经凌乱的小村庄被一扫而空,变成了著名的“文明村”。
方静的家有一个优雅的别名——书店,是以方静的老师胡的名字命名的。宋庄中学老人设立的奖学金也叫“景清奖学金基金”。
“景清书店”门厅的墙上贴着一排老照片,其中有胡、、赵幼泉、沈等人——他们都是方静的老师。
方静说,尊师重道是他的家规。如果我没有遇到胡景清先生,我早就辍学了。
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方静每天中午只吃自来水充饥。胡发现后,天天约他吃午饭,还把方静的文具都收拾好了。在他的高中生涯中,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老师的默默支持下度过的。
胡对方静的支持,直接促成了方静后来对260多名学生的支持。
1978年春,在上海教书的方静回国了。他对赣榆县宋庄乡仁村的贫困感到震惊:宋庄只有两间没有门的瓦房,大多数人都用芦苇垫。
从那一年开始,他就下定决心要为家乡的青年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他多次往返于上海和赣榆之间。
80年代初,方静以3万元成立了奖学金基金会。后来,1993年,宋庄中学设立了“景清奖学金”,先后向学校捐赠了4000多本书。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改变了宋庄镇很多渔村盛行的“上学不如上船,读书不如赚钱”的短视观念。他激发了四乡八邻重视教与学的热情,让这个140多名大学生中有1800人的村子。
1998年初,67岁的他毅然回国。除了设立奖学金基金,他还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了200多名贫困学生。在周围的村民中,谁考上大学,就会收到方静送的“礼物”;谁家的孩子因为贫穷而面临失学的困境,总能得到他的帮助。“一个国家要想繁荣,离不开教育。”方静说。
刘兴村的同学高中热爱美术,但因贫困想退学。方静做了他的思想工作,用艺术激励他,提供经济支持,请老师帮他指导。最后,他完成了高中学业,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然后获得博士学位。尚笑现在在高校任教。方静家里的几幅油画是尚笑学生的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方静在老家定居的那几年,用自己的积蓄资助贫困生,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超过200万人民币。
1.《86岁老教授两百万元资助260名学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6岁老教授两百万元资助260名学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0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