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友大儿子韩运领在“百业挑”展厅演示焗瓷碗。
韩光友小儿子韩运祥展示“藏有玄机”能装两种酒的酒壶。
“磨剪子来,戗菜刀……”“补胶盆胶桶……”“换锅底喽,换锅底……”这些久别而又熟悉的叫卖声,总能勾起我们的回忆。现如今,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手艺已经难得一见,有些声音已随时间远去,只留下脑海中的记忆……
与记忆一起被留下的,还有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当年使用过的老物件。在平阴县孝直镇和圣广场北侧,韩光友创办的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一栋沿街的二层楼里,30多万件民俗器物分布在1.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部,很多器物,即便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也说不出其用途,叫不上名字。
匠人用来修理旱伞、眼镜的一件明末时期的风箱可以算作“镇馆之宝”,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少有。
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韩光友讲解古法榨油床器物。
“你像俗语说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焗瓷匠。过去物资匮乏,谁家的瓷碗、瓷盘坏了,都舍不得像现在这样接着扔掉,而是找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给修补好接着再用。”从金匠挑子、银匠挑子、铜匠挑子、锡匠挑子等老行当手艺人使用过的工具前走过,韩光友的脚步停在了焗瓷匠人工具挑子前,虽然铁质的铆钉历经岁月洗礼已经变得锈迹斑斑,但墙上挂着的一盏玻璃灯罩破裂的煤油灯,被匠人焗好后的模样还是掩饰不住精湛的手艺。
剃头匠、杀猪佬、箍桶匠……顺着参观线路走下来,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行当让人不禁感叹市井坊间竟有此“三百六十行”。在一组专做皮影的手艺人工具前停下来,韩光友说,“九佬十八匠”是民间对传统手艺人以及能工巧匠的俗称,这些手艺人,既是传统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又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有些手艺人一辈子专攻一门技艺,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人们在“九佬十八匠”展厅观赏馆藏展品。
馆内藏有明清中医大药柜、铺柜、煮药炉、熏笼、制药器具、手写老药方和中药标本3000余种。
作为承载匠人手艺的物品,在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里,30多万件藏品跨越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前后一千多年历史,每一样器物背后都有它独特而又神秘的故事。
在众多藏品中,一根弯曲的木柄上挂满了铁环的物件经常出现在他的讲解中。到博物馆之前,它已经在沈阳古玩城挂了十多年,没有人猜得出来它是做什么用的,直到遇到了韩光友,它的身世之谜才算解开。三四十年与民俗物件打交道,今年58岁的韩光友已经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讲全这些故事的人之一”。
馆内藏有大量清代衣柜、书柜、箱子、盒子和桌子等螺钿漆器。
馆藏镖车引人驻足观看。
货郎担儿走南闯北,浪迹江湖,自然深谙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之道,也正因此,在很多从事老行当的手艺人中间,有“宁送一锭金,不传一口春”的说法。“春”就是各个行业的隐语和行话,除了传给本门的人之外,一般都密不外传。韩光友与手艺人以及三百六十行当老物件的感情,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自同样是编织匠人的父亲。常常跟着父亲赶大集的韩光友看着多数用暗语、行话交易的买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80年代,韩光友开始拜访很多民间的老匠人、老艺人,听的故事多了,对老行当手艺人的酸甜苦辣也就有了很深的体会。看着日渐老去的手艺人和逐渐消失的行当,韩光友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想通过收集三百六十行民俗老物件这种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延续下去。
在几十年“寻宝”的路上,韩光友曾在冰天雪地里冻坏了脚,也曾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如今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起来,还小有了一些名气,韩光友还有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建一处三百六十行当的中华民俗文化博览园,以现代人逛古集市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感受并传承匠人精神。
馆内藏有婚床、寿床、顶子床、架子床等数十张。
供销合作社展厅留住乡愁记忆。
1.《孝直 走进平阴县孝直镇这家三十多万件藏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记忆里的老行当 难忘记的旧时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孝直 走进平阴县孝直镇这家三十多万件藏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记忆里的老行当 难忘记的旧时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5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