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的史料中,辽沈战役被称为辽沈战役或辽西战役。影片中蒋介石的战前战略部署只是一个侧面的描述,反映在贺与的会谈中。
贺秦英同意冈村宁次的观点,即东北国军承包锦州,并表示“冈村宁次的观点正是蒋委员长的意思。”
但如果说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1948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军事审查会议,上述“东北战略”并不是以官方形式提出的。
会议制定的军事方针是“谋求东北安定,争取华北巩固,防止土匪向西北扩张,加强华东、华中地区的镇压。”
“谋求东北稳定”的提法有些奇怪。
当时国民党东北“剿总”四个团,五十五万兵力,扎营在几个孤立的大城市,即郑东国第一兵团在长春,自1948年3月起被东北野战军包围,第六兵团在锦州,第八兵团和廖耀祥第九兵团在沈阳。
“稳定”是指维持现状吗?
当时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魏与蒋介石有严重分歧,坚决反对沈阳两个团撤到锦州。
魏李荒的消极抵抗战略显然已经无路可走,蒋介石此时缺乏战略决策。
在兵力、后勤供应、政治环境等诸多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蒋介石仍然幻想着“稳定”的顽抗,而不是保存实力,从战略上退守关。
即使是拼死一搏,也没能在锦州集结优势兵力。只是在1948年9月12日东野南下到北宁线后,蒋介石去沈阳督导战事,进行“东西走向”的局部修复工作,为时已晚。
002 “东进兵团”注定过不了塔山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国共双方投入近20万兵力,争夺锦州西南门户塔山。其中国民党“靳东兵团”有11个师,约10万人,中共有东野4、11个师和两个独立师,约8万人。
电影台词里说“我们有11个师,有几个打他一个”,可能指的是塔山主攻阵地的国军实力优势。总的来说,双方的兵力差距并不大。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国军整团整营行军,打到东野塔山防线,让人想起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的阵势。
这大概就是国民党独立95师的战术。
这个强大的单位,被称为“赵子龙师”,是西北陆军的团队。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作战,立下了许多战功。
但是,独立95师始终没有成为国军一流主力的原因,很可能是战术落后。在伤亡三分之二的情况下,这支部队被迫撤出战场,从此一蹶不振。
《大决战:辽沈之战》里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台词。率领第十七兵团参加“靳东兵团”的侯镜如,在进攻塔山前向蒋介石发过誓:“得不到,不被总统惩罚,带着仇恨去死。”
这一镜头成为侯镜如在电影中的唯一亮相。他并没有“带着仇恨死去”,而是始终以敷衍的方式与蒋介石打交道。
要知道塔山战役后的第三天,作为“东进兵团”主力的第17兵团进入战场,所以不难想象独立95师(不是第17兵团组织的)为什么会残废。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侯镜如是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虽然他不是间谍,但他与潜入国防部作战大厅的中将郭汝瑰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他在辽沈战役前就已经和中国共产党联系了,他已经在曹颖,他的心在汉朝。
兵力、战术、人心都没有国军的绝对优势,想要在东野突破塔山防线,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可能的。
003 罗荣桓与林彪共同指挥?影片中,东野政委罗荣桓多次现身,直接参与辽沈战役指挥,做出战役部署,下达作战命令。这大概是作家有意增加罗帅的戏,与史实不同。
根据相关史料,包括罗荣桓夫人写的回忆录,林彪为人孤傲,不允许东野其他高级将领干涉他的军事指挥。给中央军委的电报虽然写的是“林洛流”,但实际上大多是林彪个人的决定。
政委罗荣桓审时度势,集中力量做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配合林彪的部署和指挥,基本不干预军事决策。
罗显然是有意安排在林彪身边的一股制衡力量。
从实际效果来看,没有罗帅统筹思想工作和后勤工作,部队战斗力肯定会降低。
更关键的是,当东野主力逼近锦州时,罗荣桓果断阻止了林彪回长春的决定,坚持中央军委作出的关蒋海退的战略决策,从而避免了“开倒车”的危险局面。
*文中图片引自百度图片
关于作者:赵刚
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尚德在线教育海外合作高级总监,资深自媒体人,著有《留学的逻辑》《去英国》《欧洲之旅》等书。
1.《电影辽沈战役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没有点破的惊人史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影辽沈战役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没有点破的惊人史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06777.html