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智商有没有地区差异?明清时期的吴语区文人辈出。与其他地区相比,近代两所书院的院士人数优势明显。是因为吴语区的人天生聪明吗?
正文|郑子宁天花园
2005年,卫生部领导的一项研究伤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感情。为了调查不同地区的碘缺乏情况,研究人员测量并比较了不同地区儿童的智商。结果表明,中国人的智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上海、浙江、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遥遥领先,均超过110。但西藏落后于其他省份,儿童平均智商只有77.3,智障比例高达32%。
2005年中国32个省市8-10岁儿童▍智力测验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最聪明的人分布在苏南、上海和浙江吴语区,智力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
研究给出的江苏地区的智商差异,也大大增强了吴人发射地图炮的理论信心。江浙虽然是邻省,但智商差6分。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苏省会南京人表现不佳,被苏南人视为江北人。孩子平均智商不到100,远低于全省109.0的平均水平。
吴语区的突出表现,很难说是因为经济实力。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孩子的平均智商只有101.1。
吴语区的人真的天生聪明吗?
人口红利
伤害其他地区国人感情的不仅仅是卫生部,还有邪恶的科举制度。
在现代智商测试发明之前,科举无疑是对智力水平最好的解释。学者人数方面,全国明清时期学者51444人,苏州、常州、松江和苏南吴语区核心地区10427人,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苏州、绍兴、杭州、常州都有1000多名学者。
▍省清代学者人数统计表,资料来源:清代学者时间分布研究空
相比之下,陕西省明清两代共出进士2041人,勉强超过苏州府的数量,在西部省份甚至算是不错的成绩。
就状元数量而言,吴语区的优势更为明显。清代状元114人,其中至少有59人出生于苏南吴语县和浙江省,占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
▍清代顶级学者统计,来源:维基百科
一些江南家庭的科研成果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以皮灵庄家为例。明清时期,庄氏家族有35位学者。最出彩的是庄村和何佩音的兄弟,哥哥次之,弟弟是状元,他们的表兄弟钱伟成和庄佩音的岳父彭启枫也是状元。明清其他地区很难找到三丁甲,这样的成就真的是远远落后。
科举考试中的突出表现似乎填补了吴语区民众的知识优越感,但当时江浙成为科举大省,首先人口基数帮了大忙。
整个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人口比例相当高。明初,南直隶和浙江人口分别为1192万和1078万,分别占全国人口的17.1%和15.5%。中期1849万,1584万,后期3095万,2486万。
明代天顺时期▍户籍分布图,每一点代表1000户
清代中前期,江浙继续保持人口优势。比如嘉庆二十五年,以吴语为主的苏南州府人口为1640.3万,而同年浙江人口为2741.1万。苏南、浙江总人口438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3%。
然而,人口基数并不能完全解释吴语区的智力表现。
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60年以来,战场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太湖平原,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
根据曹《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后,江南人口锐减。苏南以吴语为主的宿松长泰地区人口由1575.4万下滑至659.1万,浙江由3127万下滑至1497万。苏州府人口流失65%,常州府流失69%,浙北湖州府干脆流失95%以上,从近300万降到10万以下。
太平天国战争前后浙江▍人口的变化。资料来源:《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
直到现在,江南很多地方的人口还没有恢复到太平天国战前的水平。比如苏州,注册人口653万。湖州260万,不如战前。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失并没有对吴语地区的科举水平产生太大影响。同治、光绪年间,其士数仍居全国之首。除了人口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吗?
