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究竟是中国的什么?
如果看不清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切关于半岛问题的讨论都是无的放矢。
很不幸的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三个霸屏级答案,全部是错的,而且错的不是一般的离谱。
答案一:朝鲜是包袱
这种观点认为
,随着技术的发展,空间障碍遭到碾压,全球一体化、扁平化。而且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大国已经不需要再经营什么势力范围、缓冲地带了。只要深度参与全球化,搞好经济、金融就可以了。很遗憾,这个认识恰恰是替美国的某些“误导师”背书。
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的全面热战确实受到限制,但是,大国之间的竟合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一种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加快节奏。而空间因素,只会因技术变革而改变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却永远不会消失。试想,今天美军堪称全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军队,且不说其掌握的大量战略性远程武器,理论上讲,通过空中加油技术,美国空军在本土的飞机可以轰炸全球任何一个目标。但是,为什么美军还要维持大量海外基地和前沿据点呢?美国尚且不敢说不经营缓冲地带、势力范围、前沿存在。不敢把国境线等同于安全线,为什么我们反而敢唱势力范围、缓冲地带已经不合时宜的高调?
再看看周边,日本早就有“主权线”、“利益线”的双线战略传统,最近十余年又打着西南离岛保卫的旗号,从石垣岛到与那国岛到钓鱼岛,不断前推其国界线和对华海空军警戒线。印度则一方面谋求让印度洋成为印度的洋,一方面又在控制外喜马拉雅三国、肢解孟加拉的基础上,和巴基斯坦争克什米尔,和美国谈条件进入阿富汗,还没忘了同时和沙特、伊朗搞多头暧昧外交,实质都是在经营自己的安全边界。同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如缅甸不断向北部用兵;越南加大对南海岛礁的控制的同时,继续渗透老挝、柬埔寨;更不要说俄罗斯在南奥塞梯、克里米亚、北四岛的或攻或守,英国对直布罗陀、马岛等历史遗产的坚定捍卫。
遗憾的是,国内的某些专家学者无视事实,一厢情愿地相信势力范围、缓冲地带已经过时。更有甚者,居然在前述错误认知的前提下,又唱起所谓普世价值的高调,先将朝鲜定位为人类公敌,继而认定朝鲜是中国的包袱,早甩早轻松,主张我们应默许甚至支持南韩统一半岛。
这就不免吃着中国老百姓提供的鱼肉饭,操的全是青瓦台的统一心。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这块空间在地缘战略棋局上拥有重大价值,不容随便放弃。不能说以前地没种好,干脆就不要地了。更不能因为包袱沉,就不管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一甩了之。
无论是《复盘甲午》还是往期文章,早已反复阐明一个基本事实,
朝鲜半岛是顶在中国脑门上的枪管;是抵在日本胸口的尖刀;是阻碍俄罗斯南下的绊脚石。又是中国经略亚洲地中海的基石,日本展开大陆政策的跳板,俄罗斯获得太平洋不冻港的踏脚石。同时,还是区外大国制衡中、日、俄的抓手,本地大国抗衡区外大国的前沿。
试问,世界上可有如此重要的包袱?
答案二:朝鲜是小弟
按照这个解释
,因为朝鲜是咱们的小兄弟,所以绝对要罩着,而且要单方面、无条件地罩着。只要有人敢动朝鲜,我们就要敢动对方。但是,仔细看一看历史,就会发现,朝鲜从一开始就是苏联坦克履带碾压出来的政权,一贯唯苏联马首是瞻。对亲华派的打压、清洗,一向不遗余力。包括抗美援朝的岁月,也没有阻止朝鲜当局屠戮延安派。整个冷战期间,美苏在朝鲜、中南两个战略性半岛上角力,美国控制韩国、泰国、南越,苏联控制朝鲜、缅甸和北越,双方时而对抗,时而又一起封堵中国的发展进路。
苏联解体后,朝鲜游走在美、俄、日、中之间,除中间一度谋求做美国小弟未果外,从未表态要做任何国家的小弟。其核武政策首先威胁了我国的安全,对亲华派的打击同样从未停止。
这些年来,朝鲜“六亲不认”的痛下杀手,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假如朝鲜真是小弟,就应该允许我们在其领土上驻军,为我们提供日本海出海口,和我们进行实质性战略合作。甚至退一步,即便我们不要求朝鲜像韩国感激美国那样感激我们曾经的雪中送炭,至少朝鲜也要对亲华派手下留情吧。
然而,现实是一项也没做到。不仅如此,
苏联解体后,朝鲜周期性地对华打感情牌,同时又周期性地对内清洗亲华派。
实质是远离我们的同时,还要在国际社会上放烟雾弹,让大家误以为他是我们的小弟,进而狐假虎威,增强其捣蛋行为的价码,制造和其他大国交换的投名状。这就对美创造出了通过出卖中国获利的外交筹码,对华形成了打感情牌干扰我方决策的独门暗器。
试问,全世界有这样当小弟的吗?反过来,全世界有哪个行业的老大,会养这种小弟?
1.《朝鲜属于哪个国家 朝鲜最新消息 朝鲜究竟是中国的什么?关于朝鲜的三大误判揭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朝鲜属于哪个国家 朝鲜最新消息 朝鲜究竟是中国的什么?关于朝鲜的三大误判揭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3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