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字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因祖父和父亲均定居扬州,自称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多所中学任教。新诗的创作始于大学学习和中学教学期间。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写散文,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28年,他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他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南下到西南联大当教授。1946年回到北京清华大学故居,1948年8月12日逝世。

朱自清,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斗士。

他出生在一个古老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在北大读书时,生活贫困。其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结识了0人邓仲夏,但他只是在“荒野”中徘徊,未能走上革命道路。他在清华教书的时候,和他的学生一起经历了“318”悲剧,写了《大才捧0-战绩》一文来诉苦。他写《背影》等随笔,“意在表达自己”,展现“人生的一角”,进行人生的批判。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他“感觉到自己心里的阴影”越来越大,痛苦地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思想开始转变,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在蒋介石一中当官。1946年,李公朴和闻一多先后被特务暗杀。他写诗赞美闻一多,预言一个新的中国将在余烬中“爆发”。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李、文的追悼会。1947年,他冒着“坐牢”的危险,反对反动派任意逮捕人,签署了《十三位教授宣言》。他用一副对联来鼓励自己,“但是如果你赢得了看太阳的机会,尽管他很光荣,你为什么要在黄昏时失望呢?”。此时他过着悲惨的生活,身患重病,但仍签署了《抗议美国支持日本、拒绝接受美国援助面粉政策宣言》。临终前,他对家人说:“有一件事要记住:我签了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以后我家不买美国面粉了”,可见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朱自清先生的早期诗歌不仅向往未来,而且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幻灭。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通过轻松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笔简单、朴实、亲切,文字经过口语的锤炼,读起来有一种迷人的风格。1924年后还热情地写了《火山崩塌》等几篇文章,如“5·30”惨案后写的《血歌》,并亲自参加了“318”后写的《捧0大笔记》。这些文章很有战斗性。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朱自清躲在自习室里,潜心研究知识,过着严格的学者生活。在《何去何从》一文中,他宣称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我不能参加革命,或者说——,我得找到一个基础,才能安心地读下去。我想找点什么,钻了进去,过了一辈子。”

抗战胜利后,朱自清急切地希望“有血有肉的活中国”早日出现。然而,-0又一次挑起内战,把血淋淋的屠刀砍向百姓。1945年,“121”惨案发生在昆明,1946年7月,--特务先后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公和闻一多。残酷的现实深深地教育了朱自清先生,他在日记中悲愤地写道:“遇刺后,余一直为义多的安危担忧。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突然,手段这么卑鄙!”从此,朱自清在争取民主解放的道路上打得更加坚定。1947年2月23日,他参加了签名抗议——宣布当局任意逮捕人民;5月24日,他签署了一份呼吁和平的声明,并亲自拜访了各个学院的教授,要求签名。1948年3月,朱自清胃病复发,病情日益严重;4月12日,清华教授参加“反饥饿反——”,朱自清是宣言起草人之一;6月18日,他签署抗议美帝支持日本,拒绝接受美国援助面粉的声明。8月初病情恶化;在弥留之际,朱自清仍然语重心长地告诉家人,他已经签了名,拒绝美国的援助,不买面粉分发。

朱自清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民的钦佩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他在《永别了,司徒雷登》中写道:“闻一多生气了,愤怒地看着他的手枪。他宁愿倒下也不愿屈服。朱自清病重,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美国救济粮。”“我们应该写闻一多和朱自清。它们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精神。”

1.《民国十大才子之朱自清平生简介: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国十大才子之朱自清平生简介: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2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