靠近运河的优点
地理交通的优势也帮助了吴语地区。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乘坐高速列车和飞机进行长途旅行。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直飞不到4个小时,从哈尔滨到三亚只要5个小时。再加上价格比较低,一个普通人也买得起。
而明清时期,考生考上之后,到北京赶上考试的路程格外漫长。一个17世纪的广东举人需要穿越南岭,经过湖泊湖泊,经河南进入北京,或者经过江西/湖南,然后沿长江到达江苏,再经运河北上。
▍的《王琼事迹图册》描绘了王琼和书童走在深山里的情景,而明朝的一位重要大臣王琼就是一个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例子。
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耗费的时间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鸦片战争时期,从广州到北京平均要花15天的时间才能打完道光的皇位。义山和齐山分别南下57天和59天。云南、贵州等比较偏远的地方,考成本就不用说大幅度提高了。
就算真的是旅行,住宿和安全问题也是大麻烦。以山为王的土匪一直是长途交通的大威胁,也正是因为路远不容易走,才出现了像镖局这样的镖局。即使在1933年,当学者白帝周到Xi安城考察时,Xi安城的人仍然告诉他,附近土匪严重,城市遥不可及,就连近在咫尺的临潼也去不了。
在长江以南,京杭运河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安全高效的北行路线。
分散在平原上的城镇和市场之间有发达的定期航行路线。来自江南各地的考生可以乘坐班船集中到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镇,然后继续乘船北上。运河水路从杭州到北京只需17天左右。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
因为古“公路”运河,运河沿线地区的科研成果普遍好于其他地方。比如清代山东一直沿袭江浙直隶,山东运河沿线的济南、诸城也有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优势。
地理对科举考试成绩的影响,甚至在举人选拔上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湖南对外交通不便,北有大河,南有高山。乘船旅行很困难。湘南考生到长沙已经遇到很多困难,到武昌还是要经过广阔的洞庭湖。所以在武昌与湖北考生一起进行湖南乡镇考试时,湖南考生的数量非常稀少,平均每科16.9人,考生主要集中在湖北附近的长沙、岳州、常德等地。
1723年,两湖分离,湖南省考由武昌转至长沙。湖南考生终于对人生有了希望,科学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平均每科52.55人。湘南科研成果大幅度提高。到清末,衡州、永州、郴州等湘南首府各有300人左右。
现代教育之首
但科举废除后,交通优势不复存在,吴语地区依然是一个盛产智力人才的富矿。
最有说服力的是两个书院的院士人数。据2008年统计,全国前15名院士分别是上海、北京、苏州、无锡、宁波、天津、福州、常州、南京、绍兴、杭州、重庆、武汉、成都、嘉兴。
可以看出,非吴语城市可以列为人口大都市,而吴语地区很多人口少的城市很容易进入榜单。常州-上海-杭州-宁波的带状区域占据了两院院士分布图的一半。
这怎么解释?
答案很简单,因为吴语区首先建立了西式教育体系。
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上海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但就现代化而言,上海并不年轻,但仍然非常古老——而中国其他城市仍处于前现代化时期,上海已经完成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方面的现代化。
1863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请求朝廷在上海设立外国语学校。法院同意在上海设立广州话馆,从邻近的地州县中挑选十四岁的学生在学校就读,并聘请西方老师和大陆学生授课。
1879年圣约翰学院成立,1881年以英语授课,1905年成为大学。188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圣约翰大学
基础教育方面,1864年成立龙门书院,1874年成立格致书院。1906年开办的中国公立学校后来被提升为大学。
上海的教育体系虽然完善,但对周边地区也有溢出效应。上海的教育机构除了为周边很多地区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外,还为他们提供模仿对象。很多上海人和住在上海的西方人都走出上海去兴办教育。
在上海的推动下,江南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普遍较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江苏师范学校、无锡国立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大学、常州附中学校等苏南地区的新式教育机构,在创办之初大多受到上海的影响。其中,无锡国立高等专科学校首任校长唐曾担任上海高等工业学校校长。苏州东吴大学的筹备工作就简单的在上海进行了。
北京的现代教育体系也建立的比较早,院士人数也比较多。但是北京当时并没有产生足够的溢出效应,也没能带动周边地区。
相比之下,其他地区新教育制度的建立要晚得多,甚至是1949年以后,比江南晚了几十年。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两个科学院的院士都是因为对现代科学的杰出贡献而入选的。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一个出身于私塾的老派学者,学业上的成就是有难度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加上人口、交通、教育等优势的积累,吴语区各种“情报资料”的高水平成为一个流畅的篇章,江南人民真的要感谢先辈们雄厚的资本。
但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在这几年新当选的两所书院的院士中,江苏的优势逐渐式微,而一直生态位低于吴语地区的安徽却遍地开花。
就像明朝兴盛的江西,进入清朝后脱离了主要的贸易渠道,经济和教育水平下降。与明朝相比,江西的科举水平也明显下降。无余区7000万人可能很难继续坐上全国最聪明人的宝座。
1.《浙江省人口 为什么浙江人的智商领先全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浙江省人口 为什么浙江人的智商领先全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69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