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面部抽搐不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容易被认为是不良习惯“教育”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挤眉弄眼”后,父母会教他:乖,不要再调皮,对别人不礼貌等。如果孩子正常,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一两次,不会再有这些行为。但是,如果孩子患有抽动障碍,他们“反复教导后不会改变”,甚至这些症状在父母的训斥中变得越来越频繁。
临床上,眨眼、挤眉、吸鼻、撅嘴等面部抽搐往往是抽动障碍的首发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症状会逐渐加重,涉及的部位范围更广,从头部到颈部、肩部、上肢和下肢,形成多部位抽搐。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多样化,如耸肩、扭脖子、摇头、踢腿、握手或抽搐四肢等。,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
02、面部抽动容易误诊,使儿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误诊为结膜炎
结膜炎: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眨眼增多,但不会随着情绪紧张而加重。眼药水效果明显。
抽动秽语综合征:结膜无充血分泌,经常眨眼,感冒时情绪紧张加重。经常不耐烦。抗生素眼药水无效。
误诊为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鼻塞,鼻子发痒,打喷嚏,流鼻涕,伴有头晕。
抽动秽语综合征:鼻部症状不明显,鼻部周围肌肉明显抽动,常出现面肌痉挛,产生鬼脸。焦虑时情绪紧张加剧。
误诊为咽炎
咽喉炎:咽喉有异物感,干燥、灼热、轻微疼痛,咽喉分泌物增多、粘稠,清咽作用频繁,咽喉粘膜充血,颜色深红。
抽动秽语综合征:干咳,无痰,声音无法控制,紧张和焦虑增加,喉咙无充血。
直到孩子用完眼药水,吃了一堆治疗鼻炎、咽喉炎的药,父母才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此时的孩子可能没有单纯的面部抽动,可能有扭脖子、割手、耸肩等抽动行为。
1.《面部抽动症 为什么很多孩子抽动症从面部开始,发现时却已经发展到躯干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面部抽动症 为什么很多孩子抽动症从面部开始,发现时却已经发展到躯干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65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