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类似,中国也有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理想,即家规家训。在电视剧《白鹿原》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鹿原上的人在祠堂里见面都要一起读《乡村契约》,甚至还要实行家规来惩罚不听话的人。但白鹿原农村契约并不能经典而全面地代表中国家庭教育文化,而是代表一种集体协议。家训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和家庭理想的经典代表。家训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家训?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和学习。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写于19世纪中叶。这本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汉源的30年生涯和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的军旅生涯,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治政治家治学的方式。曾氏家书,文笔从容淡定,形式自由,文笔自由,文笔自由,真知好字丰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强。曾的作品虽然太少,但只有一本家书能体现他的知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文学家,对书信体式十分讲究,表现出恭敬而严谨的风格。
曾国藩家书有曾国藩家书435封,其中祖父家书14封,父母家书48封,叔父家书9封,兄弟家书249封,干儿子家书115封。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张通行证,内容包括修身、处世、交友会心、持家教育、治军从政等。,从爷爷奶奶到父母,中间到兄弟,再下到孩子。严格来说,曾国藩家书不是家训,但其内容对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客观上起到了家训的作用。
从曾国藩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曾国藩一生以“诚”和“持之以恒”行事。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我自信,诚实。我只是为了体验这个世界,为了充实事物,为了参与一点机器动力的作用,而向自己的家人学习。”仙弟此刻不在,急需还原真相。千万不要一路走进小聪明,越走越糟。“至于毅力,曾国藩算是练到极致了。他说:“困忧是磨练英雄,玉必成器。".他引用了一句谚语:‘英雄掉牙,吃血。’这第二语言是我人生的战术。
曾国藩提倡勤奋好学,睦邻友好,合理读书。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育子孙,主要是勤俭持家。
在治军用人上,曾国藩认为“用兵之道,人不在器”,认为“攻杀应由人而非由兵”。
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是至关重要的事件,他应该“先求稳定,后求变”。用人要讲求“仁、孝、诚”的原则,选拔实事求是的人才。
第五,《郑密码》
《郑下西洋法典》中关于治理家庭、教育子女、修身养性、生活等方面的家规家训,以及独特的教化实践,对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以及儒家伦理文化的世俗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元璋重视郑氏家族基于孝道和修养的家规,将《郑氏法典》的许多内容引入明朝法律。郑家在浦江孝义门,自宋、元、明第十五代以后,共同生活了350年。最多三千人。
《郑氏法典》规定,郑家的孩子,8岁上小学,16岁上大学,能背四书五经,讲大义文,才允许成年。孩子被加冕的学者,每个月10号会有一轮查经。明朝开国大臣宋濂教授郑20多年,为郑培养了许多人才。祠堂前的柏树是宋濂自己种的。
《郑家法》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清正廉明、崇尚孝道、礼义兄弟、勤俭持家的原则;二是教育美,开东明经社,重视教育,教好;三是讲廉政,从家庭角度,限制官员“为公勤,不贪”,以及“儿孙当官,分赃墨学者,生者断绝族源,亡者不许入祠堂”。
六、《谢氏家训》
谢思门是炎帝之后,沈伯是西周他姓的祖先。西晋永嘉五年,申博三十六孙带着家人从陈郡来到会稽县闪灵县东山定居,史称东山谢氏。
当初东山的谢氏家族并不显赫,后来谢安、谢玄、谢灵运、谢朓等名家辈出,成为与琅琊王氏同名的江佐名门。特别是谢安,四十四岁复出。他以少胜多在水上大获全胜,以秀才自尽,赐师,追庐陵郡。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顾颉能够成长和发展。
《谢氏家训》全文以文言文写成,代代相传,代代相传,再改编成书。
《谢氏家训》应该是这样说的:孝敬父母,与兄弟为友,尊敬父母,与邻为善,安分经商,明学术,勤俭持家,明风气,慎婚姻,勤牺牲,勤扫地,慎交友,重耐心,戒腐坏等。现代人为了方便记忆,编了七言诗。正文如下:
家训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知道家庭的成败,并从中吸取教训!中国家谱和家训是中国人的传家宝!家训对于一个家庭,对于树立健康风尚,对于弘扬祖德,对于振兴家庭,对于修身养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承家风,编宗谱,学圣贤,严于律己,一旦被“砍”了,就会被记为不辜负祖宗的罪人!
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个家训有哪些:包拯家训、诫子书、颜氏家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个家训有哪些:包拯家训、诫子书、颜氏家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2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