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黑陶作品 受访者供图
提起龙山文化,大家都会想到那质地浑厚、造型简约却精致的黑陶作品。在章丘区龙山街道,有一个自小就对“和泥巴”感兴趣的匠人,他苦心钻研黑陶烧制技艺30多年,不仅制作出最具难度的蛋壳陶,还恢复了黑陶的实用功能,他就是龙山黑陶的省级传承人——张国庆。
土生土长龙山人
自学摸索黑陶烧制
“我是土生土长的龙山人,龙山文化发祥地就在我的家门口。”张国庆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地政府恢复了龙山黑陶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制作技艺,自小就对“和泥巴”感兴趣的他决定到当地的制陶厂去打工。
没有专门的老师教,张国庆就在工作的过程中“偷师学艺”。“土就是用的我们龙山当地的黑陶土,前期拉坯就有七八道工序,拉坯、进窑、晾干、上油,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要半个月。”张国庆表示,制陶其实是火与土的“对话”,陶坯和窑火要“势均力敌”才可以碰撞出最精美的作品,自己多年以来也一直在研究最合适的契机。
“我们通常将陶瓷放到一块说,但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张国庆解释道。瓷器烧制所需要的温度相对较高,如今可以实现机器烧制,但是龙山黑陶还是得在传统的窑里烧制才可以。
15年锤炼出黑陶界珍品
0.3毫米薄的蛋壳陶
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是龙山黑陶的特征,而黑陶作品中,最能代表技术水平和最能体现特点的当属薄如蛋壳的蛋壳陶。张国庆说,烧成后的蛋壳陶十分坚硬,但是在成型之前都十分脆弱,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尤其需要耐心,稍稍不留意就会导致作品的失败。
“蛋壳陶在前期拉坯的时候,就需要将陶坯拉得如同纸一样薄,修坯时,更是得注意手上的力道,一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从放入窑火到取出,整个过程我都非常忐忑,时不时会到火口处进行观察。”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张国庆便开始研究蛋壳陶的烧制,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经过15年的探索,他才掌握了这项技术。“蛋壳陶的烧制成功可以说是我的高光时刻,作品最薄的大概在0.3毫米。”张国庆说道。
30多年里,张国庆生产出了上万件精美的黑陶工艺品。凭借着对黑陶艺术的用心钻研和精湛的技艺,他获得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恢复黑陶实用功能
努力培养文化传承人
张国庆说,我们的祖先利用陶器进行烹饪和祭祀,可以说陶器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后来发展出来的瓷器逐步取代了陶器成为新的实用工具,而陶器无奈之下只能作为观赏性的摆设。
张国庆在一开始烧制黑陶时,便想着恢复它的实用功能。“我是这么想的,用的人多了,才有利于将这门技术更好的发展和继承。”张国庆告诉记者,龙山本地的黑陶土是一种特有的富硒土,作为食用陶器来说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现如今他在烧制黑陶的时候,窑火的温度已经接近于烧制瓷器的温度,烧好的黑陶晾干后再涂抹上核桃油,坚硬且光亮整洁,不比瓷器逊色。
除此之外,张国庆还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陶瓷论坛,走进高校课堂讲授如何烧制黑陶,如今学生遍布全国。“好不容易找回的黑陶制作技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丢弃,它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张国庆表示,他将继续研究黑陶的烧制技术,并且将这门技术传承下去。
1.《黑陶工艺品 钻研15年,他再现蛋壳陶烧制技艺——手艺人张国庆要让千年龙山黑陶中看又中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黑陶工艺品 钻研15年,他再现蛋壳陶烧制技艺——手艺人张国庆要让千年龙山黑陶中看又中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5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