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古道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有八个自然景观。黄南古道地形复杂,交通方式简单。没有飞机和火车,唯一的交通方式是公路。所以去自驾游是个不错的选择。
早上8: 00从西宁(高速公路全称)出发,两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同事,然后参观荣沃寺。
荣沃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龙吴镇西南,是一座宗教寺庙。藏语称德钦曲库尔朗,意为“隆务大乐州”。该寺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居安多寺庙之首。洪武1370年重建,后多次扩建修缮,是藏汉建筑风格的结合。
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布局,富丽堂皇的装饰。大雄宝殿位于寺庙中央,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周长170米。有18根巨柱、146根短柱、观世音菩萨等数十座雕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特别是,宗喀巴大师的雕像高11米,底座周长26米,用黄金和宝石镀金。寺内有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和珍贵的文物,还有明代宣德所封“洪秀吴淼大师”的牌匾和明帝在明日第五年题写的“西域名胜”的牌匾。
还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壁画、刺绣、唐卡等艺术品,以及浩如烟海的佛经,成为省内又一座佛教艺术博物馆。在杰巴扎仓、色拉寺教授佛经,在色拉寺、甘丹寺设立冷本康村,本寺僧人可入藏研习佛经,并在此居住。历代高僧多,著述甚丰。其中以阿柔仓写的《夏日仓噶丹嘉措全集》、《天牍柱式》、阚琴仓写的《辩论初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整个参观绒沃寺需要2个小时,然后我们会带你去一个有藏族特色的独居农家乐吃晚饭。吃饱喝足休息后,下午参观五屯寺、唐卡画院;
五屯寺位于同仁县龙吾河东岸五屯村保安镇上庄寺、年都乎寺、果玛日寺、沃克寺,又称“龙吾寺寨子寺”。
五屯夏商寺是青海省拥有许多珍贵文物的寺院之一。
吴尚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沃寺的附属寺庙,藏语称为“华丹群觉林”,意为“吉祥发财洲”。它建于1645年。有大经堂和宗喀巴堂,都是200多年前的,属于格鲁派。吴尚寺被称为“热贡艺术学校”。这里的僧人擅长绘画、泥塑、雕塑,千百年来产生了很多大师。殿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佛的头发、法显的佛牙、宗喀巴的灵魂骨、不同规格的雕像、唐代和浮雕、《甘珠尔》部经文。屯夏寺,藏语称为“嘎旦彭措曲林”(意为“圆满的达摩岛”),
五屯下庄,位于同仁县龙武镇东7公里处,地处龙武河谷河流水域,气候宜人。建于公元1648年的马宁教小庙,建于明日五屯下庄。后人称之为“马公娘洼”,意为“老母庙”。明朝崇祯年间,五屯下寺由荣沃寺初夏时的石洞克多居加措扩建,改为格鲁派寺院。17世纪中期,第一任夏仓加丹嘉措的弟子支格日仁巴在现在五屯村下部的崩山处修建了头茅寺,成为五屯上下各村群众朝拜的寺庙。后来因寺址滑坡,头茂寺与马公娘洼合并,称为五屯下寺。
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一些珍贵文物遭到破坏。1958年初,寺内占地约80亩,有大藏经堂、弥勒堂、观音堂等千余座
在龙佛殿,有一个解放塔,一个护法殿,200间客房在昂5个庭院和4840间客房在88个寺庙。当时,寺内有350名僧人,三位活佛,即金巴热吉、荣沃寺活佛头毛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被关闭。经过修建和重建,现有宗喀巴殿、弥勒殿、龙王殿等七座。内有松赞干布幼蝶制作的5寸无量寿佛像、三巡主铜像、金汁书写的《解脱经》、西饶加措大师手书、唐朝等珍贵文物。
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沃寺的附属寺庙。该寺是收藏热贡艺术品最集中、最典型的寺庙,寺内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热贡艺术品。寺内壁画、刺绣、绘画、雕塑生动、细致、色彩丰富,充分展现了线条的流畅性和节奏感,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旅游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参观完唐卡画院,我们第一天的行程结束,入住热贡诺尔邦旅游客栈。客栈独具藏式风格,干净整洁,舒适安静,可以消除你一天的疲惫。
旅游就是彻底放松身心,睡到自然醒。早餐后,可于9点准时离开热贡诺尔邦客栈,前往麦秀林场(半小时路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韵,让心灵回归自然,下午还可以来一顿美味的烧烤。真的很漂亮。
!
一大早,和朋友到了天台前洋村,南黄古道的起点被迎面而来的一片片、一亩亩、一座座鸡冠花惊喜不已,红黄相间,妖娆迷人。到了停车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完全没有山村的清闲。朋友认定充电日快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古道只被称为古商路,羊肠小道或必经之路。走古道不是为了探寻历史的古韵,而是徒步欣赏风景。
还没开始走,就被村里的糯米糕、圆芋头、小土豆、新鲜草莓、生姜、姜汁、姜糖等食物吸引住了,自然喜欢上了农民种植的果蔬。
朋友催促,先走回去再去逛街。走了几百米,到了黄南古道的标志处,开始爬山。山路没有那么陡,很平坦,基本都是石板路。古道,沿途深秋枫树,红黄绿交织。地上已经满是落叶,踩上去声音清脆悦耳。虽然已经是大雪过后,但是红枫还没有红,银杏还没有黄。徒步者在欣赏秋景的同时,也遗憾风景不够。冷一两天就更美了。
半路上。
边席地而画的学生;支着三脚架的专业摄像家们;还有卖萌自拍的,拿着手机这拍那拍,都不用找角度。我们一下子就到达山顶,都忘记了走山路的辛劳。在山顶休息时我才知道不用走回头路,下山后绕过另一个村庄,翻另一座山就又能回到原地。徒步最怕走回头路了,暗自窃喜。再往里走,路已不是石板路,是刚扩开翻修的土路,软塌塌的走起来很舒服,不禁对友人说,是啊,免费的时光不多了。转过这条山转口,眼前豁然开朗,整个山坡都是绵延而下的层层梯田,美不胜收。松树、芦苇、杂草、野花、稻草装点着下山弯路。很快就到一村庄,还以为真的要经过村庄,结果是走错路了。只好原路返回,没回来几步路,就已然不知来时路。幸好有一旧木板指示牌,就算是这样也越走越怀疑是不是方向反了。好在前方有从这个村子上山的,想着跟大流应该不会错。才又走在了黄南古道上。不知他们都是慕名而来,还是徒步爬山已成为流行,一波波、一队队、一排排,人流络绎不绝。幸好是山路,显得没有景点那么拥挤。临近正中午,太阳终于不再羞答答。阳光从枫叶中投射下来,别有一番滋味。石阶路光影相间,满地的落叶斑驳陆离。抬头望去古木参天,蓝天树枝白云如一画布。不经意间感受到了骚动,于是停下脚步,听风与树叶耳语,继而沙沙声作响,树叶阵阵落下。时光都似乎在此时都静下来了,像一阵春风直润心田。
因为太累了的缘故,下山处的凉亭、瀑布,还有比来之前更美的景色都没有去停下脚步欣赏。历经四五个小时,上、下山两次,到达最初的村口时已是下午两点,随眼缘进一农家饭店,此时饭店还有三两桌也还吃着中饭。饭菜特别好吃,原汁原味。水足饭饱后竟也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流连忘返。
回来之后,在县城里走着,和友人同时惊呼,这里的树也都好美。所以怎么说来着,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愿大家多出去走走,没时间出去走走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1.《黄南古道在哪里 黄南古道徒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南古道在哪里 黄南古道徒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36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